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網購調查顯示 網絡購物趨於理性

2009-2018年是“雙11”自誕生到逐步成熟的10年,也是我國網絡經濟飛速發展的10年。北京市統計局於近期開展了關於“雙11”網購消費的電話調查,範圍涉及全市16個區,調查對象為18-65週歲且在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2000名居民。調查結果顯示,有47.6%的被調查者參與今年的“雙11”網絡購物節,居民的網購消費趨於理性。

一、實際購物需求成主要消費原因

調查數據顯示,有實際購物需求與優惠力度大,成為吸引消費者購物的最主要因素。參與“雙11”購物的消費者中,有66.1%的被調查者是因為有實際購物需求;有64.5%的被調查者因為“雙11”優惠力度大。廣告宣傳、周圍人的影響、通過購物緩解壓力等非理性因素佔比較低,分別為19.3%、11.4%、7.5%(見圖1)。

圖1 被調查者“雙11”購物原因情況(限選3項)

單位:%

“雙11”網購調查顯示 網絡購物趨於理性

二、日常生活用品備受青睞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網購的商品種類趨於多元,但更傾向於日常生活所需。逾半數參加網絡購物節的被調查者在“雙11”購買了日用品、服飾和食品飲料。購買奢侈品和貴金屬用品的被調查者較少,僅有4.6%(見圖2)。

圖2 被調查者“雙11”購買主要商品情況(多選)

單位:%

“雙11”網購調查顯示 網絡購物趨於理性

 三、網購消費有年齡差異,無明顯性別差異

“雙11”網購消費有較明顯的年齡差異。21-30歲年齡段的被調查者參與率最高,為67.9%;61-65歲的被調查者參與率最低,為30.5%。

“雙11”網購消費性別差異不大。在參與“雙11”網絡購物節的被調查者中,男性參與率為47.6%,主要購買日用品(61.2%)、食品飲料(52.9%)和服飾(50.5%),實際購物需求和優惠力度大對男性被調查者的吸引力分別為64.4%和62.0%;女性參與率為47.7%,主要購買日用品(68.8%)、服飾(62.9%)和食品飲料(50.3%),實際購物需求和優惠力度大對女性被調查者的吸引力分別為67.2%和66.1%。

四、八成被調查者網購金額在4000元以內

從購物金額來看,參與網絡購物節的被調查者消費金額多在8000元以內,其中在4000元以內的最多,佔80.1%;消費金額超過12000元的被調查者較少,為1.3%(見圖3)。

圖3 參與“雙11”網購的被調查者消費金額情況

“雙11”網購調查顯示 網絡購物趨於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