聊聊學術會議

別把國內學術會議搞成“面子工程”

經常參加國內學術會議的學者幾乎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幾個臉熟的大牛作特邀或主旨報告時,講的都是老生常談的內容,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雖然講者口若懸河,但聽的人或昏昏欲睡,或想當“逃兵”。

看看這樣的鏡頭,大家熟悉嗎?

鏡頭一:這些年開國內學術會議,特別是4年一次的學術大會,組織者有時邀請一些老外充門面作特邀報告,以提升會議檔次。

當然,確實有“貨”的老外,若在某一方面研究有了突破性進展,也樂意來國內交流,但通常人家的時間寶貴不願消耗在虛頭巴腦的事兒上,尤其在冥思苦想沒啥進展的時候,一般是不願接受參會邀請。

因此,會議主辦方往往邀請到的是二、三流的國外學者,這些人的水平在某些領域也很普通。

前年在成都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會議組織者請到了某老外作大會特邀報告,講的是一個不到300立方米的土質滑坡成因機制,這種滑坡在國內根本算不上什麼。

該學者的照片拍得很漂亮,他圍繞照片講了一通滑坡規模與損失情況,再扯了點開挖加降雨導致滑坡的誘因,然後要開講用數值模擬再現其失穩過程。

後來有位聽會者說:“這兩年聽此人的報告已有4次啦,內容基本上沒啥變化,也沒啥新‘東東’,啥也學不到。”

鏡頭二:有一次,我參加某高層論壇,聽某位勘察大師講某城市基坑支護設計的研究。

基坑支護一般是臨時工程,只要掌握了岩土層的分佈和性質、地下水的情況、周邊建(構)築物的情況等,按規範“對症下藥”設計就行,基本上無須考慮什麼第四紀沉積物的成因演化等。

這位大師的演講不聚焦支護設計的核心問題,從某地域沉積物是陸相沉積還是海相沉積講起,講兩句就冒出句口頭禪“地質很重要,要重視”。

地質確實很重要,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重視到什麼程度應視實際對象而定。

再者,這是學術報告,不是給大學生上課,要多講大家所不知道的新東西,讓參會學者有所收穫才是,不要東扯葫蘆西扯瓢,白白浪費大家的寶貴時間。

聽某同行講,他的此類報告一講就是多年,幾乎每次都超時。

鏡頭三:某大牛作會議報告相當有特色,我特“佩服”他的演講能力。

他善於和懂力學的人講地質、和懂地質的人講力學,談些“不明覺厲”的東西故弄玄虛,生澀的“青椒”們往往會覺得高大上,而“紅椒”則認為不著邊際、不接地氣,對突破制約本學科領域的瓶頸問題毫無幫助。

我聽他講的報告次數多了,覺得催眠效果不錯,好幾次都一不留神迷迷糊糊睡著了。

今年,我再次聆聽他的大會主旨報告,仍然“濤聲依舊”,聽他講上句,就知道他下句說啥。

參加學術會議,若能聽到發人深省的精彩學術報告,可增長知識,瞭解學科前沿,掌握學術動態,把握科研方向,本來是件令人期盼的事。

再者,通過和別人面對面學習交流,學者們不僅可共謀解決科技難題的良策,而且可增進相互瞭解,為以後的合作奠定基礎。

然而,這些年學術會議已經變味了,已成了某些大牛露臉表演的舞臺,而不是學者討論學術問題的交流平臺。

鑑於此,為讓學術會議迴歸初心,讓參會學者有所收穫和啟迪,學術會議組織者應本著不唯資歷而唯能力的原則,本著不看“帽子”而看貢獻的宗旨,邀請相應的學者作會議特邀報告或主旨報告。

某些長期在科研第一線戰鬥的國內學者,有較豐富的多學科知識積累,能洞察學科前沿且視野開闊,善於凝練關鍵科學問題,科研能力卓越,有的已做出或即將做出重要的原創性工作,這都是不可多得的科研財富。

他們作報告時,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富有激情,能講述有趣的科研破案故事。聽他們的報告,不僅是一種享受,更能啟迪思維,有可能推動學科的跨越式發展。

因為這些人卓爾不群、特立獨行,不按常規套路出牌,常被同行視為另類,鮮有機會作會議特邀或主旨報告,目前多為默默無聞者。

會議組織者應有火眼金睛辨識真才的能力,擔當起伯樂的責任,必要時可三顧茅廬邀請。

國內學術會議也可邀請一些有真貨的外國學者參會作報告(能用漢語交流者優先),但寧缺毋濫,要杜絕讓洋“東郭先生”充門面的事上演。

簡言之,讓有真才實學者亮相,可大幅提升學術會議的含金量,也是尊重參會者的體現。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中國科學報》 (2018-11-23 第2版 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