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你無法找到合適的詞句組織起來去描述這樣一個女人的大半生,別評價了,欣賞吧。”』

•••

你有沒有想過,六十歲的時候,會活成什麼樣?

遛鳥、看報、下象棋、跳廣場舞?成為一位標準的“中國老人”?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去年冬天,我在安泰河邊被一陣琴聲吸引,讓匆匆前行的我在“速凍”天氣裡也忍不住停下了腳步去窺探一眼琴聲的主人。

手風琴在今天演奏的人已經不多,而琴聲背後的這個“少女”,讓我看到了幾十年後自己憧憬的模樣......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作家姬霄的父親曾經說過,“十五歲的時候我跟你一樣追趕流行,但五十歲後我開始熱愛俗氣的一切。你覺得是我老了嗎?不,我只是一如既往地熱愛十五歲時喜歡上的東西。”

「1」

誤打誤撞的“雙城生活”

她在安泰河畔管理著一家外國餐廳,附近的朋友們都稱呼她“邊姐”。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初次見到她,一頭幹練的短髮,一身簡潔的裝扮,雖然年近花甲,依然掩飾不住通身的文藝氣息,姿態輕盈,眼眸清澈。

沒有駝背的老態和鬆弛,也沒有自我放棄的得過且過,即便跟小姑娘同框,臉上也有這個年紀所特有的風采。

有人說:衰老是從眼睛開始的。但邊姐眼睛裡的神采,似乎從少女時期就不曾熄滅。是啊,那種眼神中透露出對生活的好奇與期盼,才是少女感的源泉。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少女時代的邊姐頗有日本影星的模樣,十足的元氣少女

年輕的時候,邊姐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文藝女青年”。那個年代的文藝遠不如現在這般“氾濫”,不是燙個頭髮,抱個吉他就能算數的,稱得上文藝分子的人,基本都有幾項真材實料的技能。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生性愛闖蕩的邊姐年輕時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工作了許多年,卻沒想在自己退休後耐不住帶孫子、打牌這樣的常規生活,決定再回到這個年輕時奮鬥過的城市闖蕩一番,也因工作調動,誤打誤撞來到了福州,過上了福州、深圳兩地交替的“雙城生活”。

“對福州,我是喜歡的。相比深圳,福州的節奏一直很緩慢,剛開始會有一點不習慣,現在卻很珍惜這邊安逸的環境,這座城市有它自己獨特的魅力。”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在邊姐身上 ,你看不到因為地域遠近而產生的隔閡,去哪兒生活對她來說似乎都不成問題,距離也沒有成為她和家人的阻礙。這在同年齡段的女性身上,並不常見。

“我覺得我就是一棵小草,飄到哪兒都能肆意生長。”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閒不住的時候,她就經常坐在店門口喝喝下午茶,演奏一下樂器,卻也意外成為了安泰河畔的一道風景。時而有路過的行人、遊客被她的琴聲所吸引。

而我,就是其中的那一個。

「2」

“很多年輕人跟我說,

我老了也要做像你這樣的人”

只要有邊姐在店裡,店內外的鮮花便未曾間斷。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每週換一次鮮花,要不了多少錢,卻能讓我的心情變好,何樂而不為?”用她的話來說,這就是你自己對生活的一個投射,包括彈琴,也僅僅是一種愉悅自己的生活態度,不摻雜那些譁眾取寵的成分。

“其實我的手風琴已經丟了20年左右,之前工作太忙,根本沒有時間去彈,現在到了這裡,感覺有自己的時間了,就開始重新撿起來,也算是一種對生活的享受吧。”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說起手風琴,在邊姐的回憶裡,手風琴老師對她現在的生活有著莫大的影響。

“他真的非常熱愛生活,除了教會我彈琴外,他的生活態度對我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現在,老師已經79歲了,但他的生活態度依然被邊姐視作榜樣。“舉個很普通的例子吧,在搬家的時候,他的新沙發離牆只有2-3釐米這麼小的距離,他也一定堅持更換,一點不馬虎。他從年輕時就是這麼一個人,很龜毛,但對生活絕不得過且過。”

“他真正教會我的是,不管自己什麼身份、什麼年齡,都絕對不要應付生活。“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邊姐與老師及家人的合影。

早在邊姐還在自己做生意的時候,即便每天5點起床,一直連軸轉忙到晚上12點,她對生活的要求也沒有放鬆過。

“年紀大了也不能放棄自己呀,出門之前多看看鏡子,看得過去就出門,看不過去就一定得回去再收拾收拾。”

這股對生活較真的勁兒,似乎已經融入了她的日常。

翻看邊姐的朋友圈,與大部分叔叔阿姨不同的是,家庭、孩子並不是她唯一的快樂源泉,更多的是自己在天南海北留下的足跡,似乎比年輕人更能洞察藏在生活細節中的快樂。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但這樣一個日常總是上滿發條的人,其實並不認同終日為工作奔忙的生活。”歸根結底,工作的意義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舒適。在工作上有拼勁是個好事,但我不贊同為此犧牲自己的生活。” 邊姐邊說邊為我斟上了茶。

