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退潮,區塊鏈上位?

導讀:偏見總是會讓我們看到我們想看到的,但是真實往往藏匿在偏見之外,比特幣和區塊鏈大概便是這樣一對兄弟。


自從去年12月比特幣突破20000美元后,一直像扶不起的阿斗一路走衰,甚至在農曆新年前觸及到了6000美元,市場在那一週內也恐慌到了極致。不過幸運的是,在經歷暴跌後,伴隨著歡度新年的到來,比特幣還是回到了1萬美元大關。但是,對大眾而言冥冥之中比特幣的威力似乎在減弱,而區塊鏈的熱度卻有點"一飛沖天"的味道。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提及了在2018年開年初,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在真格基金的一個企業微信群中描述區塊鏈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從而引爆了新年的熱詞。同時伴隨著其他投資人的"添柴加火",區塊鏈在投資圈被狠狠地推入到了視野中。但是,誰能想到當時的熱度還只是滄海一粟,我們還是小瞧了互聯網的廣度。

比特幣退潮,區塊鏈上位?

藉著大年初三流出來的"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的聊天記錄,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投資人加入到了這個生態中,除了大家熟悉的薛老,還帶來了一大批新的投資人入場,以及一些明星人士,具體在此就不去累述了。如果說1月徐老師點的火是燃起這堆乾柴的火源,那麼這個社群的出現和相關報道就是往火上澆了一盆汽油。

首先我們透過百度的指數研究來看,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區塊鏈的搜索指數,整體同比增長了773%,移動端的搜索指數同比大於了1000%,相當於較去年翻了10倍。同時,通過對比過去3個月中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搜索指數,我們也發現在1月初區塊鏈的搜索指數首次超越了比特幣的搜索指數(圖中F點已標出),而徐老師關於區塊鏈的發言就在1月8日,現在數據似乎證明了這把火的威力。儘管在隨後的一個月裡比特幣的搜索指數一直大於區塊鏈,但在圖二中,我們看見比特幣和區塊鏈在過去7天的搜索指數已經趨向同一個水平。

比特幣退潮,區塊鏈上位?

圖一 比特幣和區塊鏈百度搜索指數對比(90天)

比特幣退潮,區塊鏈上位?

圖二 比特幣和區塊鏈百度搜索指數對比(7天)

如果說百度指數的數據還不算很完備,我們轉身到微博輿情分析進行同樣的對比(如圖三),在過去的一週內區塊鏈的熱度指數一直高於比特幣的熱度。同時在"全網聲量"(指定時間範圍內,該關鍵詞的全網信息數量)的數據中,比特幣為16791,而區塊鏈達到了36312,幾乎超過了比特幣的一倍。微博作為目前活躍的社交媒體之一,通過該數據的分析可見一斑。


比特幣退潮,區塊鏈上位?

圖三 比特幣和區塊鏈微博輿情分析(7天)

既然有了微博,我們當然會好奇的想看看微信指數的情況,畢竟作為國內目前用戶基數最大的社交媒體平臺,其近10億的月活反而更具代表性。在選取過去90天的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微信指數情況,我們驚訝的發現,自從2018年1月6日過後,區塊鏈的熱度一直超過了比特幣的熱度。並且從圖四可以看出,區塊鏈的熱度還在攀升,而比特幣的熱度卻顯得有些不盡人意。甚至我們發現在2月26日的微信指數中,區塊鏈的熱度是比特幣的5倍!


比特幣退潮,區塊鏈上位?

圖四 比特幣和區塊鏈微信指數(90天)

雖然,有人會說這些數據還不能代表什麼,但是最近無論是那些活躍在一線的投資機構,還是處於互聯網中流砥柱的大佬們,似乎都對區塊鏈產生了瘋一般的熱情,甚至連《人民日報》也發文評價展望區塊鏈技術。而最讓人坐不住的是處於大潮之下的人們,感覺過了一個年回來世界似乎變天了,就像睡了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沒在自己的床上,那是什麼感覺。


儘管仍然少不了借區塊鏈的名義大談代幣價值的投機者,但是,在新的浪潮之下,這樣的存在只會越來越容易被拆穿,何況監管者們正拿著放大鏡到處找問題。只不過目前的市場,還是讓人分不清到底是"披著羊皮的狼"還是真心要發展區塊鏈,這個問號令人匪夷所思。

不過,透過這些數據我們發現,比特幣似乎正在某種推手下被媒體和大眾淡去,迎面走來的是名為價值技術的區塊鏈,至於路還有多長、還有多遠,我們都只是在揣測罷了,哪有絕對的預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