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職場人的忠告:這4種思維陷阱,正在拖垮你!

生活中,絕大多數問題和煩惱,其實都不是源於外界,而是源於我們的認知。

比如說,你在工作上表現很不錯,領導也很讚賞你。然後有一次你工作上出現了失誤,你心裡就會想,領導是不是不認可我了?會不會對我失望了?內心戲十足。這就是我們自己得想法,自己的一種認知。

外界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我們如何認知它們,它們在我們的「心智世界」中,產生什麼樣的反應,這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如何應對世界的複雜性?一套高效的自救指南”中所說:我們對外界的認知,永遠都會隔著一層「透鏡模型」,它會將外界的事物進行扭曲,投射到我們的心智世界中,重新構建出我們的「認知」。

日常生活中,能夠全面、客觀去認知外界刺激的情況,非常非常少。絕大多數人,都會在長期根植於成長環境和思維慣性的「信念」影響下,產生消極、負面的認知障礙,導向焦慮、壓力和負面情緒。

這些,就是我們常見的「思維陷阱」。

能否擺脫情緒和信念的主宰,跳出「思維陷阱」,讓理性掌控大腦,就是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標誌。

那麼,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見的思維陷阱呢?又有什麼方法,能夠有效地規避和跳出這些陷阱呢?

給職場人的忠告:這4種思維陷阱,正在拖垮你!

1

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和自我貶低,或許是所有思維陷阱中,最常見,也最具破壞力的一種。

為什麼呢?因為自我貶低往往導向的是不自信,從而降低表現,進一步導致更強烈的不自信 —— 這會產生一個負面循環。

長此以往,會產生什麼結果呢?

你會不斷地告訴自己「我不行」「我不合適」「我做得不好」—— 從而,慢慢的,你就真的裹足不前,實現了自我預言。

有意思的是,跟大眾認為的不同,自我批判在絕大多數人身上都普遍存在,只不過是程度差別罷了。

舉個例子:今年9月發表在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缺陷,放大自己的不足,低估別人對自己的「喜愛程度」。這就叫做「the liking gap」。

研究發現:當要求參與者對自己的社交表現作出評價時,他們往往會聚焦那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並告訴自己「要是我能表現得再好一點就好了」,從而嚴重影響對於社交結果的評判。

然而實際呢?更大規模的調研結果表明:社交的另一方,可能根本不在意這些細節 —— 同樣,他們更關注的也是自己。

我們的大腦中,都有一個開關,叫做「自省」。它能保證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能有效地規訓自身行為,以適應整個集體的規則,融入圈子。

但很多時候,這個開關有點過於靈敏了 —— 尤其是在我們重視的場合,它會不斷地打開,不斷地激發我們的自我批判行為。

那麼,如何規避「自我批判」的陷阱呢?

有一個方法,是提醒和強調自己的存在價值,從而跟自我批判對沖。

例如:回憶自己表現出色的情景,回憶別人對自己的感謝、讚揚、肯定,回想自己作出的成就和貢獻(哪怕很微小)。可以的話,用筆在紙上一條條列出來。這有助於我們走出「自我批判」的低谷。

當然,這只是一個開始。當你恢復情緒之後,最好跟對方進行直截了當的溝通,講清楚自己的想法、憂慮跟焦慮。

你會發現,絕大多數時候,生活都沒有你想的那麼殘酷。

給職場人的忠告:這4種思維陷阱,正在拖垮你!

2

災難性思維

什麼是災難性思維?簡單來說,就是對尚未發生的事情,懷著一種不確定、不可控的擔憂,擔憂它會一直惡化和變壞,並隨著時間推移日漸加重。

舉個例子:

今年公司業績好像不太好,聽說明年大環境更差?那明年會不會連工資都發不了了?

他是不是不喜歡我?我該做些什麼呢?但會不會做得更多反而錯得更多?糾結……

它往往導向的是我們的老朋友:焦慮。

這種感覺你一定能夠體會:看著事物的發展,離你預期的水平,決絕的、不可避免地跌落。未來會怎麼樣?不知道,但看起來似乎會更糟,而你似乎束手無策,只能看著它發生,一步步把你心目中的大廈給摧毀。

這是一種對損失的厭惡、對不確定性的排斥,兩者協同產生的結果。

該怎麼擺脫呢?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

2)它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3)我能做些什麼來防止它發生?

4)如果它發生了,我能怎麼辦?

5)如果我失敗了,它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

接下來,問問自己:哪些因素屬於「關注圈」,你沒有辦法去幹預?哪些屬於「影響圈」,是你能夠努力去改變的?

