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60歲還要外出打工,為啥農民這麼困?種地就沒有貢獻麼

60歲,這已是城鎮戶口的男性老人退休的年齡了。之後這些老人就可以拿著退休工資安享晚年,或者公園練練太極,散散步,或者小區樓下嘮嘮嗑下下棋,雖然退休工資各有高低,但基本的生活保障總是有的。如果學有所長,老有餘力的,還可以發揮下夕陽紅精神,或者做個兼職,或者來個退休返聘,賺取雙份工資。

但是農村老人到了60歲,就普遍沒有這麼輕鬆了,他們很多人還要背井離鄉外出辛苦打工。

農村老人60歲還要外出打工,為啥農民這麼困?種地就沒有貢獻麼

因為農村老人不像城裡退休老人那樣有上千元的退休金。即使有些村子的老人能領到養老金,也只有每月幾十元,頂多也就百來元。這點錢加上自己地裡種點糧種點菜,也能吃飽,但如果一生病就完全不夠花了。

60歲,對農村老人來說,還抵得上是大半個壯勞力,很多老人都想著在還能幹得動的時候多賺點錢用來防老,以免真到了七老八十干不動的時候,至少不至於挨餓受凍。

農村老人60歲還要外出打工,為啥農民這麼困?種地就沒有貢獻麼

再者,也許很多農村老人60歲之前所存的積蓄,因為兒子的一場婚事,彩禮、酒席、買車、買房,再加上七七八八的,已經盡數花房,甚至有可能還欠下了大筆債額。這筆債是不可能讓兒子背的,只要還幹得動,總要想法多賺點把債先還上。農村老人別無他法,靠地裡種點糧食肯定是還不上的,只有外出打工賺錢。等債還完了,那些自知指望不上兒女的農村人,只能再多賺點錢給自己防老。所以,別說農村60歲的老人還要外出打工,即使上了70歲,在外打點零工的老人也比比皆是。

農村老人60歲還要外出打工,為啥農民這麼困?種地就沒有貢獻麼

作為一個花甲之年的老人,即使是一輩子操勞慣了的農村老人,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輕鬆一點。如果家中經濟條件好,他們更願意待在家裡守著幾畝地,養上些雞鴨,可無奈的是現實不允許!農村老人大多都是活到老,做到老,這輩子都少有安逸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