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丨货币只是一种记账方式?


232丨货币只是一种记账方式?

香帅

232丨货币只是一种记账方式?

你好,欢迎来到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昨天的课程里我跟你讲到,比特币是一种数字加密货币,它和传统的货币最显著的不同就是,它的发行、流通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中央机构,而是由所有参与者的共识共建而成的。这个特征就使得比特币被称为“现行货币的挑战者”。

所以,在昨天课程的最后,我提了一个问题,现行货币不是好好的吗?比特币的开发者,也就是一群“网络朋克”们,他们为什么要创造比特币这样一种数字加密货币呢?

其实这个问题牵涉到比特币一个特别本质的属性,叫分布式记账。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比特币的这个属性。之后我想你对比特币会有一个更加精准的认识。

那什么叫做分布式记账呢?听上去,这是一个挺抽象的概念。不要紧,我们还是从一个故事讲起。

一、石头货币

当代最著名的货币专家弗里德曼,在一篇论文中讲述过一种奇特的石头货币,这个石头货币是在雅浦岛,也就是太平洋上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发现的。这个岛上世代居住着一群土著人,而且这个岛上是没有金属资源的,也就是你没有办法铸造金属货币。一些土著探险家们就发现了,在离他们岛400英里之外的另外一个小岛,叫帕劳岛。这个岛上有一种特别稀罕的石灰岩,他们就把这些石灰岩给采了下来,打磨成一个中间空,外面圆环的形状。然后,把它用木筏运回来当货币。

这个石头的大小就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而且用这个石头交易的时候,都是两两交易,双方决定要多少钱,然后用多大的石币进行付费。

但这时候就产生一个问题了,比如说你们家里有一块大石币,你要从隔壁买一只鸡,大概相当于花了1%个石币的价值,那怎么办呢?很简单,隔壁的这个卖家,在你家,也就是买家的石币上做个记号,证明你这1%的石币已经归属于隔壁了,尽管这个石币还放在你家里。

好,这还不是最稀奇的。更有意思的事情是,这个岛上有一个公认的首富家庭,这个家庭里拥有一块超级巨大的石币。但奇怪的是,这个石币从来没有人见过,包括这个首富自己家里的人。为什么呢?原来,这家人的祖先出海探险的时候,在当时的帕劳岛上挖掘到了一块超级无敌巨大的石灰岩,然后把它制成了石币运回家。结果在路上的时候碰到了大风暴,不得不扔掉石币逃命。然后,那块石币也就沉没在海底了。

但是这不要紧,回村以后,所有的探险队的队员都替这个人作证,证明他拥有一个非常罕见的大石币。这相当于在部落里面公开确认了这个人拥有这块石头。从此之后,代代相传,这个家里的人就都拥有了这笔巨大的财富。

故事讲完了,从故事里你会得到什么启示呢?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推演出关于货币的两个基础特征,总结出关于这个石头货币的一个独特之处。

第一,从这个故事里你会发现,货币其实是一种关于价值的共识,而货币的流通就是一种记账方式而已。

比如说这个石币的价值,包括那个首富家里的财富,就是通过大家的共识而形成的,货币的流通不过就是在不同石币上的账目记录而已。

不单单石币是这样的,你再想想咱们自己口袋里的人民币,其实也是一样的。人民币的价值来自哪里?来自大家的认可。所以,当你的信心往上走,货币就升值,信心往下走,货币就贬值。

那它的流通意味着什么呢?它的流通有一块你看不见的地方在哪里?它是从央行到各个银行,到全社会各个单位,包括我们家庭的账目的变化而已。

第二,既然货币是一种关于价值的共识,那为了取得这个共识,这个价值必须是稳定的。

比如说像金银、贵金属,还有这个石灰岩,都是用稀缺来保证它们价值的稳定性。

现代的主权信用货币,比如人民币、美元,是怎么来保证价值稳定的呢?靠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增长,还有相应的货币制度。

好了,这是关于货币的两个基础特征。很明显,石头货币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

但是,石头货币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独特之处,和我们平时认知中的货币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今天我们的主角——分布式记账。而这个特征正是石头货币和比特币最根本的相似点。

二、分布式账本

你先想一下,平时认知中的货币包括哪些?除了人民币以外,无非是美金、英镑、日元这些。那围绕着这些货币的共识是怎么形成的?是围绕着主权国家形成的,对不对?是先有美利坚合众国的概念,才有了美金的概念;是因为大家相信这个主权国家,才相信它发行的货币具有价值。

所以,主权国家在这里是一个信用主体,货币是围绕着这个信用主体的共识,而货币的流通是以这个信用主体为核心的中心辐射型的记账。换句话说,关于我们现行货币的共识,是一种中心化的记账模式。这个中心就是主权国家,以及相应的金融监管机构,比如央行。

石头货币可不是这样子,还记得刚才故事里岛上居民银货两讫的方式,还有首富家里那个只存在于共同认知中的巨型石币吗?

