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省(区)特色油茶种植模式哪一种比较好?

南方省(区)特色油茶种植模式哪一种比较好?

1 我国油茶种植的主要模式

油茶,别名茶籽树,油茶是我国的特殊的树木,油茶,油橄榄、油棕、椰子统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在我国已经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的传统植物。油茶种子榨出来的油茶籽油,是一种已知的优良的木本食用油。油茶总共的生产周期为十三个月,油茶之所以成为是油中之宝,是因为茶籽本身拥有的极高的出油率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参与此次油茶实践活动来到嘉鱼县官桥村八组,是由于这里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油茶的生长,这里环境的年平均温度是25℃,相对湿度要求在70%至87%之间,油茶可以适应贫瘠的土壤,一般来说,最适和的土地是在4.8~6.3之间的,土壤为酸性土壤或者红壤。嘉鱼县官桥村的土壤以红土为主,土质相对疏松,地势平缓,有利于油茶生长,其当地政府在此建立油茶基地,当地村民也多以种植油茶作业。

依据油茶生长条件,我国的油茶栽培面积已达5500万亩,多为普通油茶,我国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东、湖北、广西、福建等省,其中湖南、江西的油茶种植最广。江西丰城市、湖南攸县、广东兴宁市、平远县、湖北麻城市、兴远县、湖南邵阳县、福建省福安市等地被中国经济协会评为中国油茶之乡。

好的油茶发展模式是油茶种植成功的关键,根据油茶之乡的发展模式可归纳为五种:(1)承包经营模式;(2)“龙头公司+基地”模式;(3)股份制基地模式;(4)“龙头公司+基地+农户”模式;(5)专业合作组织模式。

1.1 承包经营模式

由村民承包土地,自行种植,收获,出售,自负盈亏。此种方式是我国油茶种植的主要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产权明晰,但技术传递性低,产量低,市场交流封闭,抗风险能力差。

1.2 “龙头公司+基地”模式

由实力较强的公司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建立一体化基地,从而进行一条龙从育苗,种植,加工到出售的产业链运营,聘用高技术人才对油茶种植进行科学分析,提高种植技术,从而加大油茶产量,提高炼油率,经济效用高,但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规模大的公司,限制较多。

1.3 股份制基地模式

股份制基地模式利用企业投资和贫瘠的山区农民合作共同发展实现盈利的发展模式,以土地获得的10%的产量的输出作为股东分红,给了农民们积极劳作认真养殖的工作的福利,农民和企业所获得的利益,全部都反映在了运作的基础之上,而这种模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更加积极的去扩大油茶种植的面积,以及其他与油茶相关的一系列的产业,最后形成标准化的油茶种植产业链。

1.4 “龙头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基地主要承担加工过程,种植过程则有公司建设小规模的示范地,由周边的农户进行种植,提供优质油茶及技术,自行经营各自的油茶地收获时期由公司按协议保护价格进行收购油茶籽,对公司的资金规模和管理水平要求较低,减少了企业与农民用地摩擦,有利于开展合作,但企业风险较大。

1.5 专业合作组织模式

专业合作是更多的农民以股权或合资的方式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周期内互帮互助,并且统一对外销售,不断提高了农民素质,减少利益分配纠纷,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加强了合作的紧密性。

2 种植模式的优劣

2.1 承包经营模式

合同管理模式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油茶种植模式,同时也是五种发展模式中最早期出现的模式。自负盈亏、自给自足是其最大的特点跟优点,它减少了油茶产业使用权的纠纷问题,相比更加适用于以家庭模式为单位的种植销售,是一种更加自主自由的一种经营模式。但是其不足也是五种模式中最为突出明显的一种。技术含量较低、产量少以及抗风险能力弱都是该模式存在的问题跟缺点。专业化程度不显著说明了承包经营模式在各种经营模式中是收益性最低下的,其劣势也是最大的。

2.2 合作组织模式

农户在合作的基础上在油茶种植经营方面互帮互助的一种经营模式。其经营优势就是在自家独自种植经营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合作进步的融合因素,农户在管理自家的油茶之后也要跟其他户主相互协调交流促成双赢或者多赢的种植经营局面。然而其劣势也是在这种各农户自发组织相互帮助促成的方式上衍生而出。由于没有专业外在性的力量有效的管理这一组织形式导致了合作组织式紧密性不够的劣势,农户本身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等原因也导致了这种模式专业化程度低的现象。

2.3 “龙头企业+基地”模式

这是目前经营模式中专业化程度和收益最高的一种模式。“龙头企业+基地”的组合最大程度的优化了油茶的种植模式,这是其他模式无法替代的优点。大规模的种植生产、标准化的培育经营、最低的生产成本和最高的产业产出,也都是这种模式所带来的好处。不仅如此,各方面高水准高专业的配置与管理也大大增强了油茶的抗风险能力。但就算是这种大规模经营生产的模式也有着自身无法改进的局限性,恰恰是这种对于土地以及各方面的高要求约束了“龙头企业+基地”模式的出现跟发展。伴随着企业所会出现的产权纠纷也是该模式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2.4 股份制基地模式

股份制基地也是一种大规模的种植经营模式,其优点便是专业化程度高,抗风险能力强,成本低跟产量高。并且与“龙头企业+基地”这种同是收益性大的生产模式相比较,股份制基地还有出现土地使用权纠纷问题可能性较小的优势。可以说,这种模式是较上一种的优化模式,但无法避免的是它们共同存在的不足。对于种植油茶林地的范围广以及对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资金规模等各种素质要求使得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5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与“龙头企业+基地”模式相比较而言,“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更多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因此,这种模式在公司规模或是管理层次上的要求并没有要达到专业化水平的程度。企业负责管理,农户负责种植这种合作模式很好的减少了企业与农户之间在土地使用权或是其他生产方面的摩擦问题与纠纷,企农之间的相互合作促成了这种模式的特质与优点。但是企业在为农户提供技术与标准种植的同时也需要向农户收购油茶等原材料,这一合作形式使油茶的生产与经营成本提高。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企业与农户之间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这种模式的不稳定性。

