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迷妹 落寞的结局 陈壁君的后半生

一生的迷妹 落寞的结局 陈壁君的后半生



上篇讲述到了陈璧君是汪精卫的“迷妹”,她一生忠于汪精卫,犹如汪精卫一生忠于她,不论是感情还是政治上,她都是他的忠实追随者。

随着抗战的接连失败,国土丧失。汪先生认为:中国国力逊于日本,加之派系林立,无法团结一致对外,抵抗下去很可能输个精光直到亡国。

他认为:中国不能硬拼,可以先投降保存有生力量,再找其他机会。而此时,日本由于战争赋税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以首相近卫文磨为代表主张:与中国和解。

一生的迷妹 落寞的结局 陈壁君的后半生


于是,汪与日本主和派暗中接触后达成了日本"不要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回军队”的协议,但他们要求汪离开重庆前往日占区的南京出任主席,这就是汪精卫的“投敌”。

汪精卫离开重庆后,日本立即发表了与其秘密订立的条约,但他们考虑到日本国民情绪,没有公布“两年内撤军"这一条,这对汪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然而更要命的还在后面,就在汪精卫按照计划到达越南后的几天,与其达成和解协议的近卫文磨被迫辞职了!他们之间签订的协议一下子灰飞烟灭了。汪进退两难,面对突然的变故,他选择了与日本周旋,“汉奸”之路不得不继续走下去。

一生的迷妹 落寞的结局 陈壁君的后半生


汪与日合作,果然遭致全国一众唾弃,只有陈璧君理解他,她相信汪的品行,支持汪在南京政府主席位上尽量维护中国权益,使得南京政府治下的民众生活水平高于其他区域。1944年,汪精卫病重前往日本医治,陈璧君一直陪伴左右,直到汪精卫病逝。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璧君作为“大汉奸"被捕审判,她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日寇侵略,国土沦丧,人民遭殃,这是蒋先生的责任,还是汪先生的责任?说汪先生卖国?重庆统治下的地区,由不得汪先生去卖。南京统治下的地区,是日本人的占领区,并无寸土是汪先生断送的,相反只有从敌人手中夺回权利,还有什么国可卖?汪先生创导和平运动,赤手收回沦陷区,如今完璧归还国家,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一生的迷妹 落寞的结局 陈壁君的后半生


她的一席话令法官和旁听者目瞪口呆,最后法庭判处她无期徒刑。陈璧君接到判决书时,她没有感激自己大难不死,而是慷慨激昂地说:“本人有受死的勇气,而无坐牢的耐性,所以希望法庭改判死刑! ”

待到国民党败走台湾时,蒋先生把陈璧君留在了大陆。1952年宋庆龄和何香凝去监狱探望陈璧君,并向上级请示免其罪过。经上级有关人员商议决定,只要陈璧君写一篇悔过书,承认汪有罪,即可释放出狱。但被陈璧君拒绝了,她说:汪精卫无罪,她宁可坐牢,也不承认汪有罪。1959年6月17日,陈璧君病死于狱中,享年68岁。

一生的迷妹 落寞的结局 陈壁君的后半生


有人说,汪先生”投敌”是陈璧君一手造成的,我们历来就有这样的传统,犹如烽火戏诸侯是因为褒姒、安史之乱是因为杨玉环、吴三桂降清是因为陈圆圆。这个时候,女子的力量似乎胜于千军万马,坚不可摧!

我想,在这件事上,我们大抵犯了与传统事件类似的错误,陈璧君从始至终都只是一个“迷妹”的形象,汪先生闹革命,她放弃小姐生活一-路追随;汪先生去做刺客,她执意冒险一同相伴;汪先生被捕入狱,她历经艰难救他出狱。

一生的迷妹 落寞的结局 陈壁君的后半生


为了爱情,她敢做、敢当;为了爱人,她敢说、敢为,她只是一-个直率、果断的女子。如果说有错,我想应该是在汪先生做出决定后,她没有及时加以阻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