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探岳对一汽-大众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速腾和迈腾分别在A+和B级市场“封王”之后,一汽-大众亟需在中型SUV市场制造一个标杆车型。

至于探岳能否成为中型SUV市场的标杆,人们对一汽-大众对消费需求趋势、营销以及渠道层面的能力毫不怀疑——仅凭轿车产品年销量超过140万辆的,也只有一汽-大众了。所以,探岳产品力是否够强成为关键点。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今晚,探岳将在成都上市,而三天前,在云南的香格里拉,车文驿试驾了探岳车型,在价格还没公布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下探岳的产品力究竟如何。

探岳是什么来头?

从产品角度来看,探岳和途观L是同级产品,二者都同样是基于MQB A2平台打造而来的产品,探岳是基于欧版Tiguan而来,途观L是基于美版Tiguan打造。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比如探岳更加注重车辆硬朗感与厚实感的营造,途观L则更加注重车身加长以及大体量感的营造。

在香格里拉试驾途中,我们偶遇到一辆自驾私家车途观L,于是我顺便拍摄下照片,大家可以看到两者在车头上的明显差异,探岳车头的厚,途观L车头比较矮,或者也可以说比较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不同于途观L的是,探岳的家族化设计以欧洲大众的设计理念为主导,而途观L的造型风格,则是源自北美大众的设计。不同的地域文化也使得两款车型在风格的营造上有了不一样的地方,源自于欧洲大众家族化设计的探岳所强调的是车辆整体的精致感,车头的位置以大灯和进气格栅所构成的整体作为前脸的主要视觉重心。

而途观L所遵循的北美大众设计则更强调粗犷的风格,引擎盖以一个大的曲面加速将大灯的高度进行降低,刻画出强大且富有侵略感的前脸风格,这也使途观L的前脸更为低矮。

因为车头低矮的原因,所以途观L看上去会显得更宽,实际上途观L的车宽是1839mm,而探岳是1860mm,反倒是途观L比探岳小了21mm。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既然说到这了,顺便再多说两句关于南北大众SUV产品对应的平台关系。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大众车型在平台上也有了更为细致的划分。

一汽-大众探岳和上汽大众途观L是出自MQB A2平台,源自PQ35平台的上汽大众途观在更新换代后命名为途岳,而它的平台与一汽-大众探歌以及奥迪Q2L是同为MQB A1平台。

所以,在产品对应关系上是:一汽-大众探歌VS上汽大众途岳,一汽-大众探岳VS上汽大众途观L。

探岳有哪些不同?

尽管探岳和途观L诞生于一个平台,除在造型设计上有所不同外,在内饰设计以及配置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当拿到探岳的钥匙,坐进车里,如果不是因为方向盘上大众车标的关系,落座车内我的第一直觉会觉得,我坐进了一辆奥迪里。

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设计与目前新一代奥迪家族所遵循的设计完全相同,而且整个仪表板的型面变化,也或多或少的进行了一部分朝着驾驶员一侧的倾斜。虽然依旧是浓浓的大众味道,但是效果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呈现方式。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探岳作为后来者,在设计上还是进行了一些小小的创新,相对于大众车型内饰四平八稳的风格,探岳中控首次运用“悬浮式”设计,把出风口从上边挪到中控屏的下边,中控屏和副仪表板就连接到一起,视觉上更为紧凑,加上出风口和中平之间的氛围灯,在氛围灯的作用下,中控部分明显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相对来说,探岳的内饰风格偏向年轻化。此外,探岳还提供代表着年轻与运动的R-Line版本车型。而这更进一步说明,一汽-大众对探岳目标群体的“圈定”也偏向年轻群体。

对于中型SUV目标群体以家庭化为主的80后而言,探岳的目标群体中也包含着较强购买力的90后——探岳和途观L在市场定位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再比如,探岳是目前同级量产SUV唯一实现L2级只能驾驶辅助的车型,包含Traffic Jam Assist交通拥堵辅助系统、ACC 3.0高级自适应巡航系统、Lane Assist车道保持系统,基本情况下“部分自动化”驾驶,类似于特斯拉的Autopilot、奥迪堵车堵住系统。更为智能化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对喜欢追求科技时尚潮流的年轻消费群体来说,无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开起来怎样?

