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王莽篡国记

乱臣王莽篡国记

王莽利用王太后的权势,逐步完成清除异己的目的,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与此同时王莽将那些跟随他的人,逐一安插到相应的位子形成自己在朝廷的势力。

王莽现在主要的对手不再是一般的大臣了,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篡夺汉朝的江山。为达到此目的,他开始为自己篡权制造舆论。

王莽安排亲信巡视各地,回来后说全国各地的形势都很好,并且伪造各地民谣三万余句,为王太后歌功颂德,也为自己脸上贴金。

醴陵侯刘庆为了巴结王莽上书说:“周成王继位时年幼,周公摄政代行皇帝职权,如今平帝年幼,安汉公王莽应像周公一样代行皇帝职权。”众人无不附和。

平帝驾崩,成帝的下一代子侄中不少已经成年,王莽不愿让这些人继位,提出兄弟之间不能继承,必须在成帝的第三代侄孙中选择,结果选上了仅两岁的刘婴。王莽为掩人耳目,特意安排人占卜,

刘婴自然胜出。

有人上报:“武功县挖井时挖出一块白色的石头,上圆下方,有红色的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莽让大家都去禀报太后,太后说这是谣言。深受王莽重用的太保王舜劝太后说:“事情闹到这步田地,已经没法阻止了,其实王莽也没有别的意思,只不过是通过这种方式,加重自己的权利,说到底还是为了给朝廷效力。”太后无奈只得同意,并且下诏:“王莽要像当年的周公辅佐周成王一样,登上皇位,代行皇帝职权。”

王莽在朝廷的铁杆粉丝们,自然是异常高兴连声称赞太后英明,并为王莽的称谓作出规范如:“在明堂祭祀汉朝的祖宗时,司仪称王莽‘假皇帝’,臣民称王莽‘摄皇帝’。”

这之后,假托神灵名义的怪事层出不穷。将这类事做的最为完善的是哀章。哀章梓潼人,爱说大话且名声不好。他揣摩出王莽的心思,私下制作铜柜,内有两个题签,也就是书籍。其一:“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二:“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书中说:“王莽是真天子,太皇太后要服从天命。”图和书中都列出王莽的八个大臣,还有两个不知是何人的名字,再加上哀章本人,共计十一人。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官职和爵位。哀章将铜柜送到汉高帝庙,交给仆射。仆射上报,王莽来到高帝庙参拜铜柜,接受天神命令汉家禅让的符命。

铜柜事变后,最高兴的是王莽,他终于遂了多年的心愿,当了皇帝。立刻改国号为“新”。当然还有一个也和王莽一样高兴,他就是哀章。因为哀章由一个平头百姓一跃成为王公大臣。

王莽大封群臣,大赦天下。然后给汉朝皇帝刘婴下达策书。大意为:“你祖上的福气保佑你刘家二百一十年的天下,如今,天意让我来当皇帝,我封你为安定公。从今后原来的太皇太后也改为安定太后。”宣读完策书,王莽还拉着刘婴的手流泪叹息:“我本想按照周公的做法,待你成年再将天下还给你,可惜天命难违,从今起就是我来当皇帝了。”刘婴下殿,面北称臣,其情景在场的文武百官无不感动。

我实在是佩服王莽的演技,若是在今天王莽当演员一定会获奖。我这里绝不是挖苦王莽,不信你再接着看。

刘婴当了安定公后,被幽禁在自己的安定府之内,由王莽安排门卫、使者,负责监视管理。不准他人与刘婴说话,以致刘婴长大成人连牛马都不认得。实在是可怜可叹,刘邦的子孙竟被人欺负到如此田地!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王莽把持朝政后,全国各地各种上天的启示,神明的符命接踵而至,如若不是有一个总导演,岂能有如此多的巧合。我想这个总导演一定就是王莽,其他人最多是副导演。哀章虽然演的也很精彩,但是他极可能是不请自来的友情演出者。

欲知王莽的命运如何,请看下集《昏君王莽覆灭记》。

(谢谢你阅读本文,如果你是用手机阅读本文,且愿意继续阅读本人的其他文章,请点击文章标题下方左侧本人头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