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王莽覆滅記

昏君王莽覆滅記

赤眉軍起義

前兩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王莽利用各種陰險、狡詐的手段,騙取皇帝、太后的信任,不斷得到升遷,他利用權力、金錢籠絡親信掌控朝廷,製造輿論、散佈謠言、渾水摸魚奪取了漢家江山。王莽做起這些事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其實王莽不過是善於利用人性的弱點,對有用之人施以小恩小惠、甜言蜜語。王莽的另一面就是心狠手辣、排除異己。其實王莽在治理國家方面並無過人之處。

王莽當了皇帝按照自己的心意,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早在王莽當假皇帝時就開始所謂的幣制改革,發行錯刀一枚值五千;契刀一枚值五百;大錢一枚值五十;以及五銖錢。王莽規定凡列侯以下的人等不許擁有黃金,凡擁有者必須到官府將黃金兌換銅錢。可是百姓們上交了黃金後,官府始終沒有兌現百姓的錢,因此大失人心。之後王莽又進行多次幣制改革,但是,王莽的改革,一是貨幣制度設計不合理,不便於使用者兌換;二是王莽將貨幣改來改去失去信用。搞得民間謠言四起,傳聞王莽的大錢要廢止,百姓拒絕收取大錢。王莽無法興利除弊,他只會一招,就是將私藏五銖錢的人和說大錢廢止的人抓起來,流放到邊遠地區。全國上至列侯下至庶民被抓走的人無數,社會矛盾激化。人們事後分析認為王莽的所謂改革實質上就是斂財。

王莽不光將全國的經濟搞得一塌糊塗,他還想繼承大漢朝在對外關係方面的遺產。西漢時,漢王朝勢力強盛,四夷歸順。各少數民族政權都得到漢王朝的冊封,王莽篡權後急於在四方樹立自己的威信,但是他派出使者簡單粗暴,如在更換匈奴單于王印時,單于希望保留原來漢朝的印,王莽的使節不答應並將漢印砸碎。引起匈奴單于的不滿,造成邊疆地區的戰亂。

因為王莽靠的就是投機鑽營才當上皇帝的,所以他對誰也不放心。朝廷的各個部門無權處置事務,一切都要得到王莽的批文,才能照批示行事。全國每日上報的事情那麼多,為此王莽常常是挑燈閱覽各地奏摺,即使這樣也看不過來。許多急辦的大事因此耽擱。大臣中老實的就不管事了,每日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混日子。奸猾的還會在其中尋機舞弊。地方上有的奏章等待王莽的批示,一等就是幾年。即使如此王莽還是擔心大臣有什麼不軌,於是王莽鼓勵大臣的下屬揭發檢舉自己的上司,凡揭發檢舉的有功人員都會得到提拔和賞賜。

王莽自稱是周朝的後代,崇尚周禮,一天到晚的召集大臣研討周禮,因為禮儀繁雜,往往因為細節議而不決,王莽帶領大臣審議制度,經年累月樂此不疲。由於大臣們忙於參加審議制度,因此耽誤日常訴訟冤屈、官員委任等公務,有的縣常年沒有主管,地方上各種弊端橫生,常年無人過問,社會矛盾開始嚴重。

王莽如此治理國家,久無建樹,為了籠絡各級官員的人心,給他們制定了較高的俸祿標準,但是從來沒有真正按標準發放過。王莽為了滿足那些想被封爵的人,分封了許多人的爵位,但是王莽藉口土地規劃還沒搞出來,一直不給這些人劃撥封地,只是授予這些人茅草象徵性地代表土地。王莽就是整日說大話,給他的臣屬們畫大餅充飢。