我拿到的这辆试驾车,搭载高功率的2.0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代号为DQ500的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的组合——这套动力系统已经很熟悉,它在途观L上的动力组合。我所驾驶的这辆探岳提供了4Motion四驱系统以及一套全地形反馈系统。

说实话,这个配置赢得了我绝大多数的好感,我总是在固执的认为,一辆SUV就是应该有四驱系统的,哪怕你从来都不会带着它去爬山。因此,开着这辆四驱版本的SUV,在内心里就有一种踏实感与愉悦感。

正因如此,所以,在从香格里拉到梅里雪山景区200多公里的行程中,我才可以与同车的杨老师一路都陶醉在从丹拿音响播放的怀旧歌曲之中。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在老G214国道上,双向两车道,尽管是5辆车编队行驶,但因为有打车,依然避免不了超车情况的发生。在海拔超过3500米的路段,踩下油门车辆变速箱响应非常干净利索,降档后,转速迅速拉高,推背感随之而来,超车非常轻松。

最为重要的是,变速箱和发动机的匹配性很好,速度的提升并不会是那种“跳阶式”的暴躁,而是很有韵律感。实话实说,大众对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双离合变速箱的调教,的确是有一定功夫的。

作为云南和西藏的交点,香格里拉的海拔随着山岳的走向朝西逐渐提升,海拔攀升的范围一直在3000米到4000米之间的幅度波动。尽管人有一定的高反,但在探岳身上却丝毫感受不到动力衰减的迹象。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我还没有机会在平原地区试驾探岳——毫无疑问的是,在平原地区探岳的动力性能会更好。

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探岳的行驶质感和轿车没有什么差异,以致于我在主观上觉得它和高尔夫在这种路上的驾驶感受不相上下。作为SUV的探岳的高重心,在盘山公路上行驶,被响应性不错的四驱系统给予了“弥补”。

总体上而言,探岳的动态响应所反馈给我的质感都是那种如大闸蟹被绑得紧紧实实的效果。探岳的转向与大众车型的风格保持高度一致——一如既往的轻盈,这可以让我以一种惬意的方式在这段高等级的盘山道上驾驶。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探岳所搭载的这套四驱系统才是真正有用武之地的地方。后桥随后都保持着的动力输出以及前后桥之间的扭矩分配,使得这辆高重心的中型SUV过弯的循迹性得到了保证。

一旦循迹性得到保证之后,我就可以更加频繁的去“变换节气门的开度”,来实现快速的过弯。但此时,四驱系统带来的驾驶好感与转向的轻盈感却又让我感到纠结,在高速过弯时,轻盈的转向手感会给你一种过早濒临极限的错觉——但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毕竟这是一辆SUV车型,“跑山”是轿车与跑车的竞技场。

在行驶几十公里的新G214国道之后,为了让我们感受探岳在非铺装路面上的驾驶感受,教练们带领我们去走214国道,然后还会穿越一段无名路。在拐上一个老国道之后,路面状况就变成了碎石路。而且还是那种碎石的尺寸足以大到让我去担心轮胎胎壁是否会被划破的程度,幸好我们开的速度不快。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在这种碎石路段驾驶,探岳较高的刚性车身以及四驱系统,让我感到探岳的整体性不错,不像有些SUV车型,一旦到了非铺装路面“车身就会发散”。

在经过一段塌方路段时,由于路刚刚经过平整,但并不平,有坑且需要上坡,教练提醒我们切换到越野模式。

其实,在越野模式下,除了考验车辆的四驱系统性能之外,对驾驶员也是一个考验,不要提前加油门,试图闯坡,更不要在坡中大脚加油门,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对坡度的判断,持续地保持油门的深度,使车辆的东西能够平稳均衡地传递到车轮上。

实话实说,在有坑的爬坡中,因为车辆晃动所带来的身体晃动对踩油门的右脚是一个考验。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好在,探岳在四驱系统的帮助以及并不十分蹩脚的驾驶下,轻松通过了塌方路段。我和杨老师的车都是轿车,我俩还说,如果轿车碰到这种路段,真的只能是望洋兴叹。

过去几年,SUV产品的炙手可热并非没有道理,丰富的场景适应性给予了轿车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说,平时在城市上班通勤开探岳是恰如其分,但偶尔去山里来一个轻度越野也完全没有问题,这种兼顾城市与户外用车需求的车型,的确符合更多大众化群体的需求。

在为期两天的试驾中,探岳给我的感觉非常熟悉——它就是地道的大众车型。基于此,我觉得对它做太多关于性能、驾驶感受的描述都是“画蛇添足”。


试驾一汽大众探岳:源自欧版Tiguan 它比途观L强在哪里?


无论是在9月19日金山岭长城探岳发布,还是三天前的香格里拉试驾,萦绕在我心里的始终是10月22日的上市发布会——我只想知道它的最终售价——是斩途观L于马下,还是与途观L分庭抗礼,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