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作者/慧超

(一)


我沒想到一群農村孩子能唱的那麼好,跳的那麼美!

昨晚感受了一場特別的音樂會,參演陣容很強大,郎朗、勞黎、許巍、邱思婷、朱亦兵……都是蜚聲中外的知名藝術家,但特別之處是,他們全都是這場音樂會的“配角”。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真正的主角是一群既無專業背景、更沒受過系統性專業訓練的農村學齡兒童。

坦白講,我甚至做好了接受他們合唱時慌亂,舞蹈時踉蹌的心理準備,但孩子們站在臺上,每一張小臉都是那麼自信,每一句歌詞,每一拍舞步都顯得十分從容。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真的,這一切都太讓我感慨了!

我在農村長大,義務教育階段,我和同學們根本沒上過什麼像樣的藝術課,不過是跟著老師一起,學幾首愛國歌曲罷了。

中學前,我們沒有專業的音樂老師,更奢談齊備的教學設備,我沒摸過鋼琴,沒碰過吉他,沒見過提琴及任何西式管樂器,我甚至連油畫是什麼都不知道,因為在那時我從未親眼見過一副真正的油畫。

當然不會有真正的舞蹈課,廣播體操是全校師生唯一能集體整齊劃一做出的“舞姿”。

我不清楚我的女同學們是什麼時候親眼見到舞臺上的芭蕾舞,至於我,第一次真正坐在舞臺下聽歌劇、交響樂、看芭蕾舞演出,都已經是在工作之後了。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種遺憾就大錯特錯了,真正的遺憾是:面對舞臺上藝術家們所呈現出來的豐富藝術語言,我卻看不懂,聽不懂,即使形容起來,翻來覆去也不過是好看、優雅、震撼這些“蒼白”的詞彙罷了。

對我而言,這才是真正的遺憾:

即便有機會身臨其境,但你卻無法欣賞這種藝術之美。這就像一個習慣了《故事會》的讀者,拿起一本《百年孤獨》,即便別人反覆告訴他,這是一本令人難忘的小說,他卻依然只能感到無趣和睏倦。

畢竟,“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才行”。

(二)

當下中國依然有超過6000萬的學生在鄉村就讀,而非常多的孩子,依然得不到系統、專業、有體系的藝術教育。

更有甚者,很多落後地區的孩子,從來沒有上過音樂課和美術課。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對中小學午餐的大力補貼,農村孩子其實早就不缺肉蛋奶了。如今,農村孩子可以長得和城裡孩子一樣高,但在審美和藝術教育領域,農村孩子仍在“忍飢挨餓”。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兩類孩子站在一起,你能夠很容易就分出來,哪一個孩子來自農村。

甚至不需要他們開口說話,你就能感受到,農村孩子缺乏一種“力量感”,這種力量感不在於體格上的強弱,而是表現為一種眼神上的閃躲和怯懦。

孩子在小學階段,虛榮作用於自尊和自信,並逐漸影響及形成個人性格。

這時,藝術教育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讓孩子對審美形成初步的認知,更賦予了他們展示自我,增強自信的難得機會。

一個從小習慣於登臺表演的孩子,性格中膽怯懦弱的元素特徵會逐漸消失,孩子會因此而變得自信、快樂且積極向上。

但大部分農村孩子,沒有機會接受藝術教育,更沒有機會站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的小小才藝。

你很難理清楚,那些眼神怯懦的農村孩子,到底是因為缺乏自信而不敢登臺,還是因為他們自小就缺乏“表演”的可能性,而因此喪失了自信。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正視和重視“寒門難出貴子”的現實,事實上,寒門學子需要跨越的,又豈止是名校名師和書桌上的那張試卷呢?

寒門學子需要跨越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知識密度的差距和學習方法上的優劣,還有藝術和審美教育層面的缺失,以及這種缺失所帶來的難以彌補的性格、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缺陷。

(三)

在農村,心懷藝術夢想的孩子註定是孤獨的“異類”,他們做好了在舞臺上流汗、流淚乃至流血的準備,可是,他們卻等不來屬於自己的“舞臺”。

對於嚮往藝術的農村孩子而言,這個夢,他們沒有勇氣去追。

比如3年前央視的一部紀錄片裡,那個被迫放棄了舞蹈夢的女孩王旭雅。她全家都靠父親種地和養螞蚱為生,她想跳芭蕾,卻連一雙50塊錢的舞鞋都買不起。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最終還是老師資助,她才有了第一雙舞鞋。鏡頭裡,王旭雅小心翼翼地在牆上貼上了《黑天鵝》的海報,然後在昏暗的燈光下,她穿上舞鞋開始練習,那一刻我們可以想象,這個孩子內心是多麼喜悅。

但夢想敵不過現實的慘淡,老師可以幫她買舞鞋,卻不可能承諾給她一個燦爛的未來。王旭雅的父親“勸”她放棄舞蹈,這當然是基於最現實的考量。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片子的最後,有一個鏡頭令人印象深刻,已經不再做舞蹈夢的王旭雅,站在一位家庭條件相對較好的同學家的窗外,羨慕地看著窗子裡的同學跳芭蕾舞。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沒有對白,但音樂響起,我們都能聽見心碎的聲音。

當你知道了王旭雅的故事,再去欣賞昨晚天橋藝術中心“藝術行動”音樂會里,那群芭蕾舞女孩的舞蹈,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因為舞臺上那些和“東方天鵝公主”邱思婷一起翩翩起舞的小姑娘,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王旭雅”,甚至,就來自同一個村子。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她們和王旭雅來自同一個村子)

