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保本”,真的保本嗎?

關於 “保本”,真的保本嗎?


如果有人跟你說保本,而且他也不是騙子的話,真的保本嗎?對的!因為現在沒有理財產品可以說它是保本了。。。(所以他說的一定是存款)

關於 “保本”,真的保本嗎?

莘世界的理財產品金三角

在此,討論的是理財金三角底部為主的固定收益型理財產品,還有相對短期的固定收益產品。

關於保本,現在國內外金融法規基本上只承認存款是保本,連貨幣型基金也不能說是保本,還有明明到期還本付息的3A+的海外債券都也規定不能說保本,比如像美國國債,雖然曾在2011年時被標準普爾信評機構從最高的AAA評級降成次一級的AA+,導致當時發生了全球災,但是難道買了美國券到期會不保本嗎?我不相信!

所以,請不要再問任何一個理財產品保不保本了。

但是保本這件事,是我,也是每一個客戶在配置理財金三角底盤時最在意的要素,先前文章

就提到過。


我們所謂的保本,我們在意的,無非是你這一筆錢投進去了以後,到期收回的資金是不是一定大於原來的本金

這件事是結果,影響這個結果的,從兩個層面來探討:

  1. 產品設計架構
  2. 信用風險

所以當你問的是第一個層面的問題時,沒有懸念,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但是還是不能說那兩個字(保本),所以在此,我們換一個說法,這個產品到期100%返還本金

還在花旗銀行的時候,常常客人在CCTV底下問我這個理財產品保本嗎?實在很為難,照理應該告訴客人說:不!因為發行機構有信用風險,但是內心都在OS:如果法國興業銀行倒了我頭給你。於是,我都會翻開產品合同,上面白紙黑字,告訴客戶,這個產品到期100%返還本金。
關於 “保本”,真的保本嗎?

關於信用風險,永遠有意外,所以永遠不能說保本

但是意外的機率可能是0.00001%~5%,哪怕0.00001%在數學的意義上等於0,但是還是必須提醒投資人有0.00001%的違約風險。

之前希臘的歐債危機,希臘人民去銀行擠兌,當時的希臘銀行存款能說是保本嗎?但是能說他不保本嗎?2008年次貸危機,最後讓雷曼兄弟倒閉了,原本大家以為不會倒的也倒了,這件事讓後來的金融從業人員執業困難,因為每次要跟客人說到安全性,客人都喜歡拿這個極端例子來反對,確實!萬一發生了呢?但是萬一真的不會再發生的話呢?你難道都不投資了?

挑選這種產品的重點是 “信用”

所以全世界的金融規範說不能把理財產品跟存款做比較,主要是因為信用風險差異很大,怕民眾誤解;但是我們喜歡跟定存比較是因為上面提到的第一個層面,產品設計架構,投資跟收回的方式類似

關於信用問題,怎麼選?怎麼看?

關於 “保本”,真的保本嗎?

邏輯性問題:

  • 跟你融資的是國家?不同國家之間的信用級別不同,比如說美國還是中國?阿根廷在歷史上就違約不止一次。
  • 跟你融資的是地方政府?深圳市還是湖北省?地方政府違約早就不是新聞。
於是,19大、金融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提出嚴格防範地方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量;於是,今年2月時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增強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嚴格防範地方債務風險的通知》(即發改辦財金〔2018〕194號文,簡稱194號文)。
  • 跟你融資的是金融機構?銀行、就是存款嗎?基金公司、就是金融商品嗎?,
  • 跟你融資的是上市公司?比如說蘋果公司、花旗銀行、騰訊?樂視的賈老闆之前不就一走了之。
  • 跟你融資的是非上市公司?常常人是重點,所以要看股東是誰。
  • 跟你融資的是個人?不就是P2P的基本模型。

重點是違約的需要違約的成本

比如說,信用級別好的,再融資的成本低(可以再發新債),所以沒有需要違約,尤其違約會影響長久以來累計的信用,所以違約成本高,反之亦然。

關於 “保本”,真的保本嗎?

關於 “保本”,真的保本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