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功近利的光想著培養孩子各種能力,不遵循這一點,你教育不好

我們知道很多成年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都喜歡畏首畏尾,不喜歡向前衝,究其原因就是在他成長過程當中需要父母培養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時候,沒有培養到位。父母沒有遵循“孩子的各個成長階段,要滿足不同的需求”這一教育邏輯所留下來的後遺症。

而孩子在六歲之前的成長階段裡面,當然也是需要我們家長教會他一些跟社會接觸的能力的,而社交能力也包含了他的整個的規則的形成。為什麼社交跟規則聯通在一起,因為這個社會就有它的通行規則。

別急功近利的光想著培養孩子各種能力,不遵循這一點,你教育不好

如果孩子在家裡面我們沒有給他培養一些基本的規矩,文明習慣,如吃飯前不洗手、吃個飯吧嗒嘴、話特別多、又是邊吃飯邊玩別的東西……這種習慣一旦形成,他成年之後談異性朋友也好,交朋友也好,只要是在團體組織當中,都不會招人喜歡,就會被別人排斥。

那麼這種習慣他會一直帶在身上,直到他被別人來回提醒自己覺醒之後,想改變才會有所改變,而且這個轉變的過程也非常痛苦,那麼他為什麼會養成諸多的不好的習慣?這是他該養成習慣的時候,該學會跟外界接觸的時候,我們家長沒有滿足他這個需要,這也是孩子的一個需求點。

別急功近利的光想著培養孩子各種能力,不遵循這一點,你教育不好

我們家長想一想,我們的孩子到底缺什麼不缺,有沒有這些習慣,有沒有這些毛病。無論你的孩子現在教育的水準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無論他所處的年齡階段是怎樣的,那麼你都需要記住這樣一句話:如果孩子每個階段的需要,沒有被滿足,他就會一直缺失,直到他覺醒,否則的話他很難在他人生道路上也不自覺的就滿足到了,這很難做到的,這點家長一定要清楚,如果我們沒有給他,他會帶在身上一直是缺失的。

別急功近利的光想著培養孩子各種能力,不遵循這一點,你教育不好

但現在很多人心靈不完整,每一個人幾乎都有這樣的問題。包括我們成年人,你可以想想你成長過程當中缺失了什麼,其實都是我們父母沒有培養到位,那我們作為父母的時候,在對待我們自己孩子的時候還要這樣繼續下去嗎?

所以說這一點一定要想明白,不要光想著教孩子這個能力,那個能力,光想著急功近利地培養孩子各種能力,連“父母要滿足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需求。”這一教育邏輯都不遵循的話,你培養不好。你即使培養出來,早晚也會出問題。

別急功近利的光想著培養孩子各種能力,不遵循這一點,你教育不好

為什麼孩子在成長的各個階段裡總會有一些缺失?為什麼他們需要不會得到滿足?他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我們作為家長的時候總是按照自己的需要,要求孩子。

我們自己想象一下,在培養孩子的時候,有沒有不自覺的又在想當然的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了?比如有的家長就會說:“我覺得這樣好,我覺得他就應該學鋼琴,我覺得他這個階段就應該聽話。”

別急功近利的光想著培養孩子各種能力,不遵循這一點,你教育不好

你有沒有這樣想過,你有沒有想過孩子需要什麼?有沒有考慮過這個成長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應該是什麼?有沒有聽孩子說?有沒有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

我們需要認真思考一下,我們真的瞭解我們的孩子現階段的需要是什麼嗎?那是我們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我們要去思考一下!時間關係,在後續文章中會陸續跟大家分享,孩子各個年齡段的成長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