是的,這次【田埂上的夢想·“藝術行動”音樂會】,登上舞臺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農村兒童。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是一個公益項目的彙報演出。2017年,騰訊攜手荷風藝術基金會共同發起了“藝術行動”公益項目,聯合多家頂級藝術院校、專業院團,共同探索“互聯網+藝術教育”的鄉村藝術教育解決方案。

在線上,騰訊邀請朗朗一起拍攝製作了《線上三分鐘》音樂課,只要有網絡,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跟著這位國際著名鋼琴家,走進樂曲中的人物和故事,感受音樂的樂趣。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在線下,“藝術行動”聯合頂級藝術教育師資,親赴鄉村小學開展線下培訓。同時,“藝術行動”聯合騰訊基金會,對超過700名雄安鄉村兼課老師進行線下培訓,並進行直播,陝西、雲南、黑龍江、湖北8省近200餘所希望小學音樂教師參與了線上學習。

“我的音樂是語文老師教的”類似的藝術兼課教師,在鄉村教育中非常普遍。即便上藝術課,也常常是老師不知從何教起,孩子們不知該如何學起。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通過幫助非專業教師掌握藝術課教學方法,“藝術行動”為鄉村藝術教育找到了“鑰匙”。胡村小學的語文及音樂兼課教師孫靜文,在培訓之後才突然明白:

“原來音樂課不是像我那樣上的,音樂課很難。我也明白了學生的聲音要從哪裡發生,而不能是使勁喊,這樣會損害她們的聲音。現在,孩子們非常喜歡上音樂課,合唱團比賽那段日子,孩子們早上6點就在操場等我上音樂課了。”

“藝術行動”恰恰解決了掣肘當下鄉村藝術教育最重要的一環:優秀課程、專業師資等軟性支持。

不止如此,“藝術行動”還幫助試點學校組建合唱團,努力在眾多鄉村校園裡,為農村孩子彌補藝術教育、審美教育的缺失。

如今,雄安已經有了100多個學生合唱團。他們中的優秀代表,在這次音樂會上唱響了《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等名曲。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這一次,孩子們能來到北京,站在國家級劇院的舞臺上,和國際知名藝術家一起,正是得益於騰訊“藝術行動”的機緣。

我想說,這些孩子無疑是幸運的。

但我所謂的幸運,絕不僅僅是他們今天和郎朗許巍邱思婷站在同一個舞臺上。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這些孩子真正的幸運,是在他們小小年紀,在原本“不可能接觸到藝術和審美教育”的鄉村小學裡,有機會接受“沒用”的藝術教育,有機會從小就受到了審美的薰陶。

我越長大,越覺得藝術與審美教育,對於一個人後天成長的重要性,可能要超越知識和技能帶來的功用性。

在這些鄉村孩童的內心世界,因為藝術及審美這堂“美育”課,關於美、關於夢想、關於生活,一切都會開始悄然改變。

這種改變寂靜無聲,但也摧枯拉朽。

(四)

“學鋼琴的孩子總不會太壞”,鋼琴輔導機構的教室裡,常常會寫這樣一句廣告詞。

其實,鋼琴哪裡有這樣的本事?鋼琴與音樂,只是無形中塑造了孩子對審美的追求罷了。

說到底,精英教育最重要的內核,其實是對孩子審美的培養。

北上廣的教育資源之所以“優質”,恰恰是因為在課本和練習題之外,這些城市還集中了全國最好的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中心。

為了儘可能彌補鄉村美育資源的缺失,“藝術行動”還將與騰訊雲叮噹合作,為鄉村的孩子們帶來一位“AI藝術老師”:

這位“AI藝術老師”能以趣味互動的形式,介紹全世界的經典藝術作品。“莫奈是誰?梵高的代表作有哪些?畢加索的繪畫風格是什麼?”類似這樣的問題,它都能夠通過圖文+語音的形式輕鬆解答,讓孩子們零距離地接受藝術薰陶,感受藝術魅力。

通過AI技術和優質藝術內容相結合,儘可能彌補農村兒童較少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遺憾。

在2019年,“藝術行動”聯合QQ音樂,發起“給孩子寫歌”音樂共創計劃,聯合全民K歌發起了“互聯網音樂教室”公益計劃,致力於讓更多鄉村孩子邁出藝術學習的第一步。

“給孩子寫歌”計劃將聯合眾多原創音樂人,創作更適合孩子們的優質音樂作品,讓孩子們擁有專屬於自己的童年樂章。

“互聯網音樂教室”公益計劃則將通過AI互動、音樂人連線實時授課等形式,因地制宜為100所鄉村小學共建音樂教室,解決偏遠鄉村硬件及藝術師資不足的問題。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藝術教育對孩子帶來的審美培育,會一直伴隨著他們的成長,影響著、塑造著他們的性格,乃至價值觀。當我們幫一個孩子開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也就是幫他建立了厭惡黑、惡、醜的能力。

因而,在我看來,騰訊攜手荷風藝術基金會發起的“藝術行動”,其價值並不在於最終培養了多少位舞臺上的“小明星”,也不是挖掘多少名身具天賦的“藝術種子”。


郎朗許巍統統作配角,馬化騰在北京辦了場“特別”的音樂會

“藝術行動”最可貴的地方在於,通過騰訊與眾多藝術家、專業院團的努力,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很多農村孩子的審美力。

也許這些登臺表演的小朋友,最終並不會真的走上職業表演的舞臺,成為一名藝術家,但因為這一段機緣,參與這場行動的孩子,內心變得細膩、豐富、快樂、自信。

這些,是牛奶與麵包給不了的力量,也是知識和德育完成不了的價值塑造。

這裡是思維補丁,謝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