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汽車召回大榜單 全年超1200萬輛

2018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共52個汽車品牌發佈169次召回公告,召回數量連續第三年突破千萬輛規模,但同比2017年下降39.00%,至12323722輛。其中,“機油門”、“脫軸門”、“高田問題氣囊”成為年度關鍵詞,因其三者召回的汽車總數達到6387274輛,佔召回總量的51.83%。

12月29日,2018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連發三條召回公告,大眾、Jeep和克萊斯勒三品牌共計召回汽車359561輛。至此,2018年我國乘用車召回數據全部出爐,國內乘用車累計召回12323722輛,同比大幅下降39.00%。

2018汽車召回大榜單 全年超1200萬輛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召回數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過統計、整理,形成“2018年全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召回榜單”,以供大家瞭解2018年我國乘用車召回的情況。

具體來看,2018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共52個汽車品牌發佈169次召回公告,召回數量雖連續第三年突破千萬輛規模,但同比2017年大幅下降39.00%,至12323722輛。貫穿全年的“機油門”、禍及超300萬輛汽車的通用“脫軸門”、以及無休無止的“高田氣囊”隱患……讓2018年的汽車召回“槽點”不斷。

2018汽車召回大榜單 全年超1200萬輛

分車系來看。2018年召回數量最多的美系汽車累計召回4586660輛,佔召回總量的37.22%;其次,日系共計召回汽車3625764輛,佔比29.42%;德系召回汽車1882811輛,佔比15.28%;自主汽車企業共13個品牌發佈召回公告,涉及品牌最多,累計召回數量達到1259930輛,佔比10.22%;韓系共計召回577683輛,佔比4.69%。此外,法系、英系、瑞典和意大利品牌則分別召回汽車109568輛、107822輛、22997輛和5085輛,佔比均不足1%。

貫穿全年的“機油門”

2018年國內乘用車召回出現最頻繁的詞語非“機油門”莫屬。從1月起,部分媒體曝出本田新CR-V存在汽油稀釋機油並導致發動機機油液位增高的問題後,“機油門”便頻頻成為召回市場的“關鍵詞”。隨著事件的不斷深入,不僅“肇始者”東風本田越陷越深,更有多家自主、合資企業相繼“淪陷”。

2018汽車召回大榜單 全年超1200萬輛

2018年1月,迫於“機油升高”投訴不斷增多,東風本田官方在1月20日召開了媒體溝通會,並給出“消費者安撫方案”,不過略顯“敷衍”的方案反而引起了消費者更大的牴觸情緒。

狗年春節前夕,東風本田公佈了“將在2月底及3月初分批召回相關CR-V及思域車型”的方案,但“對ECU進行程序升級,並追加確認機油增量的刻線、同步修訂用戶手冊”的處理方案一經公佈便再次引起眾怒。

2018汽車召回大榜單 全年超1200萬輛

3月,自主品牌長安汽車也加入“機油增多陣營”,長安汽車於3月2日宣佈將召回252087輛CS75汽車,成為當月數量最大的召回,此後其主力車型CS75再無上佳表現。當月,東風本田不僅因“機油增多問題”被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約談,CR-V還遭到禁售“極刑”,這在中國汽車發展史中也是極其罕見的。

至5月,壓力陡增的東風本田終於針對“機油門”正式召回了130455輛搭載1.5T發動機的2018款CR-V。但不負責任的態度早已讓CR-V銷量降入冰點,雖然恢復銷售,但CR-V在5月的銷量僅有3325輛,1-5月,CR-V累計銷量也僅25593輛,同比下降64.69%。

7月,搭載CR-V同款1.5T發動機的本田思域,也終因“機油升高”問題而被召回294511輛,召回數量是CR-V的兩倍有餘。隨著召回數量的擴大,在一些論壇中,已經有不少消費者反映該召回措施會令車輛動力變弱。

