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才不遇的唐代詩人,用一首22字的短詩,寫出無盡的孤獨和淒涼

古代才華橫溢之人比比皆是,並非所有才子都能金榜題名,仕途暢通無阻者更是少之又少,懷才不遇者卻很常見,就連李白、杜甫也是如此。唐朝初年詩人陳子昂,稱得上才氣逼人,位列“仙宗十友”之內,其他九人也都是大咖級別的文人,比如王維、孟浩然和李白。

懷才不遇的唐代詩人,用一首22字的短詩,寫出無盡的孤獨和淒涼

陳子昂少年時期不喜歡讀書,崇拜那些行俠仗義的俠客,夢想有一天成為大俠,並拜師學習劍術,沒想過有朝一日中進士,史書稱他“年十七、八,尚不知書”。後來,他意識到以前的所作所為被人瞧不起,從此開始奮發圖強,憑藉過人天賦和努力,學識突飛猛進,二十四歲考中進士。

入朝為官之後,陳子昂一直保持耿直的性格,從不阿諛奉承,起初武則天對他還算器重,提拔他為右拾遺。雖然只是八品小官,卻給了陳子昂機會和信心,認為自己可以一展抱負,不畏權貴敢於直諫,其膽識令人欽佩。然而好景不長,陳子昂得罪了武則天,差點丟掉性命,被流放到邊塞充軍。

懷才不遇的唐代詩人,用一首22字的短詩,寫出無盡的孤獨和淒涼

仕途上的不如意,讓陳子昂心灰意冷,又找不到傾訴的知己。儘管陳子昂之後被重新啟用,卻始終得不到重用,此等心情常人無法理解,三十八歲時辭去官職,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三年後被權臣武三思無誣陷致死。陳子昂一生共留下上百首詩,其中這首22字的短詩,寫出內心無盡的孤獨和淒涼。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此處的“古人”,指的是堯舜禹那樣的賢明君王,或者唐太宗那樣任人唯賢的皇帝,其實他所表達的意思很明確,對生不逢時的感嘆。若能遇到英明的帝王,以陳子昂的才學和人品,肯定會被重用,對於朝廷和他本人來說,都是莫大的幸事。

懷才不遇的唐代詩人,用一首22字的短詩,寫出無盡的孤獨和淒涼

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是陳子昂進一步感慨,縱觀廣袤無垠的天地之間,彷彿容不下他陳子昂一人,滿腹經綸卻只能孤芳自賞。最後一句“獨愴然而涕下”直抒胸臆,獨自發出悲哀的嘆息,默默承受著孤獨,進而流下傷心的淚水,孤獨之情難以掩飾,淒涼之感油然而生。

懷才不遇的唐代詩人,用一首22字的短詩,寫出無盡的孤獨和淒涼

此詩雖短,卻堪稱千古名作,唯有陳子昂這般經歷之人,才能創作出如此詩歌,其遭遇也令人惋惜。這種孤獨,跟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優點相似,意境上又有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