仔细一想,你就会得到结论。第一,石头货币的价值共识是没有任何信用主体支持的,是由全体岛民来共同完成的。所以,这个价值的流转也不用经过任何中心化的账本,是点对点交易,分布式记账的。而这也是比特币的根本属性。

昨天的课程里,我告诉你,比特币有个叫区块链的核心技术,这个技术我们在后面还要重点讲。每个比特币的使用者都会是这个链上的一个节点。所以,比特币的发行和流通中的每一步都是要通过所有节点的认证和认可的。换句话说,比特币的所有账目,不是一个中枢机构来记录保存的,而是由所有的参与者同时记录和保存的,这就是分布式记账,也是比特币和现行货币最核心的本质区别。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想你已经恍然大悟了,原来货币不过是一种记账方式。不同的在于现行的货币是中心化的记账方式,而比特币是分布式的记账方式。

你是不是感到,其实,创造一种货币也没有那么难,对不对?其实这个想法很早之前很多人就有。

自从国家的主权货币产生以来,确实有不少人就认为,只要解决了价值共识,还有稀缺性等问题,谁都能创造货币。尤其是90年代之后,有一群网络朋克们,他们大多是特别典型的自由主义者,所以在他们的认知中,谁都可以创造货币,尤其是他们对于现行的货币体系非常不满,认为有两个重大缺陷。

第一,这种中心化的货币信用体系是不民主,不透明的。如果掌握权力的一方滥用权力,就会导致货币体系崩溃。

比如说一个国家滥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像委内瑞拉政府在几年之内制造了高达1000000%的通货膨胀,等于把老百姓的财富掠夺一空了。这些绝对的自由主义者认为,主权国家的信用主体是不可靠的。

第二,也是跟他们这种自由的理念相违背。因为现在的社会大多是一个无现金社会,对不对?我们国内比较流行的是移动支付。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用的大多是信用卡。像网上或者说电子支付,导致我们的个人隐私一点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资金动向都在中心账本上。比如说央行、银行体系里,我们的资金动向是随时可以查验到的。但我们却对它一无所知。

所以,这些网络朋克们认为,这个现行的货币制度是有重大缺陷的。基于这种缺陷,他们一直孜孜不倦地要寻找一种比现行的体系更优越的货币。这种货币要具备什么特点呢?

第一,要去中心化,要让货币这个账本是分布式的,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对这个货币的监督权和创造权。

第二,一定要匿名,让个人的隐私得到最大的保护。

这种努力从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但是,经过了几代人,一直到2008年的时候,有一个叫中本聪的人吸收了很多前人的成果,然后就设计了一种去中心化的,点对点交易的,分布式记账的虚拟数字货币——比特币。

比特币的出现,就好像是很接近网络朋克们梦寐以求的“民主货币”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比特币的这种分布式记账的模式,打破了我们人类社会已经形成千年的主权货币的概念,所以,它在全球一时激起了千层浪。

比特币有很多狂热的追随者们,他们认为这是人类信用历史的创世纪。同样,它也有很多反对者,反对者认为它是秩序的破坏者,而且它是匿名的,不太好追踪,所以一定会助长网络犯罪这些行为。

好,那比特币到底是福音还是诅咒呢?它真的能解决传统货币存在的问题吗?下堂课里面,我要继续给你讲解。

今日概要:

划重点

1.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特征:一方面它们是一种人们关于价值的共识,而这种共识一定是基于某个物品的稳定价值而形成的。另一方面,货币的流转过程是一个记账的过程。 2.这种数字加密货币最革命性的地方就在于,使用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的方法——区块链技术。这个技术基础上的价值共识,是由所有人共同形成的。我们对于主权货币的认知,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