“今年我和幾個閨蜜都快60歲了,我們打算一起去馬爾代夫走一走,去好好享受現在平淡的生活。世界上有很多東西等著我們去看見,去發現,去感受,去認可,親臨現場和你通過媒介感受到的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平時還是多出去走走。”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現在的她,還是經常去影院看看新片,也時常和年輕人一起去聽聽演唱會。“我確實一點也不拒絕年輕的人事物,我覺得年齡是一方面,但它不是所有,最主要還是取決於心理年齡的大小。”

對於同齡的叔叔阿姨們來說,他們可以欣賞一些比較張揚高調的美麗,但是他們自己是不敢嘗試的。但邊姐做到了,還做得非常自在。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歸根結底,還是自己對自己有要求,我一直對自己這樣講。”邊姐說,“很多年輕人跟我講,我老了也要做一個像你這樣的人。”

不將就誰都會說,真正做到的人寥寥。

「3」

花甲之年,我還能談情說愛

而邊姐的不將就,也全然體現在了她的愛情觀當中。

談到這些,她又給我斟上了一杯茶,發笑的時候,眼角的射線更顯出笑容的深度,那一刻,讓我覺得衰老也並不那麼可怕,歲月除了變成皺紋或許還是時光的饋贈。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我單身很多年了,孩子上大學那年,我和先生就分開了。”

每個人對愛情的想法都不同,比如邊姐,年輕的時候堅決不能容忍感情存在任何雜質。“我不想勉強過那種兩個人貌合神離的生活,如果感情裡自己付出那麼多,最後也未必有好的結果,那確實太令人感傷了。“

在女兒考上大學的那年,她放棄了婚姻裡的一切,從頭開始。而等到孩子成家以後,她又毅然離開老家太原,來到深圳做回自己。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到現在,依然有很多人羨慕她這樣自由自在。

“世俗的觀念裡,有家庭才是幸福的唯一標準,但我不管外人怎麼看,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離開了互相羈絆的婚姻以後,我覺得自己過得更精彩了。”邊姐對我說,眼神中沒有一絲閃爍,“婚姻還是要有一個和你一起攜手進步的人,如果兩個人分開感覺更好的話,那為什麼不呢?“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比起小姑娘們對單身的焦慮,邊姐似乎已然可以安然地享受這樣一個狀態。

不需要任何的口號與形式,“獨立”這樣一種特質早已經融進了她的生活。“像我現在這個年齡,我希望找到的是一個在生活和思想上能與我相符的人,物質上的條件我已經能夠自給自足,需要的只是精神上的共鳴。“

每到那些年輕人談情說愛的節日,邊姐也會收到鮮花,收到甜蜜的禮物,當然也有很多人勸她找個老伴,你要相信,催婚這件令人糟心的事,在任何一個年齡段都難以避免。

”但我不需要人陪伴,我需要的只是愛情。如果沒有這種感覺,我一個人過就已經足夠開心。你說兩個人在一起老了就要作伴兒嗎?我不承認,我覺得老了我也一樣需要戀愛的感覺。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歷盡大半輩子後的她,依然相信愛,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酷的事情。

「4」

接近60,她依然在奔跑

導師曾經說過一句話,讓邊姐記憶猶新。“他說你得把自己這一生要做的一百件事情寫在紙上,然後一個個去完成,不然你的人生可能就這麼碌碌無為地過去了。”

在我們的童年時期,理想蔓延在生活的每個角落,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們去了哪裡?我們不得而知。成年以後,我們的生活往往會陷入瓶頸,大部分人所追求的”穩定“,在某種意義上也讓我們停止了繼續奔跑的動力,而在這個問題中,女性尤甚。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身邊很多姑娘們確實太早放棄自己了,這讓我覺得非常可惜。很多女生在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後,會不自主地以家庭為重,優先考慮到老公,考慮到孩子,最後才想到自己。我並沒有說這不好,但在我看來,這個邏輯未必正確。”

身處於人生四分之一危機的我,也忍不住和邊姐討論起初老給廣大年輕姑娘們帶來的影響,包括外在,包括內心。

“每個年齡段都有它自己的光采,30-40歲的女人有她成熟的一面,70-80歲的女人也有她們自己的美感,這些美不會因為你頭髮花白,臉上有皺紋就失去神采。就比如我的白髮,我不曾試圖去掩蓋他,我快60歲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時光的印記。”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而跑步一直是邊姐常年堅持的一項運動,每天早晨在三坊七巷或是西湖步道,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得閒的時候,她還會去健身房裡刷刷有氧,擼擼鐵,這麼多年來,她對自己的要求似乎從來沒有鬆懈過,很難想象六旬過後的自己,要如何對生活還保有如此高昂的熱情。(誒,角落裡得健身卡好像已經落灰了......)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很多年輕人羨慕邊姐的好身材,在這個年紀依然能把旗袍和西裝穿出風韻。當然,天上是不會掉肌肉的,每天雷打不動地鍛鍊才是她身材不敗的源泉。

你看,時間對那些不放棄自己的人,似乎格外地仁慈。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在我看來,少女感從來不是對抗地心引力、把照片P得沒有一條細紋,而是梨渦淺笑,眼睛裡有光。但能無懼歲月的挑戰,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

這讓我想起影迷曾經對張艾嘉的一句形容:“你無法找到合適的詞句組織起來去描述這樣一個女人的大半生,別評價了,欣賞吧。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END-

她是安泰河畔,拉著手風琴的少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