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環保為何25.86億元轉讓30億的應收賬款?要不回來了嗎?

價投相對論


觀點: 三聚環保轉讓應收賬款,並不是“要不回來”,而是把應收賬款作為融資標的,利用北京市海淀區國資中心和廣東省金控平臺的抒困政策,增強公司的流動性。

1. 三聚環保是北京市海淀區國資中心的重點抒困企業之一。

2018年6月份,三聚環保與海淀區國資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8年12月份,三聚環保正式收到增信批覆,海淀區國資中心將為三聚環保向金融機構轉讓應收賬款融資提供年度收益差額補足增信,並承諾收購金融機構無法收回的賬款。

簡單說來,海淀區國資中心為三聚環保的應收賬款融資提供了強擔保。

2. 應收賬款融資是較為常見而且容易操作的融資模式,而且十分符合2018年“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主旋律。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除銀行外,保理公司、地方金控平臺等也可以為企業提供應收賬款融資,滿足應收賬款確權等核心條件後,操作難度比較小,審批要求也相對寬容。

3.此例中的粵財信託是廣東省政府旗下粵財投資控股的信託平臺。在入冬後各地國資紛紛抒困的大背景下,粵財信託為三聚環保提供的應收賬款融資十分應景。

總之,三聚環保在擁有了海淀區國資中心的強擔保後,肯定會充分利用各項資源,改善公司流動性。


睿說資本


不一定是要不回來了,而是短期很難實現回收。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很多時候是企業為了擴大經營規模而採取賒賬或先建設後收款而留下的“手尾”,也是調節一家企業利潤的存在,但是這種款項不好收也是事實,往往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並存在不確定性因素。試想負債累累的樂視網也還有數十億元的大量應收賬款呢?

所以,對於一些急於回款的企業來說,折價出售應收賬款以實現快速回收資金也並非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尤其是像三聚環保這種前些年大力發展PPP項目的企業,雖然PPP模式成功給企業帶來的大量的訂單,豐厚了業績,但是卻也堆積了大量的應收賬款,這些應收賬款簡直就是一個潛在的暗雷,有成為壞賬的可能性。

三聚環保25.86億元轉讓30億的應收賬款也是如此。背後只能說明,三聚環保目前的資金鍊趨緊,但是又沒有把握能快速回收應收帳款,折價出售應收帳款給財務公司是無奈之舉,而如此一來的話,好比斷臂求生,必然存在傷害上市公司淨利潤,導致業績的不及預期的一幕發生。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原己打算計提5.32億,現轉讓30億後少了4.13元,所以2019年利潤增加1.1億元,如不影響2018年利潤,那這計提4.13億要在2019年的淨利潤中扣除,問題是還有將百億應收款是否能在2019年大部分收回,如也按這方法轉讓,那可要計提十幾億…….所以2019年的淨利潤必須在40~50億元,但又會產生新的應收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