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强管控 南红资源稀缺性凸显

政府加强管控 南红资源稀缺性凸显

四川凉山当地媒体对南红盗采整治的新闻报道

南红目前呈现出贵的市场局面,除前面文章所说的,还有政策因素所致,也可以说是市场不完善的原因所致。

过快的发展,在四川南红的源头,四川美姑县各南红矿区,出现大量盗采南红的现象,曾有新闻报道称“3万多人同时在山坡上盗采玛瑙”,而二〇一四年八月份,央视等中央媒体对南红釆挖带来的生态破坏进行报道,云南、四川各地方政府对南红矿区的管控进一步加强,态势上也更为严厉。

这样的结果就是西昌南红市场原料出现短缺,南红价格也应声上涨。

二〇一七年春节结束后,西昌南红市场价格也总体上扬,在《南红之谜》拍摄期间,无论是南红桥还是早市市场,合伙购买原石或者直接是抢购原石的场面经常上演,甚至因抢南红原石而发上争吵、打架的情况。

在和田玉、翡翠市场,人们合伙购买原石,大多是因为原石价格过高,需要的资金成本较大,同时也可以减少风险。在西昌市场合伙购买南红,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南红原石供应,只能合伙购买赚钱。足见西昌南红市场原材料供应的短缺。

在我采访的人中,出版过《南红玛瑙沉思录》等多部南红研究专著的韩龙,对这样的现象做出过深刻的分析。韩龙认为,在南红产业发展的初期,市场上原材料的紧缺和供给不足,对于南红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原材料供给不足,南红价格势必上涨,而在市场尚未成熟起来的时期,南红价格涨幅过快,会把一些对南红感兴趣,或者想进入南红的投资者、收藏家、玩家挡在门外。

而从南红收藏的角度来说,过快的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接受度和购买意愿降低,则收藏的氛围和群众基础就会减少,作为花大价钱收藏顶级南红的藏家来说,他无法矗立在南红收藏的金字塔塔尖,收藏的价值和地位无法凸显,这对于收藏市场的培育也是不利的。

政府加强管控 南红资源稀缺性凸显

西昌南红市场,好的南红原石出现在市场便会吸引人围观

从绿松石的发展和研究来看,韩龙给出的建议还是希望南红产区的地方政府,对南红矿产资源进行拍卖,以市场的资源和力量,在平衡好生态、扶贫、市场的关系中,确保南红市场在发展初期有足够量的南红原材料进入市场,满足市场的需求。

南红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来源于资本市场和同类玉石市场的助推。在二〇〇八年之后,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社会闲置资金,股市地产等行业所赚取的利润,也在玉石产业的发展上体现出来,很多非理性的投资者和资金,也在其间进入翡翠、和田玉、南红等玉石市场。同期比较翡翠、和田玉,南红市场可谓一片蓝海。在翡翠、和田玉市场难以获得增长机会,或者门槛过高的情况下,很多在翡翠、和田玉市场中赚到钱的商人,或者谋求新的玉石产业发展的,他们将资金和眼睛投向了南红这块处女地。

回顾南红的发展,从西昌的南红市场开始,到广东、云南翡翠市场的源头,以及江苏、北京、上海等市场,对于南红从业者,其实他们并不希望南红走曾经翡翠、和田玉的路子,更不希望南红去走黄龙玉走过的路。因为很多今天的南红从业者,也是曾经从事翡翠、和田玉、黄龙玉出身的。他们知道过快的发展或者没有足够时间的等待,如酿酒一样,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好。阶段性的增长,每年有几个点的百分比增长,不是翻几倍、几十倍、上百倍的疯涨。

政府加强管控 南红资源稀缺性凸显

云南保山,东山水寨乡关于南红盗采的警示牌

很多经历过翡翠、和田玉疯涨期的珠宝玉石从业者,现在回忆起来都倍感惊讶。但过快的价格上涨,导致的结果就是,到二〇一三年之后,翡翠与和田玉涨到面粉比面包贵——原材料贵过成品,成品市场呈现两极分化,高价位的成品价格高高在上有价无市,问得多成交的少,原料切开或者雕刻后卖价还不及原石的价格,很多原石商只能捂石待售。而对于黄龙玉过快的市场运作和本身材料的局限性,最终走向翡翠与和田玉相反的方向,大量成品成为库存。

所以,很多南红从业者内心渴望的,还是将南红作为自己毕生的职业和选择,与一个行业伴随到老。让南红的价格和价值,在时间的慢慢堆积下,通过不断的普及和推广,获得一个理性和持续的增值。

以此角度去回顾因为媒体曝光,而导致政府严厉管控南红釆挖的现象,或许另一层面的思考,一定程度来说,也是保护了市场。如果在二〇一三年之后到今天,那段时间依旧是无序的釆挖,抛开生态环境影响,可能就是大量的南红涌入市场,今天南红市场面临的可能不是原料稀缺,而是去库存。

购买书籍

1、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 南红购买。

2、在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中,点击 购买书籍获取购买方式。

3、联系南红之谜客服或工作人员购买。

政府加强管控 南红资源稀缺性凸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