匈奴右骨都侯須卜當,娶了王昭君的女兒,與漢朝關係友好,王莽讓人將其誘騙過來滯留長安,強行封為後安公。王莽想派出軍隊攻打匈奴,妄圖殺掉單于,扶持須卜當回匈奴做單于。當時的大司馬嚴尤是個有經驗有智謀的人,他認為此舉不妥說:“須卜當留在匈奴,一旦有事時須卜當會告知新朝,如若將須卜當帶回長安,只是養了一個胡人,不如讓須卜當留在匈奴為好。”嚴尤為了將道理說得更明白一些,還專門寫了奏摺勸說王莽。王莽不聽良言、一意孤行,盛怒下盡將大司馬削職遣返原籍,之後發動了對匈奴的戰爭。

琅琊郡一個縣吏被縣令冤枉殺死,其母率眾造反殺死縣令。王莽知其冤枉派使者赦免他們,使者回來向王莽稟報:“這些人赦免後,沒多久又聚集起來造反,詢問原因,他們說苦於朝廷法令苛刻繁雜,動不動就會受到官員處罰。在家務農的人,辛辛苦苦勞動一年的收成還不夠交租子。即便是老老實實的在家裡勞動,也可能因為鄰居犯法,按連坐法受到牽連。不得已只能再次造反。”王莽聽了大怒罷免了這位使者的官職。其實這樣事例還很多,因為許多的反民開始時,只是因為沒有吃喝,迫不得已才搶些吃的活命,當他們抓住地方官吏,都會放回去。一次大司馬在外被反民逮住,當反民搞清楚大司馬的身份後,就將大司馬放了。大司馬認為此情況重要就奏報王莽,王莽不信反而認為大司馬可疑,將大司馬押去司法審訊。王莽的狂背、專橫堵塞了言路,失去了撫慰饑民,平息戰亂的機會。王莽派去的其他使者,從外地回來瞭解了這些情況,無人再敢說實話,只說:“造反的百姓都是刁民,應改派大軍剿滅。”王莽得到這些錯誤信息,派出更多的軍隊四處鎮壓百姓,國家的形勢越來越嚴重了。

翼平郡田況足智多謀,有組織能力和軍事才能,針對與赤眉軍作戰實際,總結勝負原因,提出作戰策略並奏報王莽。

田況在前線連戰連勝,成為抵抗赤眉軍的重要作戰力量。王莽得知田況的情況又喜歡又害怕,喜歡的是田況為他打了許多的勝仗,害怕的是田況勢力越來越強盛,怕他會成為日後的心腹大患。於是王莽耍了個小聰明,將田況升職調到京城,剝奪了田況的兵權。從此田況的部隊連吃敗仗喪失士氣。

後來前方的形勢越來越糟糕,王莽非常驚恐。有人說王莽如果迎娶妃子,建造華麗車蓋,就可以昇仙,王莽居然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於是大肆鋪張四處選妃,製作豪華的車蓋。更為可笑的是有人告訴王莽:“國家有大的災難時,用哭可以鎮住。”王莽盡然也聽信了,親自帶人去哭。這之後王莽命令儒生、百姓從早到晚地痛哭,王莽派人為他們管飯,那些哭出水平的人,王莽還委以官職。

王莽費盡心機所做的一切全是枉然,他只得蒐集最後的力量派去與起義軍作戰。王莽怕將士反叛,將他們的妻女押在宮中作為人質。當時王莽還有幾十萬斤黃金,但是王莽不捨得賞給去作戰的將士,他們每人只得到四千錢。這些去前線的人毫無鬥志,遇見義軍就敗了下來。

義軍攻入皇宮,王莽慌忙抱著玉璽在宮中逃竄,最後他被商人杜吳殺死,人們痛恨王莽,將他的屍體分割,人們尤其厭惡王莽好說瞎話,他們將王莽的舌頭割下剁碎吃掉了。

縱觀王莽一生,其“聰明”是善於欺世盜名,其“才能”都是宮廷權術。王莽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只能欺負孤兒寡母,實在是無恥。

王莽為了個人野心造成天下大亂,生靈塗炭。他的死實在是罪有應得,死有餘辜。

(謝謝你閱讀本文,如果你是用手機閱讀本文,且願意繼續閱讀本人的其他文章,請點擊文章標題下方左側本人頭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