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你讲述乾隆是如何收拾老臣?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你讲述乾隆是如何收拾老臣?

在1735年的时候,雍正驾崩,四阿哥继位就是后来的风流皇帝乾隆,这个时候乾隆24岁,正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之际!

但是,他老爹雍正在临终的时候曾经叮嘱过他“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这让刚刚坐上皇位的弘历心里很是不爽。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古往今来,对于任何一位新继位的皇帝来说,所谓的托孤老臣是不太欢迎的!觉得他们迂腐至极!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你讲述乾隆是如何收拾老臣?

虽然,在他祖辈的历史上,比如清圣祖康熙帝,登上大位之后,由于鳌拜的装横跋扈,康熙便除掉了鳌拜这个大奸臣,而且他的老爹在继位之后,也马上采取了措施将年羹尧打入了十八层地狱,现在轮到弘历继位了,但是却拿这两位被雍正强行安排的老臣无可奈何!

有句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在雍正时期,这两位老臣就就互相排挤,各种争斗。先在新皇帝继位,彼此更是针锋相对,此时的皇帝势小力孤,他们两个还各自划分了实力范围,朝中官员更是排队。鄂尔泰的势力根深蒂固,其追随者多为封疆大吏,地方督抚还有兵总将帅,都是满族的要员。在雍正时期,他更是节制了滇南七年,很多的智勇之人都在他的手下当差过,因此树大根深。在主政内阁时,也非常受雍正的信赖,成为了首席的军机大臣,一时权倾天下。于是就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满臣为中坚力量的政治集团,当时人称“鄂党”。

张廷玉也不是省油的灯,当时拥护他的人都是各部院的高层人士,或六部的尚书,或文化名人,或为门生子弟。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光是他张氏一门做官的就多达19人,可见其家室之显赫,他的几个弟弟都在朝中担当要职,如此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深厚的软实力!自然在朝中说的话也举足轻重,时人称之为“张党”。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你讲述乾隆是如何收拾老臣?

此二人令刚继位的乾隆皇帝头疼不已!鄂尔泰树大根深,背景深厚,专横跋扈。而张廷玉身边的能人奇多,人脉极广。这两个政治集团更是水火不容!而乾隆他一直在等,等到双方犯错,出现什么闪失,就能收拾他们了。他是用了什么手段呢?

他通过一系列的案件,一、乾隆元年,鄂党张广泗、张党、张照,先后出兵贵州的相互攻讦案;二、乾隆六年,鄂党仲永檀、张党、张照,泄密受贿彼此揭老底案;三、乾隆十三年,处死鄂党张广泗兵败金川案;四、乾隆十五年,张廷玉姻亲涉及吕留良文字狱被罚巨款案,以及发动朝臣攻击张廷玉不当配享案;五,乾隆二十年,胡中藻的《坚摩生诗抄》文字狱案发,因系鄂尔泰门生,虽死也遭清算案。极尽打打拉拉,拉拉打打之能事,极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手段,终于将他俩修理得体无完肤而离开人世。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你讲述乾隆是如何收拾老臣?

很明显,这两只老狐狸没想到这个年轻的皇帝!竟然是他们“鹬蚌相争”而得利的渔夫!许多年以后,乾隆还一直把这个两位的不识时务,不知进退当做玩笑调侃,“朕初年,鄂尔泰、张廷玉亦未免故智未忘耳!”这句话讲起来有点阴损,为什么这么说呢,所谓的“故智”就是你们玩不出什么新花样,就是玩出了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种口气就如同耍猴人一般!一切都在其掌握之中,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乾隆虽然风流但是不是善类。

你们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