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工資條,不吃啞巴虧!你是否認真研究過你的工資條?

很多人可能對於自己每月發放的工資都沒有詳細的計算核對過,每個月發多少工資就是多少工資,但是看懂工資條,小編認為是每個勞動人民必須得懂的技能,至少知道自己的勞動得到的是怎樣的回報,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看工資條,以及你的工人單位是否依法支付你該有的福利!

看懂工資條,不吃啞巴虧!你是否認真研究過你的工資條?

工資條:

原勞動部制定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1994]489號)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發放時間:

拿到工資條,首先要看是否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時間發放。用工單位應當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如遇法定休假節日或休息日,通過銀行發放工資的,不得推遲支付工資;直接發放工資的,應提前支付工資。拖欠工資的,應及時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

工資總額和分項是否正確?

工資條拿到手後,得看上面的數字是否按勞動合同簽訂的數額足值發放。用工單位不可以用實物代替貨幣工資。

除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個人繳納費用、住房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其他項目非特殊情況不得扣除。單位也不得隨意調整約定好的分項工資。

是否符合最低標準?

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特殊工作環境、特殊條件下的津貼,也不包括勞動者保險、福利待遇和各種非貨幣的收入。

五險一金: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這幾項費用是否已經從用人單位扣除進到自己的個人賬戶?是否按當地標準進行繳納?

個稅:

現行的稅收起徵點為3500元。拿到工資條後,還得看用工單位是否按照國家規定的方式代扣個稅。

那個稅到底怎麼計算呢?請往下看。

10月1日起,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統一按照5000元/月執行,並執行新的稅率表。據測算,新規執行後,月收入2萬元以下納稅人稅負可降低50%以上。那麼,減稅額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以下這張計算表送給大家,趕緊對照查查吧↓↓↓


看懂工資條,不吃啞巴虧!你是否認真研究過你的工資條?



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看懂工資條,不吃啞巴虧!你是否認真研究過你的工資條?


企業年金:

有企業年金的企業職工,查看企業年金繳費情況。

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通過集體協商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具體而言,勞動者可查看企業繳費是否按照企業年金方案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以及職工個人繳費情況。

職業年金: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查看職業年金繳費情況。

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2014年10月1日起,中國開始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職業年金制度。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工資條需要保存

每個月的工資條,都應當妥善保存。在很多勞動爭議中,工資條、考勤記錄等都可以作為維權證據。

通過以上的解釋,你是否看懂了自己工資條上的那些項目呢?

你的單位是否依法提供了作為勞動者必備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