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被羞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這兩天的社交媒體,很熱鬧。

週一圍“喝助理奶茶”一波未平,蔣勁夫“承認家暴女友”事件又起。

一時間,群情激憤。

大家不知道,接下來把火力集中瞄準哪個明星,才會更合適一點。

其中有一條重大新聞,被所有人悄悄忽略:

2018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袁隆平榮獲未來科學大獎。

1

袁隆平,1930年生人,今年剛好88歲。

米壽之年,本該安度晚年,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但他偏偏不喜歡舒服。

他說:如果不從事水稻研究,那我的生活還有什麼意義?

如果你在盛夏去過湖南,就會知道那裡有多熱。

長沙,名列四大火爐之一。炎炎夏日,熱氣滾滾,就算在路邊打一個雞蛋都能被煎熟。

所有人都窩在家裡,吹著空調,吃著冰鎮西瓜,就連傻子也不會在這種時候出門。

除了袁隆平。

今年8月,已經88歲的袁隆平,又揹著所有人,悄悄下田了。

夏天正是稻穗生長的時節,他每天必須親自去試驗田查看,才能放心。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足蒸暑土氣的田間地頭,氣溫超過40攝氏度,中暑更是家常便飯。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袁隆平身邊,常備仁丹丸或者消涼片。

中暑了就吃幾顆,走累了就席地而坐歇一歇。

他皮膚黝黑,本來是黃種人,卻曬得比黑人還黑。

腿上全是在稻田穿梭後,被蚊蟲叮咬的痕跡。

身邊的人忍不住勸他,你已經是雜交水稻之父,國內頂級科學家,這種小事讓助手去做就可以了!

但是他卻對勸阻他的人說,只有下田最讓我快樂!

現在的他,仍然堅持每天早上五點起床。

六十年如一日,起來後就一頭紮在地頭工作,不工作到披星戴月,絕不回家。

多年來,他的工作強度並沒有因為年紀增長而削弱,反而不斷加強。

連跟著他學習的年輕人都叫苦不迭,他卻樂此不疲。

最近這幾年,他因為要去外國工作,很久沒在家裡過年了。

如果有一個詞語可以形容袁隆平的一生,那隻能是:

辛苦。

一入農學深似海,從此休息是路人。

袁隆平一生80%的時間,都是在農田度過的。

從意識到天然雄性不育稻的那天起,他就過上了猶如大海撈針的搜尋生活。

早年間,就連號稱最懂他的妻子,都忍不住質問他:

“你這樣長年累月地大海撈針,難道就不感到厭煩嗎?”

他回答妻子:

“只要能深入不懈地追究下去,我就可能成為第一個告訴世界這個秘密的人,讓無數中國人免於飢餓!”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1965年,袁隆平和妻子一起,花了兩年時間,通過對14000多稻穗的觀察和檢查,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

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1968年,袁隆平700多株不育秧苗被全部毀壞。他堅持不懈尋找了四天,終於在學校的廢井裡,找到了僅存的5根秧苗。

1970年,袁隆平帶領科研小組李必湖、尹華奇,去往海南島崖縣南江農場進行三季水稻實驗。

從此,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田間,過上了苦行僧般的試驗生活。

吃喝拉撒睡,不超過方圓五里。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衣服破了,就自己補一補。

頭髮長了,就請身邊的工作人員給他理一理。

如果你碰巧看過他的照片,就能很容易發現:

他臉上的斑比平常的老人多很多,看起來“不帥”。

可他卻不以為然。

那些在日光下暴曬的痕跡,何嘗不是他勤懇一生的光榮證明呢。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2

提到袁隆平這個名字,我想所有人都不會感到陌生。

不僅是因為很早以前,他就出現在我們的小學課本里。

還因為,這些年他研發出無數科研成果,為全人類做出了無可比擬的貢獻。

我從沒見過第二個這樣的人。

一件事堅持了一輩子,到老了還奔波在一線。

你們可以試想,自己88歲會在做什麼。

是不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每天就在小區裡曬曬太陽?

其實袁隆平又是何必。

光是雜交水稻解決了全人類吃飯問題這一點,就已經能拿出去吹一輩子了。

袁隆平再賣命,也是一介肉體凡軀,何嘗不會感覺到累。

但是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他不能退,也不會退。

小時候每每提起雜交水稻袁隆平,每個人都是掩飾不住的崇敬。

如果在飯桌上不小心灑了幾粒米,我媽都會說趕緊撿起來吃了,要對得起袁隆平爺爺的辛苦付出。

但誰能想到,短短十幾年,世道就變了。

以前被我們奉為英雄的袁隆平,身上竟然開始背起罵名。

甚至還有人,公然在網絡上號召大家“遺忘袁隆平”。

大家一邊吃著白米飯,一邊罵袁隆平垃圾。

以至於最近幾年,不管他做什麼,都會被罵得狗血淋頭。

就好像,連呼吸都是錯。

今年10月份,袁隆平因為買了兩臺華為手機,就被人詛咒暴斃。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這之前,還有人在網上指責袁隆平生活腐敗。

在家住豪宅,出行開豪車。

是的,袁隆平的確有一棟豪宅。

這是國家為了獎勵勤勤懇懇一輩子的科研人員,為他們特別準備的。

在袁隆平入住之前,豪宅長這樣。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袁隆平接手之後,豪宅變成了這樣。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一個“豪宅”,被袁隆平生生改成了科研室。