把劃到「關注圈」裡的東西,清除出腦海,只關注「影響圈」,關注自己能做的事情 —— 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每做一件「能做的事情」,這個「最壞情況」發生的幾率就會降低1%,成功的幾率就會上升1%。

這樣,就能非常有效地,把壓力持續轉化為動力。

3

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往往是拖延症的源頭:你一直拖著不動手,是因為一動手,它就會破壞你對「完美」的幻想。

為什麼會產生完美主義呢?這跟自我認知是緊密相關的。在成長過程中,你對自己的認知和期望,被外界(朋友,家長,老師等)抬到了一個過高的水平,並長期固化下來。

為了維持這個水平,為了維護自己心中的「自我形象」,你就會排斥一切有可能「破壞自我形象」的行為發生。

這尤其在有一定天賦、又不是特別出色的人身上,會表現得尤為突出。

久而久之,你就會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切事情都要深思熟慮之後才敢行動。

這會持續給你造成壓力:言行,舉止,衣著,工作,作品,你都會要求它們具備高度的一致性,以維護自我形象。

如何走出完美主義的怪圈呢?有一個思維尤為重要,那就是將「固定思維」轉變為「成長思維」。

前者認為:一個人的能力和特質是不變的。他的成功與失敗,都是在「呈現」自己的能力。因此,持固定思維的人,會傾向於裹足不前 —— 他們害怕犯錯,因為犯錯就意味著他們能力不足,不能勝任。

但後者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持續成長的,每一次的失敗和犯錯,都是在強化自己:你又解鎖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面臨了一個全新的挑戰,獲得了全新的經驗。

在後者的人眼中,生活就是一場闖關打怪升級的遊戲:每一次接觸新東西,哪怕失敗了,也是在漲經驗值。

而什麼是自我?自我就是在一次次成功與失敗過後,所成長和積累起來的總和。

這也就是我一直所強調的:把一切東西,都看作是學習的機會。

不妨試一試,每次遇到新問題、新情景,都問自己幾句:

1、它跟我熟悉的領域有何不同?

2、我能從中學到什麼東西?

3、我如何檢驗和應用我學到的東西?

真正令人喜歡的,永遠不是完美無缺、不會犯錯的人 —— 這樣的人哪怕再光芒萬丈,也不是真實的,只不過是小心偽裝和塑造出來的「形象」。

沒有人喜歡和一個形象相處。我們喜歡的,是一個有血有肉,能夠看到成長的人。

給職場人的忠告:這4種思維陷阱,正在拖垮你!

4

自我標尺

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以自我為標尺,去衡量和評判外界事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在生活中,其實都不會去區分「喜不喜歡」和「好不好」—— 這本書好不好?好,因為我喜歡;這部電影好不好?不好,因為我不喜歡。

這其實是一種樸素而粗淺的思維。它導向的是什麼呢?無意義的爭吵和衝突。

說到底,「好不好」是一個客觀的問題,針對一本書、一部電影,它應該有一套普適的標準,比如:這部電影的邏輯是否合理,鏡頭運用如何,節奏如何,演員的演技如何,等等。基於這些共識,我們再去討論。

但「喜不喜歡」,則完全是一種私人的視角,它是沒有討論的價值的,也沒有意義。

同樣,當我們用到「應該」「必須」這些詞彙時,你有沒有想過:只是你認為「必須」,還是真的「必須」?

尤其是,當別人沒有按照你的「必須」去做時,你是會生氣、不滿,還是會靜下心來想一想,為什麼他沒有這樣做,他的出發點是什麼?

舉個例子:我和合夥人,在某些管理理念上,其實存在一些差異。像制定考核標準的時候,他傾向於制定KPI,規定自上而下的一整套考核體系,然後論功行賞。而我傾向於遵循OKR的原則,激發團隊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團隊能夠自發地運轉起來。

但這兩者有沒有哪一個一定比對方更好?有沒有一個人一定更正確?其實沒有。

原因只不過是我們的背景不同。他是技術出身,習慣了嚴謹、規範的體系;而我會更多考慮心理學的角度,希望大家目標一致,用熱情和興趣驅動。

​理解了這一點,要達成共識,其實就不是很困難 —— 只要抓住最深層的一致性就可以。

所以,如何破解「自我標尺」呢?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經常轉換視點,試著拋開你的背景、經歷、思維慣性,把一切放空,試著站在別人的視角出發,去思考問題。

像 Design Thinking 和產品開發中,都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叫做用戶思維。什麼意思呢?就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去思考:用戶會經歷什麼樣的流程?會有什麼樣的情緒波動?有有哪些想法和念頭?會遇到什麼障礙?會希望能實現什麼?

當然,這需要很強的共情能力。一個鍛鍊方式是,多跟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溝通,去理解他們是怎麼想的,去了解在他們的眼中,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這可以幫助你,走出自我中心,真正去看到這個世界的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