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逼得了你,是你總委屈自己

編者按:如果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並不想做的事情;如果你經常因無法拒絕別人的求助而把自己搞得很累;如果你經常感覺在關係裡備受委屈,卻因怕破壞關係,而忍氣吞聲……那麼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清晰地看到這暗中運作的模式。

雨天晴心理(公眾號yutianqingxinli)出品

這讓我沒有別的選擇

———

在一次公司活動中,小李的同事找她幫忙,她有些猶豫,對方說,“你不來這事解決不了,我怎麼給老闆交差”,小李立刻火氣就上來了,覺得對方是用這種方式來壓自己,心想“這是你的事情,關我什麼事兒?你這不是在逼我嗎?”。就很想發火,雖然當時她忍下來了,但是從那之後再見那位同事都不想理他了。

小李也非常的苦惱,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想拒絕幫別人的忙,可是一聽到一些後果的時候,就覺得不幫不行,可是幫了又很生氣很委屈,覺得是對方把自己推到了無法選擇的地步。結果是:自己委屈求全去做了,過程很煎熬很痛苦,之後再見當初求助那個人心裡就忍不住吐槽,而且感覺很彆扭,忙幫了,關係卻反而疏遠了。

簡單來概括小李的模式就是:委曲求全。

“委屈求全”模式下的表現

———

  • 與人相處,發生什麼讓自己不舒服或者抱怨的事,不會跟對方表達出來,怕破壞關係,只好自己生悶氣或者給對方找理由。

  • 跟領導或其他人有意見分歧時,明明沒有覺得對方的方案更好,但覺得人家那樣說肯定有人家的道理,通常不太會堅持自己,而是聽對方的了。有時覺得對方說的讓自己很憤怒很受傷,但還是會勸自己把事情進行下去,自己受點委屈不算什麼。

  • 非常善解人意、體貼、識大體,很難拒絕別人,也擔心影響到別人,總是顧及他人、忽略自己,明明自己還有很多事要做,卻被別人拜託的事搞得自己總要加班加點,甚至自己真正重要的事被耽誤、延遲。

  • 甚至與陌生人發生了點小摩擦或者對方的做法讓你覺得不合適、看不過眼,但話卡在嗓子眼,就是說不出來。

  • 在感情中,對方的做法讓你感覺傷心難過,或者失望,從來不會表現出來,而是對自己說為了愛受點委屈不算什麼。

  • 對自己生活中的某些方面不滿意、每次看到或者想到都會不舒服,但總感覺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哪有時間和精力花在那上面。

  • 跟家人相處,長輩吩咐你做什麼,跟你說你應該怎樣怎樣,雖然是不願意的,內心很牴觸,但還是會聽話去做。

沒有人逼得了你,是你總委屈自己

導致“委屈求全”模式形成的原因

———

  1. 從小父母就教育要懂事、聽話,或者父母及身邊的長輩會因為你表現得懂事而誇獎你。

  2. 父母經常教導你要懂得分享,跟其他人搞好關係。

  3. 父母教導你要體諒他人,或者父母本身就是有些老好人特性,潛移默化照著就學會了。

  4. 家人中有九型人格里面2號類型的家人,2號的人以助人為樂,但如果孩子是其他型號,即便行為上學了家長,但其實內心很多時候並不是心甘情願的。

  5. 十八歲之前父母常發生爭吵甚至動手打架,給孩子留下了陰影。孩子長大後會非常害怕跟別人起衝突,習慣性壓抑不滿和憤怒。

“委屈求全”模式的好處&代價

———

好處:

  • 別人覺得跟你在一起舒服,願意跟你相處。

  • 不會樹敵,人家不會為難你,給你穿小鞋。

  • 有人誇讚自己懂事,識大體、善解人意,對你有個好的印象。

  • 不捲入危險衝突之中,很好地保護自己。

  • 省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能更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中。

  • 不會因為小不忍,而亂了大謀,讓事態順利進行下去,所以相比愛任性的人,委曲求全的人更讓人覺得靠譜,別人也更願意跟他們合作,這樣能獲得更多機會,如果再加上本身在工作上很拼,就很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這種人通常會比較自信。

代價:

  • 時間久了,慢慢積壓了很多委屈,就會覺得跟人相處好累,變得不願意與人相處,孤單寂寞。

  • 很多時候工作中,先是承擔了很多的責任,後來因為委屈,越做越不舒服,自己委屈了很多,別人也不一定喜歡自己。最終對領導不滿意或者對同事不滿意,就會遇到工作中的問題。

  • 情侶、夫妻間,情緒積壓得太久,終有一天,因為一件很小的事就大發脾氣,對方覺得你莫名其妙,不可理喻,自己也覺得自己小題大做,但就是忍不住。爆發的次數多了,最終對方無法忍受與你一起生活,你也討厭那樣的自己,兩敗俱傷。明明是想要維護關係選擇委屈,結果反而隔閡越來越多,漸行漸遠。