8月,廣汽本田也加入“機油門”名單,共計115833輛東本UR-V和廣本冠道因“機油升高”問題而被召回。9月,22702輛傑德(JADE)和27554輛謳歌CDX再被召回,至此,本田系在售搭載“L15B”這款問題發動機的1.5T車型幾乎已經全部實施召回。

2018汽車召回大榜單 全年超1200萬輛

10月,又一家陷入“機油門”的企業現身,北京現代因“機油升高”問題,召回400377輛全新途勝,併成為當月數量最大的召回——這也讓正從低谷緩慢復甦的北京現代雪上加霜。然而,“機油門”還未完結,11月,起亞又頗為“意外”地因“機油升高”問題召回了68567輛起亞KX5。

至此,2018年“機油門”共致1312086輛汽車被召回,佔全年召回總量的10.65%。

召回數量巨大的“脫軸門”

2018年9月爆發的通用汽車“脫軸門”也格外引人關注。9月29日,上汽通用發佈了一起幾乎涉及旗下全部品牌、車型,數量超過332萬輛的召回事件。該單起召回汽車的數量,甚至佔到全年召回總量的26.99%,也讓本來波瀾不驚的9月召回數量激增至4110864輛,環比大漲1072.05%。

2018汽車召回大榜單 全年超1200萬輛

具體來看,通用系別克、雪弗蘭、凱迪拉克三品牌共計3326725輛汽車,因為車輛配備的前懸架下控制臂襯套,在受到較大外力衝擊時可能發生變形或脫出,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車輛失控,存在安全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幾年,各大論壇中已有很多消費者反映自己車輛的“脫軸”事故,而“罪魁禍首”則是通用的專利技術“一體式控制臂襯套”,技術的創新卻帶來了安全性的下降,可謂得不償失。

2018汽車召回大榜單 全年超1200萬輛

本次大規模召回令通用旗下全部品牌的“脫軸”也再次成為焦點。受此影響,本就在SUV市場中“勉力掙扎”的昂科威,終於掉出月度SUV銷量前十榜單,且有加速下滑趨勢。

巧合的是,2017年9月召回市場同樣格外“突出”。大眾、通用兩大品牌幾乎同時發佈涉及“高田問題氣囊”的召回,使得當月汽車召回數量超過967萬輛,創造單月召回記錄。

成為“常態”召回的“高田氣囊”

相比“機油門”和“脫軸門”,“高田問題氣囊”則已成為國內召回市場的“熟面孔”。即使日本高田公司早已於2017年6月就在日本和美國同時申請破產保護,但因其問題氣囊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到2018年仍在持續發酵。

2018汽車召回大榜單 全年超1200萬輛

2018年,共有26批次、涉及1748463輛汽車因裝配了“高田問題氣囊”而被召回,佔召回總量的14.19%。並且除了5月和9月,其餘十個月都有相關召回產生,可見“高田問題氣囊”影響之深。對此,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高田氣囊事件在全球是一起惡性的產品質量問題事件,且其影響遠未消退。

召回佔比超過十分之一的自主品牌

此外,自主品牌乘用車召回規模在2018年也繼續快速提升。2018年,自主汽車企業共有13個品牌發佈了召回公告,涉及品牌最多,累計召回數量達到1259930輛,佔比也提升至10.22%。

這表明,隨著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在銷量提升的同時,其經營觀念也發生了變化。汽車召回數量的擴大並不意味著汽車產品質量的下滑,反而是車企對產品質量問題關注度的提升,也是對消費者負責的表現。因此,自主品牌也正逐漸由懼怕召回,向主動召回轉變。同時,這也是相關法制意識更健全、消費者維權意識更強的表現。北大戰略與營銷課程主講專家薛旭表示,汽車召回數量必定會隨著產銷量的上升而增加,而消費者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使相應的社會監督監管機制和法律法規也得到提升。目前環境下,大規模召回也成為廠家為了生存和適應法律要求的做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