3 嘉鱼县的种植模式及优势

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民办的集体企业,其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探索出了集发展,进步创新与一体的特色的发展道路,从而更好的发展油茶事业。当前嘉鱼县大力发展油茶,建设农业开发综合名目、油茶标准化演示名目和低产林改造名目资金,用于油茶基地开发,开始形成“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长形式。2010年初,嘉鱼县委、县政府决定组织实施在“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和稳定生产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

(1)油茶种亩建设方面。据统计,田野集团农业革新名目于2012年8月落实首期工程,革新中低产田、瘠土15000亩,开拓出油茶基地14534亩、林地466亩,在今年此项目实现产值为43250000元,该地农民今年平均收入为2341元,目前,该项目已成为嘉鱼县农业转型的典范。嘉鱼农业银行为探索出了小额农户贷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分配模式。

嘉鱼是咸宁市湖北县辖下的县,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开发地区,其独特的经济与人文文化更是让其在坚持中国特色发展的中心理论下越走越远。嘉鱼县还是湖北省或乡镇的蔬菜,著名的镇,蟹,一个土地流动的牛奶和蜂蜜,被授予“湖北省绿化模范县”称号。既然嘉鱼县的绿化种植业很出色,那么就其种植业的发展前景和经济利益来探讨一番。

(2)油茶基地建设方面。2011年3月,田野集团制订了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周边村落的发展。主要是对官桥村及周边17.6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残次林、荒山、干燥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整理综合改造水稻领域,建造现代绿色小康村,着力打造山、水、田、园、村、景“六项”工程,合计开垦15000亩高产油茶基地、2000亩水产、1000亩有机稻基地、5000亩生态农业基地、800户城镇化新村、环村游览景观带。

油茶事业作为嘉鱼种植业的新型产业,长久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由于油茶的生产收益极高,其带来的生活,医疗,工业等各方面的经济效益一直被长期的研究与开发。而在嘉鱼县的下辖乡镇中,油茶事业发展起步最快也最好的则是官桥村八组。在嘉鱼县政府的极力支持下,官桥八组的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事业,让油茶事业成为其又一村民共同致富产业,而油茶种植也将更多的村民带入到自给自足的经营致富的理论之中。

(3)油茶技术服务方面。根据了解,官桥镇政府为提高官桥八组村民种植油茶和发展油茶事业积极性,嘉鱼县人民政府积极认真的采取多项有效的措施来鼓励个人或者是多人承包荒山用来发展和经济开发油茶种植产业,同时也采取经济福利政策用以扶持油茶种植大户,从而更好地调动老百姓的对于油茶种植的积极性。在前不久的时间里,县林业局就带头组建了两支科技服务队,这两支队伍深入到丘陵山带去调查油茶生产的环境,评估油茶生产的经济价值,现在正是茶树的春梢笋芽,抽期,林业技术人员从施肥,以防止如何治疗虫,由农民示范和解释,重点讲解如何有效管理油茶春,春季油茶专教和预防施肥技术,让农民为缓解油茶,专门传授油茶春季种植的管护和施肥防病等技术要领,让茶农们种放心油茶。同时还对可用于生产与种植油茶事业的基地进行服务工作,为油茶种植的茶农提供规划设计、政策咨询、技术服务,更主要的是,官桥八组政府目前共有上万亩良田用于油茶种植产业,科技服务队伍对它们进行抚育管理,切实有效的巩固造林成果。

在科技服务队伍工作结束后,根据对多日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油茶种植产业正式被嘉鱼县人民政府纳入丘陵山区农民增加收入与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还计划在“五个第十二年”期间,嘉鱼县发展油茶种植的产业增至到10万亩,真正的让所有贫瘠的山区变成绿色的天堂,同时也让油茶种植业成为嘉鱼县经济发展事业的一大特色。由于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嘉鱼县人民政府的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到官桥镇官桥八组油茶种植基地,与当地的村民一起开展除草等义务服务活动。而且还多次走访慰问官桥村里困难和党员家庭的群众,送他们政府抚恤资金,支持他们自给自足。

油茶种植从汉武帝时期就有,但是由于技术,气候等方面的原因,并没有使油茶成为当时一大特色种植产业。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种植技术的愈发成熟,油茶的种植业也越来越被外界关注,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油茶种植。之所以油茶种植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无非是因为茶油的功效和营养价值与其和其他油相比相对较高的市面价格。尽管油茶的前景非常诱人,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无法正确生产或经营销售油茶。通过调查,一些国有和民营企业的茶叶种植面积大,将聘请当地的村民种植茶树,但村民认为,对油茶的管理是费时费力的,况且报酬过低,所以大多数人拿到了工资但不愿意管理或者不懂得如何去管理油茶林,因此导致油茶林仍是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也使得油茶的产量仍处于低产状态。另外,市场上的油茶产品还比较单一,致使油茶的其他价值还未被完全开发与使用,同时也未能真正的提高油茶的市场使用价值。现在人们大多只关注油茶的油用价值,而忽略了其的医用价值,环境价值等,甚至是油茶在榨油后剩下的油茶果壳等都有一定的价值。总而言之,油茶是与传统种植业所不同的一大新型种植业,它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在国家的扶持政策下,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油茶事业中,为中国油茶事业开拓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南方省(区)特色油茶种植模式哪一种比较好?

南方省(区)特色油茶种植模式哪一种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