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耳鳴不治,小心耳聾找上門!

「提醒」耳鸣不治,小心耳聋找上门!

眼、耳、口、鼻,是人面部的四大器官。很多人眼睛、鼻子不舒服想著去找醫生看,但是這耳朵不適卻少有人重視。

據統計,我國聽力障礙人數高達2057萬,其中兒童患者約為200萬人,7歲以下兒童約80萬。此外,聽力障礙者數量還以每年2-4萬的速度遞增。

「提醒」耳鸣不治,小心耳聋找上门!

耳朵有問題,除了影響正常交流外,有可能還會引起中耳炎、耳聾、耳鳴等疾病

除了先天的遺傳性耳疾,錯誤用藥、過度焦慮、耳內發炎、經常戴耳機、噪音環境等都可能導致耳聾。

耳鳴,可能是多種疾病的前兆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感受到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噪音。引起耳鳴的原因有很多,一些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因為動脈硬化也會出現耳鳴的症狀。

「提醒」耳鸣不治,小心耳聋找上门!

另外,從中醫角度來講 ,脾胃不合也可引起耳鳴。

小貼士:有些疾病的早期僅有耳鳴症狀,所以突然出現耳鳴,建議及早到醫院就診,查明引起耳鳴的原因。

中耳炎也會引起生命危險

中耳炎分為化膿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一般多見於孩子,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另外鼻咽癌也會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提醒」耳鸣不治,小心耳聋找上门!

而化膿性中耳炎就是因為沒有積極治療,逐漸轉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造成骨膜穿孔,影響了聽力,其發病率也比較高。

有些人患了中耳炎不去看,延誤病情導致中耳膽脂瘤。雖然這種病的發病率不高,但是一定要重視,一旦忽視可能引起生命危險。

老年人多交流有助耳部健康

調查顯示,我國30%以上的老年人有聽力障礙,需要康復服務和幫助,但是很多老年人卻認為聽力不好是因為年老的現象。

老年人聽力不好,就會造成交流困難,久而久之就會遠離人群,越發孤獨。

「提醒」耳鸣不治,小心耳聋找上门!

而且,老年人在家看電視,不經常出去交流,血脈不暢通,也會引起內耳栓塞,從而引起內耳供血不循環,往往聽力就會受到明顯影響。

因此,建議老年人多增加戶外活動,多與人交流,心情好了,血脈暢通,精神狀態就會好。

戴耳機掌握60-60原則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但是時間太長也會對耳部健康產生影響。聽MP3掌握60-60原則,這個保護聽力的方法是被國際公認的。

「提醒」耳鸣不治,小心耳聋找上门!

什麼是60-60原則呢?就是說,用耳機聽音樂的時候,音量一定要低於最大音量的60%,不間斷地聽音樂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

另外,頭戴式耳機比較好,在嘈雜的環境中不要使用耳機聽音樂。對於那些必須工作或者生活在充滿噪音的環境的人,可以通過戴防護耳塞來起到阻隔一些噪音的作用。

「提醒」耳鸣不治,小心耳聋找上门!

不要頻繁掏耳朵

生活中不少人喜歡時不時地掏掏耳朵,對此,我們給出的建議是:別頻繁掏。

另外,在掏耳朵的時候,用棉棒比較合適,輕輕在外耳道口旋轉,讓耳朵往下,自行把耳蠶排出,不要用指甲、卡子這類尖銳的東西挖耳朵,一般每週一次就可以。

編輯:張敬 校審:劉致國 主編:鄭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