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點擊右上角關注文都中小學 ,每日更新最新資訊。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表示:“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他指出:“為什麼有些孩子童年時期聰明伶俐,到了少年時期,卻變得頭腦不靈活了?因為他們不會閱讀!” 相比之下,為什麼有些學生家庭作業很少,但他們的學業成績卻不差。不是因為他們足夠聰明,而是因為他們有較好的閱讀能力。

閱讀是人最重要的技能,這關必須過。學習能力當然多種多樣,陶華碧不識字,但不妨礙她從市場上學習,創辦知名企業,但是,最重要的學習能力仍然是你讀懂符號記錄的智慧——即閱讀。文盲的機會,必然比較少,現在可以說寸步難行。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文都中小學發現很多學生完成義務教育,甚至讀完大學,但是很遺憾,他們可能並無閱讀能力。識字不等於會閱讀,看娛樂新聞,對著段子哈哈大笑,這是多數人日常眼睛與文字的遊戲,字數累積也很驚人,一天至少讀一本書,但這只是識字,不是閱讀。

閱讀可以是細心揣摩,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古詩詞的用詞非常精煉,每個字、每個詞都是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才寫出來的。同學們在閱讀的時候要抓住詩詞中含義深刻的詞語,反覆推敲、理解,用心體會古詩詞的語言美。例如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語言自然簡樸,有聲有色;“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語言清新活潑,形象鮮明。詩人用短短18個字,在讀者眼前展現出一幅實景實寫、顏色鮮豔、活潑生動的圖畫。又如孟郊的《遊子吟》,詩人沒有使用華麗的詞藻,也沒有刻意的雕飾,而是選擇“慈母手中線”“臨行密密縫”的場景,用淺顯通俗的語言,表達了“意恐遲遲歸”的深厚的母愛,清新流暢,親切感人。

閱讀能力決定未來高度

文都中小學老師發現一種奇怪現象:那些小學階段單單靠投入全部時間和精力奪來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後成績下降神速,這些孩子越學越累、越學越不會學了;恰恰是那些小學階段成績平平、但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們成績上升力量強大、後發制人、潛力無窮。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績,甚至被老師每天都在強調的分數所迷惑,不捨得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和玩,認為是浪費時間。可是,當孩子如同小苗一般營養不良而缺乏成長力量,到了中學階段前進乏力時,家長只會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卻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智慧營養不良”。

小學階段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容一些,不要追求分數的高低,要更看重為孩子後面的成長做好充足的準備。如同花朵,小學階段是植株成長剛打開花苞階段(打基礎)、初中是含苞待放階段(努力發展)、高中才是怒放的階段、大學卻是新的更高一輪迴的成長過程。

總之,家長一定要記得閱讀能力是孩子有效學習與適應生活的關鍵能力,需要經過認知、技能和情境相交融,然後通過自己的引導、老師的教導有關閱讀的知識、方法、技巧,積累養成有效的閱讀能力。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想了解最新中小學資訊和乾貨技巧分享,點擊上方頭像後,記得給我們發私信。或點擊下方菜單“資訊”,最新幹貨任你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