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港——濱海灣新區的起航點!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強化內地與港澳交通聯繫,構建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港口的融合發展尤為重要。例如,香港作為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其中港口是金融和貿易中心的基礎,有了港口和貿易才有金融服務,有了港口和金融,貿易才能全球化。

粵港澳大灣區是全球港口最密集、航運最繁忙的區域,2017年貨物吞吐量超過15億噸,包含廣州、香港、深圳、東莞、珠海等5個億噸大港,其中廣州5.9億噸、香港2.82億噸、深圳2.41億噸、東莞1.57億噸、珠海1.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過7000萬標準箱,其中深圳、香港、廣州位列世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前10強,灣區內所有城市均設有港口,碼頭泊位體量大,市場化程度高,港口經濟發達。

大灣區港口群是隨著我國華南地區成為世界工廠的過程而不斷髮展起來的,香港是大灣區最早的國際航運中心,深圳和廣州的港口功能是香港港口的延伸。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港資、臺資和國際資本湧進內地,內地港口的建設進一步發展,形成廣州、深圳、香港三足鼎立,其他小港口眾星捧月的局面。廣州港、深圳港和香港港各港口業務各有側重,廣州港是綜合性港口,吞吐貨種多樣,內貿貨物比例達到75%左右。深圳港以集裝箱吞吐為主,大多為進出口貨種。香港港作為國際樞紐港,其集裝箱吞吐量中有超過半數為國際中轉箱。

東莞港——濱海灣新區的起航點!


一、東莞港——濱海灣新區的起航點

東莞港由原虎門港在2016年更名而來,是國家一類口岸,擁有珠江口53公里可以成規模開發的深水岸線,5萬噸級船舶可全天候通航。港口共劃分為沙田港區、 麻涌港區、沙角港區、長安港區和內河港區五大港區,繼南沙港區之後,成為珠三角地區第二大內貿港區。

東莞港作為國家一類口岸、首批對臺直航港口之一,與新區協同發展,是“一帶一路”海陸聯動的重要通道。東莞港的帶動力、輻射力和競爭力,是東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基礎。

2016年,東莞港發展迅猛,在全球100大集裝箱港口排名中位居第43位,躍居港口世界50強。17年全年貨物吞吐量1.5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391萬標箱,全國排名第11位,全球排名第40位。

東莞港——濱海灣新區的起航點!

東莞港是廣東省地區性重要港口,是東莞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依託,是珠江三角洲東部地區聯繫國內外市場的重要口岸。東莞港現已發展為全省5個億噸大港之一,面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等機遇,東莞港全域該如何發展至關重要。多年以來,東莞港充分發揮港口對外門戶樞紐作用,對東莞市乃至珠三角地區經濟、產業、對外貿易、城市空間等的發展起到了積極、重要的促進作用。

經過多年的發展,東莞港已呈現出大型綜合性港口的發展格局。東莞港大型專業化散貨、液體化工、集裝箱碼頭項目建設以及臨港產業區開發取得豐碩成果,麻涌港區新沙南作業區、沙田港區立沙島作業區已基本建成為規模化、專業化的散雜貨和油氣化工品作業區,沙田港區西大坦作業區的集裝箱運輸發展到一定規模,為逐步打造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東莞港航線佈局已全面覆蓋環渤海、長三角、海西、珠三角、西南等國內沿海城市,內貿航線佈局基本形成,繼南沙港區之後,成為珠三角地區第二大內貿港區!

不過,受制於虎門大橋和碼頭水深的問題,東莞港停靠船舶噸位處在7萬噸以下,很難滿足船舶大型化需求。17年東莞設立濱海灣新區時,便給出了東莞港發展受限這一問題的解決良方。

濱海灣新區的沙角板塊擁有東莞最具經濟潛力的海岸線與水深條件,最大可建2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水深可達18米,具備建設大型深水港、開闢遠洋班輪航線的天然稟賦,從而有條件以港口為載體,培育形成新興國際航運門戶。東莞也寄望以港口城市為重要牽引力,發展以海帶陸、區域合作的經濟模式,充分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17年10月東莞港管理委員會正式揭牌成立後,濱海灣新區深水碼頭的規劃建設工作也將提速。

東莞港——濱海灣新區的起航點!


