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大學生該不該向父母要生活費?一個月需要多少的生活費?

網絡一條熱搜“大學該不該要生活費”引起了小編的注意,瞭解到才知道,原來是因為“一位高校成年在讀學生因撫養費將父親告上法庭”引起了熱烈討論。小編到現在還記得上學時,父母的“贊助”簡直是雪中送炭,每每拿到錢時就彷彿自己是個富豪,但每到月底,自己因為又變成一個貧窮的人而留下後悔的淚水。後來發現只有“贊助”生活困難,開始自己找點兼職,生活開始走向小康。

討論:大學生該不該向父母要生活費?一個月需要多少的生活費?

因撫養費將父親告上法庭

這位學生幼年時父母就離婚了,離婚是歸母親撫養。父親需要每月支付2100元的撫養費,父親一直支付到去年2017年時,他考上了大學,並要求他的父親繼續每月支付2100元的生活費,還包括住宿、出行等費用,但他父親認為他已經年滿18歲了可以獨立生活,所以就拒絕了繼續支付撫養費。這位學生就將父親告上法院,之後,法院判決父親需要繼續支付撫養費。後來父親不滿,二次上訴,最後法院認為學生年滿18歲,沒有喪失勞動能力,駁回了學生要求支付撫養費的訴訟請求。

大學生該不該要生活費?

網友對這個“大學生該不該要生活費”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有些人認為年滿18歲已經是獨立的成年人,父母對已成年子女不具有法律上的撫養義務,而且已經18歲了,有手有腳的就不應該向父母討要生活費。

討論:大學生該不該向父母要生活費?一個月需要多少的生活費?

另一些人認為,即使已經年滿18歲,但還在上大學,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兼職,即使找到兼職,那也沒有能力去承擔高額的學費和生活費等,一部分還是需要父母的幫助的。

討論:大學生該不該向父母要生活費?一個月需要多少的生活費?


討論:大學生該不該向父母要生活費?一個月需要多少的生活費?

根據網友的討論可以發現很多人都認為目前教育情況來看,想要在讀書期間經濟獨立不是不能,但是卻很難。單單一項生活費就讓人夠嗆,更不用說還需要自己承擔高額學費。或許有人說可以申請“大學生貸款”、“貧困補助”,在學校期間也可以通過學習獲取獎學金。

討論:大學生該不該向父母要生活費?一個月需要多少的生活費?

實際上,先不說貸款補助的條件,單單獲取獎學金這一項的前提就太多了。只靠自己就想要完成學業,很難實現,所以學生很大的經濟來源主要還是父母,根據家庭條件的不同,父母給予的生活費金額也是不同。

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應該多少?

其實這個生活費應該多少是很難定義的,生活條件的不同,父母所能給予的生活費也是不同的,據網絡上搜索,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為1243元(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但不同城市的消費水平不同,學生的月開銷也是存在差距的。

在讀書期間,最重要的還是學業,但大學期間相對於初高中來說,時間還是寬裕的,可以考慮利用自己的休閒時間走出校園生活,適當做些兼職,可以瞭解一些外面的世界,也可以賺點小錢,為父母分憂,為自己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