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在南美大陸最後一塊殖民地法屬圭亞那為什麼不願意獨立?

法屬圭亞那,南美洲北海岸的地區、法國的海外省份,熱帶雨林氣候,面積8.6504萬平方公里,人口23.945萬,歐洲航天發射中心位於此地,因此聞名於世。

法國在南美大陸最後一塊殖民地法屬圭亞那為什麼不願意獨立?

法屬圭亞那國旗

法國在南美大陸最後一塊殖民地法屬圭亞那為什麼不願意獨立?

法屬圭亞那徽章

法國在南美大陸最後一塊殖民地法屬圭亞那為什麼不願意獨立?

法屬圭亞那是法國領土的一部分,由法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名義上不可稱之為殖民地,因此它也是歐洲聯盟的一部分,因此它與巴西及蘇里南的邊界是歐洲聯盟極西的邊界。與法國本土相同,法屬圭亞那的貨幣是歐元,主要居民為克里奧爾人,佔總人口的43%。政府駐地:卡宴,法屬圭亞那面積86504平方公里。

法屬圭亞那的原來的居民是加勒比人和阿拉瓦克印第安人。

1498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來到圭亞那的海岸。一百多年後荷蘭人開始在這裡殖民。

1604年法國開始侵入,建立居民點。後英國、荷蘭、法國和葡萄牙相互爭奪此地,直到1816年最後歸屬法國。

1946年法國宣佈法屬圭亞那為法國的“海外省”。從此以後,許多土著號召自治,儘管從法國獨立之恩惠只有5%,部分因法國的政府供應更多的津貼。從1947年開始法屬圭亞那擁有有限的自治權,從此該地區在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會有兩個議員席。1968年歐洲在庫魯建立了一個航天發射場,亞利安火箭在這個發射場發射。在庫魯,歐洲太空計劃,使法屬圭亞那的這個角落,變成了現代的世界,並吸引了一些人移居到此工作。

1977年成為法國的一個大區。糖和雨林木材成為了殖民地的經濟支柱。奴隸們從非洲帶了種植糖園的工作,儘管他們的成功被本地的印地安人的敵視和熱帶的疾病所限制。且在1848年的奴隸制度廢除以後,種植園的產量,從來無法配合法國的加勒比海殖民地,本地的工業幾乎崩潰了。在大約相同的時間,法國決定減少監獄的費用,將受刑人移民至圭亞那,貢獻殖民地的發展。約有70,000罪犯-包括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和亨利papillon charriere,在1852年和1939年之間到達。剛開始,許多流放的罪犯,沒能熬過了惡劣的環境,大部分都死於瘧疾和發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圭亞那仍然是罪犯的殖民地。

法屬圭亞那位於南美洲東北部赤道附近,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320公里。地勢北低南高,東南有600公里與巴西接壤,西與蘇里南毗鄰。沿海地勢低平,為寬16-48公里的沖積平原,多沼澤;內陸屬於圭亞那高原,多丘陵、河谷。東南有600公里與巴西接壤,西與蘇里南毗鄰,交界處的米塔拉卡峰海拔690米,為全境最高點。

河流眾多,主要有馬羅尼河、馬納河、奧亞波克河等,水量豐沛,多急流瀑布。地近赤道,屬熱帶雨林氣候。沿海地區年平均氣溫25-26℃,年降水量達3,500毫米。森林佔全境面積80%以上。有鋁土、金、鉭、鐵等礦藏。

獨立公投

2009年法方提議加勒比馬提尼克及法屬圭亞那公投,以決定中央政府是否應下放更多自治權。也就是說兩地的自治程度是否應與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相同。

新喀里多尼亞的民族陣線、保喀聯盟曾在1998年4月,同法國政府在首府努美阿達成協議,規定中央政府逐步向新喀里多尼亞移交教育、稅收、外貿、交通運輸等各方權力;並可在20142019年間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繼續留在法蘭西共和國內。

2010年初投票結果出爐,79%的馬提尼克人不支持當地政府獲取更多自治權,而70%的法屬圭亞那選民同樣選擇了“不”。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對此甚為滿意,認為它反映了馬提尼克及法屬圭亞那對現有地位的認可,證明了法國各行政區間的緊密團結。

法屬圭亞那經濟欠發達,雖然林業、漁業和旅遊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然大部製成品、食品及能源需要進口,且近年常遭高失業率和低工資等困擾,使其嚴重依賴法國中央政府的財政援助。所以並不是權力問題,而是經濟問題左右了公投結果。

法屬圭亞那在法國具有很高自治權,且每年都可以從法國政府獲取很大的經濟惠普,法國在經濟方面也給予很大的支持。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作為歐洲航天局的發射場,航天收入每年也給法屬圭亞那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