  • 因為總不表達自己,呈現出沒脾氣很好說話的樣子,漸漸被人忽視,都沒有人會在意你怎麼想,不問你的意見,沒什麼存在感,也沒有影響力。

  • 因為積攢了太多委屈,無處宣洩,都在內在腐爛發臭了,自己被負面情緒侵擾,狀態很消極,總開心不起來。

    沒有人逼得了你,是你總委屈自己

    其實你是有選擇的

    ———

    在小李的FREEDOM閉眼環節中,小李看到:小時候的她和弟弟吵架,弟弟生氣不吃飯,媽媽就會說,“你趕緊吃,吃了去哄哄你弟弟”,小李心裡非常委屈,覺得自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哄弟弟。其實,如果媽媽不說,她也會去做的,但是媽媽說完就好像這是一項必須要做的事,這種壓力讓她非常不舒服。

    這樣的事情在小李小的時候經常發生,因為小李的媽媽覺得照顧孩子就是讓他們吃飽穿暖、不哭不鬧,她關注不到孩子內心深處的東西,所以孩子一哭就覺得是不好的,要趕緊哄好。而懂事聽話的小李不允許自己不按照媽媽說的做,覺得自己應該遵從,結果就是委屈越來越多,越來越不知道怎麼表達,這種壓力一來,就像有一個封條封住了口,覺得事情就擺在那,而自己別無選擇。

    後來憋了很久,終於在諮詢師的引導下那個場景裡的小李,跟媽媽表達了她的心裡話:希望媽媽不要要求我,讓我自己做選擇,不管我什麼時候哄弟弟,或者不哄弟弟都希望媽媽能夠理解!

    表達完之後,她輕鬆了很多,覺得不管媽媽怎麼說,自己已經擁有了選擇的自由,重拾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內在充滿了力量。

    媽媽聽過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一時著急竟讓女兒這樣委屈,她希望不管哪個孩子都能好好地,卻忽略了這個命令給女兒帶來的壓力也是一種傷害,以後她會尊重女兒,讓她自己做出選擇。

    小李終於意識到原來首先是自己並沒有給自己選擇,更沒有表達出來!

    諮詢師建議

    ———

    如果你也經常委曲求全,總覺得自己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情。那麼,建議你在有不舒服的時候,不管你認為這件事情該不該做,你都先列出至少三種解決方式。

    比如:

    一種識大體的,是委屈自己,顧及他人;

    一種是自我的,先忽略他人,照顧自己;

    一種是折中的,顧及自己一部分、顧及別人一部分。

    沒有人逼得了你,是你總委屈自己

    諮詢師分享

    ———

    工作中我經常覺得沒有別的選擇,是事情把我推到了這個地步。所以經常很累很忙,我很困惑什麼原因別人並不忙。有次同事請求我幫忙,說是有一件事兒別人都沒法做,只能我來幫忙了。我當時特別累,真心不想接,我在那裡糾結難受,覺得自己特別地倒黴,怎麼總是該休息了有這種倒黴事情呢,因為那段時間確實很累,想著想著就忍不住哭了起來,同事看到之後就連連安慰我,然後想到了我不幫忙的情況下的解決方案。

    我當時突然醒悟:原來不是沒我不行,只是有我更好一點而已,不是事情逼我,是我在逼自己,給自己太大壓力了。然後就想到這些年經常有人送給我的一句話“地球沒有誰都一樣的轉”,當時淚崩,心疼自己這些年被自己給的壓力壓得那麼心酸。

    ———

    之前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面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深刻:

    有一次有位學生向我請假,因為他想隨網球隊到外地比賽。

    我問他:“你是自願,還是不得不去?”

    “我真的沒辦法不去。”

    “不去會有什麼後果?”

    “他們會把我從校隊剔除。”

    “你希望有這種結果嗎?”

    “不希望。”

    “換句話說,你為了想待在校隊所以要請假,可是缺了我的課,後果又如何呢?”

    “我不知道。”

    “仔細想一想,缺課的自然後果是什麼?”

    “你不會當掉我吧?”

    “那是社會後果,是人為的。反之,不能加入網球隊,就不能打球,那是自然後果。缺課會有什麼自然後果?”

    “我想大概是失去學習的機會。”

    “對,所以你必須兩相權衡,做個決定。我知道,換了我也選擇網球隊,但絕不要說你是被迫這麼做。”

    最後這個學生當然還是參加比賽,但卻是出於自己的選擇。

    很多時候,我會提醒自己主動去做出的選擇,因為當我知道我是有選擇,而且是我在做決定時,我是自己人生的主導者,這時我會感覺充滿力量。

    也可以添加微信號13683551727,報名參加我們的薩提亞經典沙龍,帶你深入接觸心理學,到目前已舉辦500多期嘍,非常不錯,性價比極高為,用兩個半小時,換得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

    沒有人逼得了你,是你總委屈自己

    沒有人逼得了你,是你總委屈自己

    您的分享可能幫助您的朋友解決困擾

    也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