同時,在17年9月,廣州和東莞簽署了《廣州市人民政府東莞市人民政府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州南沙新區東莞市濱海灣新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州港務局東莞港管理委員會港口合作發展協議》。兩市商定,在規劃銜接、交通基礎設施、港口航運、創新走廊、園區合作、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八大領域深化交流與合作,謀劃並落實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其中,在港口方面,兩市首度提出雙方將加快港口資源整合,推進實施穗莞港口一體化,打造廣州——東莞港組合港。兩市的密切合作,也將為東莞港的發展帶來重大契機。

二、市內首個綜合保稅區——揚帆助力東莞再向輝煌

在省、市領導大力支持下,相關部門積極開展對口協調和爭取工作,虎門港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國家10部委聯審,今年10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的批覆》(國函﹝2018﹞124號),標誌著虎門港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取得圓滿成功,實現東莞多年的夙願。虎門港綜合保稅區是東莞首個綜合保稅區,也是東莞正式獲批的第二個國家級開發區。

虎門港綜合保稅區選址東莞港西大坦商貿主港區後方,由東莞保稅物流中心(B型)升級而來。該中心於2008年12月批覆設立,2010年5月正式封關運作,是首批獲批的17家保稅物流中心之一。根據國務院批覆,虎門港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2.237平方公里,四至範圍:東至廣深沿江高速、南至進港南路、西至港口大道、北至進港中路。

東莞保稅物流中心(B型)升級為虎門港綜合保稅區,意味著東莞濱海灣新區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有了新的支撐點,同時也是國家對東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肯定和支持。

綜合保稅區在保稅物流中心基礎上,疊加了更多的功能政策,是一個集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保稅貿易等各類功能政策於一體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獲批後,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享受現行綜合保稅區相關稅收和外匯管理政策。主要稅收政策為:除法律、法規和現行政策另有規定外,境外貨物入區保稅或免稅;貨物出區進入境內區外銷售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按貨物實際狀態徵稅;境內區外貨物入區視同出口,實行退稅;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

虎門港綜合保稅區是東莞承接自貿試驗區複製推廣政策和融入廣東自貿試驗區的重要平臺,將有力促進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東莞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以預見,成立虎門港綜合保稅區後,東莞將通過在虎門港綜合保稅區內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海關制度,打造以企業主導、政府引導、海關支持的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的試驗田,促進與製造業緊密關聯的銷售、結算、物流、研發等生產性服務貿易壯大發展。

注:交通部已於2016年3月正式批覆“虎門港”更名為“東莞港”,但虎門港綜合保稅區是在虎門港管委會更名之前啟動申報的,有待虎門港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驗收組正式驗收、封關運作後,再按照相關程序辦理相應更名手續。

三、偉大的城市有偉大的港口

在世界經濟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港口的資源配置效應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使得港口城市成為連接世界的紐帶和載體。港口作為一種重要資源和發展優勢,已成為城市開放型經濟的龍頭。港口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總體經濟水平的提高,創造眾多的就業崗位,吸引人口向城市聚集,增加外商投資,擴展城市基礎設施,帶動城市第三產業發展,使城市規模達到更高水平。

而綜合保稅區將依託‘東莞製造’的雄厚基礎,突出保稅加工為主、東莞港海運為輔的區域特色,對接推廣複製自貿試驗區制度,探索保稅服務、穩步推進保稅物流業務,為東莞市擴大外貿增量、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發揮重大作用。

濱海灣新區以東莞港為起航點,將在港口貿易的海洋中乘風破浪。

濱海灣新區置業佳選——虎門濱海城

虎門濱海城選址濱海灣新區虎門,位於濱海大道旁。項目距離虎門高鐵站約2.5公里,可搭乘穗莞深城軌,直達廣州、深圳。穗莞深城際鐵路將成為廣州、深圳和東莞區域的第一條城際鐵路幹線。項目距環莞快速路口約800米,環莞快速途經南城、厚街、虎門、長安等10個鎮街(園區)。項目距廣深高速路口僅約1公里。項目距濱海大道僅約1.5公里,濱海灣大道是目前市中心城區與深圳前海的唯一快速通道。

虎門濱海城南瞰約3000畝白馬湖,北靠超10萬畝大嶺山森林公園

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打造純18層低密度社區

特聘中國前三【碧桂園物業】

虎門濱海城於12月21日開盤

將推出85-125㎡帶裝修洋房

詳情請撥打400 062 9135或到售樓處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