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日淨投放1500億元,能緩解年底貸款市場的資金緊張嗎?

今日,中國央行開展1200億元7天、3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維持不變,7天、14天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55%、2.7%;今日無逆回購到期,實現淨投放1500億元;隔夜中國央行公佈TMLF等“定向降息”工具。

央行今日淨投放1500億元,能緩解年底貸款市場的資金緊張嗎?

逆回購為資金融出方將資金融給資金融入方,收取有價證券作為抵押,並在未來收回本息,並解除有價證券抵押的交易行為。央行逆回購,簡單來講就是央行拿手中的錢向商業銀行購買有價證券,並在購買時約定未來特定日期會將這次買入的有價證券再賣給商業銀行交易。

這樣一來,央行開展逆回購,就是央行把錢借給商業銀行,而這些錢就會通過商業銀行流入市場,市場上的錢多了,不缺錢花的商業銀行也不用高息去借其他機構的錢,市場貸款利率就會降低。一定程度上代表貨幣政策寬鬆。

因為當市場一段時間內逆回購淨投放持續減少萎縮,貨幣政策立場就會發生變化。比如說,目前國家基調是降槓桿,那麼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鎖短放長,提高了銀行短期資金借貸成本,就能很好達到了去槓桿的目的。

昨日晚間,央行進一步宣佈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資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優惠15個基點,目前為3.15%。其他沒有提到的屬性(比如要不要抵押品),可能就是參照MLF執行。

綜合看TMLF以及“再貸款再貼現”措施,央行此舉的核心仍系出於“寬信用”的考量,同時對大行、中小金融機構採取不同措施也凸顯央行精準調控、疏通流動性通路及防止流動性分層的目的。目前,社融持續處於下行通路,寬信用仍是“慢變量”。貨幣政策工具組合操作仍將維持資金面相對寬鬆,明年1月仍有降準可能。一方面,維持“寬貨幣”可為“寬信用”格局形成添加助力;另一方面,“寬貨幣”有助於對沖大月稅期、呵護元旦後春節前資金面短期緊張。

整體上看,這是央行落實此前的一系列支持小微、民企融資的政策的內容之一。央行此前提出“三支箭”的政策組合,其一便是“增加民營企業的信貸,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凡是中小銀行有客戶、還能貸出去,只是因為存款不夠或是存貸比太高,缺乏資金導致貸不出去的,人民銀行都以再貸款、再貼現的形式支持這些銀行。”因此,此次TMLF也是在進一步落實這支箭

換言之,只要你能做小微、民企貸款,做多少都行,央行源源不斷地給你提供便宜的彈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