在他心裡,豪華的是科研成果,而不是房間裝飾。

去年,袁隆平就在這棟豪宅裡,帶著他的科研團隊,成功孕育出了海水種植耐鹽鹼水稻。

只靠這一項成果,我國一年可以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可以多養活2億中國人。

至於豪車,就更是無稽之談。

時間回到2008年,袁隆平只是在湖南車展上看了一眼奔馳車,就被貼上生活奢靡的標籤。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緊接著,就是網友不明真相一邊倒的謾罵。

“禍害!該死!死有餘辜的米賊”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以前,每每遇到他人誣陷的時候,袁隆平總是無奈地站出來澄清:

這完全曲解我的意思。

我並沒有說過這段文字。

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

現在,再次遇到網友的不明誣陷的時候,袁隆平沉默了。

他不理會,不解釋,不回應。

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和居心不良的揣測,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侮辱。

看似無形的網絡暴力,必將傷人於無形。

遲暮的英雄也累了。

高強度的勞作只是毀了他的身體,但輿論的謾罵才真的傷碎了他的心。

3

這次頒獎典禮,袁隆平因為身體不好,未能來到現場,只能通過視頻發表獲獎感言。

我還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我的心願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全球人民。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看著視頻裡年事已高的老爺子雙手顫巍,一字一頓說出自己兩個夢想的時候,一向淚點高的我,也忍不住淚目了。

筆直的腰背如今彎駝,矍鑠的精神如今多了幾分暗淡。

還有什麼比看到一代英雄即將謝幕,更讓人難過的事情呢?

從2010年開始,他被查出患有慢阻肺。

這種病的治癒率非常低,目前能早期被確診並接受規範治療的慢阻肺病人只有不到30%。

因為太熱衷於鑽研科研,袁老不想離開水稻。

為了多活幾年,多為人民做點貢獻,已經有63年煙齡的袁隆平,硬是憑藉毅力戒掉了煙。

但他畢竟已經88歲了啊,不再是那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這兩年身體早就不如從前。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前年《面對面》採訪袁隆平,他對著觀眾說:

我86歲了,身體不好了。

他終於服老了。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再也不固執強調自己是“8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態”。

現在出門,也安安分分坐在輪椅上,接受被人推著走了。

歲月不饒人。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有人一轉身,為國奉獻已是一生。

澤披九州,魔稻祖師。你就是當代神農。

不是過譽,你擔得起。

他的家人,朋友,同事,都心疼他的身體,在私底下勸他退休。

可老頭子脾氣倔得很:

我要在90歲前能夠實現雜交水稻大面積示範畝產1200公斤,向黨的100歲生日獻禮,這是我的一個願望。

愛國真心,日月可鑑。

這樣一位值得全世界尊敬的科學家,現在卻被居心叵測之人,號召遺忘。

而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真的給夠他應得的尊重了嗎?

似乎並沒有。

1994年以前,袁隆平曾經三次申報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果均落選。

表面看起來他享譽國際,但在國內連科學院院士都不是。

他嘴上不方便說,其實這一直是他內心深處的遺憾。

曾經有段時間,網上瘋傳袁隆平身家1008億。

這更是天大的笑話。

1981年,袁隆平因為秈型雜交水稻獲中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時,國家獎勵給他10萬獎金。

最後,因為還是計劃經濟,他只分得5000元。

1987年,袁隆平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年度科學獎,獎金1.5萬美元。

袁隆平悉數捐贈。

黑子們罵得最狠的隆平高科股票,袁隆平只是笑著說,他並沒有參與經營,700萬股不能拋售,所以無法變現。

他是精神首富,實際貧民。

作為一個科學家,他沒有財富,沒有職稱。

在家穿超市買的幾十塊的衣服,出門只坐經濟艙。

他有的只是一個雜交水稻之父的虛名和自己的兩個夢想。

僅此而已。

我幾乎沒見過任何一個自媒體公開讚揚袁隆平,但是卻有無數篇文章來質疑他,嘲諷他,辱罵他。

他們根本不懂科研或者水稻,但一旦出現“莫須有”的黑料,他們就像蒼蠅看見餐桌上的飯一樣,一哄而上。

袁隆平獨佔榮譽。

袁隆平根本沒有發明雜交水稻。

袁隆平害了十幾億人。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鼠雀之輩,口舌之行。

當一些人在逞口舌之快的時候,袁隆平作為被罵人在幹什麼?

他還在田間搞科研。

今年的10月16日,是第37個世界糧食日。

袁隆平的團隊對外宣佈了,海水稻研發所取得的最新階段性成果:

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再度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這是何等的功德!

我不知道,辱罵這個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和袁隆平這個名字聯繫在一起的。

我只知道,他應該成為更多人的精神領袖,告訴我們何為不忘初心,何為熱血和堅持。

他就是活著的傳奇。

一個在歷史書上看到的人,現在還在搞水稻。

在古代,這值得建廟封神!

可如今,太多人卻在試圖毀掉這位英雄。

是啊。

這個不愁溫飽的年代,我們確實不需要像袁隆平這樣的糧食英雄了。

大眾的關注點,都變成了流量明星,沒有人會再關注一個年近九十的老科學家。

可是,是郁達夫說過嗎?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隸之邦;

一個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則是不可救藥的生物之群!

難道一定要等老爺子走了,我們才去紀念,才去珍惜嗎?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袁隆平的世界顯得那麼的小,

小到只有他試驗田裡的水稻。

可他的夢想又是那麼大

“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

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他給予了千頃良田新生命

讓億萬人吃得飽一日三餐

他喚醒了萬間廣廈真用途

留取三尺臥榻,夢成萬千稻香

這就是一個88歲中國人的故事

埋頭苦幹,把一生浸在稻田裡;

宅心仁厚,把蒼生裝在心頭上!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袁隆平被羞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