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為何那麼發達?

順應國家高質量發展需求,直面戰略層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深圳衛視近期每週三21:35播出紀錄片《中德製造》,以借他山之石鏡鑑。今晚將播出的第五集《雙元制》,全面剖析了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各個方面,既帶領觀眾走近真實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也在對比中凸顯了我國職業教育面臨的挑戰。

來論|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為何那麼發達?

人是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技能人才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了產品品質。在製造業強國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德國製造”高品質發展輸送了大量優秀的產業工人。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這是一種企業和學校同為辦學主體的職業教育模式。

縱觀歷史,以雙元製為代表的德國職業教育是成就德國世界強國地位和保持富裕水平最為重要的手段。十九世紀末期德國工業化之時,主要憑藉的就是發展職業教育。大批高素質的技能人才,使得德國在工業化進程遠遠落後於英法等國的情況下,能夠實現快速趕超並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二戰後,德國能夠從廢墟上重新崛起,職業教育同樣功不可沒。正如德國前總理科爾曾經指出,發達的職業教育是德國在二戰後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爆發之後,對15-25歲的青年人而言,德國失業率遠遠低於其他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2010年,在經合組織成員國青年人平均失業率高達16.7%的情況下,德國青年人的失業率僅為9.7%。金融危機中良好的就業情況,使得德國職業教育再次讓世界刮目相看。

另外,德國職業教育承擔了在其它國家由高等教育才能完成的任務。很多在其它國家必須由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比如媒體設計、信息通信、機電工程、化學制劑、牙科技術、眼科技術等領域的技術人才,在德國都是由雙元制職業教育來培養的,其教育質量之高可見一斑。

近兩年,特朗普為了推動“Made in America”戰略,正以積極的姿態學習和引入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我國同樣如此,在過去十年中,去德國考察職業教育雙元制並引進國內實踐者絡繹不絕。

那麼,德國職業教育為什麼這麼發達?下面和德國中文網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即分流 德國打造經濟適用職教模式

德國孩子6歲上小學,小學4年後即進行分流。也就是說,10歲時孩子們就要面臨對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一種是以攻讀大學為目標的文理中學,學制9年,相當於我國的初中和高中連讀,19歲畢業後可以直接進入高校;另外兩種分別是普通中學和實科中學,相當於我國的初中,學制通常為5-6年,課程具有濃厚的職業導向色彩。他們的學生在15-6歲畢業後,便開始尋找雙元制職業教育培訓崗位,找到培訓崗位的學生可以進入企業,成為學徒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就數量而言,傳統上僅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會選擇文理中學,雖然近幾年隨著高校擴招,比例略有上升,但職業教育仍然是眾多學生的選擇。換句話說,在小學之後,眾多學生就已經進入職業教育體系。

小學後即分流的教育體制,使得教育資源得到經濟合理的利用,也使得職業教育有了更紮實的基礎。將職業教育提前到義務教育階段,這是德國教育體制最富有特色的地方。對於職業教育來說,這樣的教育體系無疑有著極大的優勢。

勞動力市場職業導向 重視職業資格認證

德國勞動力市場具有明顯的職業導向特徵。在我國,勞動力的招聘和流動主要以學歷為依據,學歷是就業市場上的敲門磚,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勞動者收入的高低。但在德國,勞動力的招聘和流動以及收入高低主要以職業資格為依據。比如,同一行當的勞動者,如果又具有相同資格級別,那麼他們的收入在整個德國範圍內都是相差無幾的。

德國勞動力市場職業導向的特性,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它使得職業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的聯繫更加緊密。在德國,職業教育專業標準有一個富有特色的叫法,即“教育職業”。“教育職業”與實際職業密切相關,是對相關工作崗位群進行教育學處理之後的結果,它是雙元制職業教育各方面工作的依據。

德國勞動力市場職業導向的最大優勢在於,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也高。即使在學徒期間,他們每個月也能拿到一兩千歐元津貼。轉正成技術工人後,收入也不會比大學生低多少,有時甚至更高。

以自身發展需求為導向 企業主導職業教育

德國企業有著聯合培養學徒的傳統,企業不僅視之為一種責任,更視之為一種權利。企業培養學徒的最大動力,就是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德國一向通過高品質的產品贏得市場,在未來同樣得靠提升產品性能保持價格優勢,因此企業格外重視對技工人才的培養。對於企業來說,是否擁有一支高質量的員工隊伍,決定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高低,也決定了企業能夠生存多久。

關於學徒的培養成本,德國聯邦職業教育部門在2012年曾經對3000多家企業做過一個大型調查並得出結論:平均每個學徒一年培訓費用是17900歐元,其中學徒工資佔很大一部分,同時,學徒勞動也有12500歐元的產出。也就是說,企業培訓一個學徒,每年僅需投入5400歐元。另外,儘管德國有統一的職業教育專業標準,但是企業依然擁有足夠的自主空間。企業完全可以依照自身需求和產品特色,對學徒進行個性化培養,這意味著企業通過職業教育能夠獲得高匹配度的員工。權衡付出與回報,企業寧可自己來做職業教育,並心甘情願掏這5400歐元。

對於職業教育來說,企業高度參與是提升辦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德國企業參與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熱情,為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培養高度職業認同感 助力技能人才責任心養成

“他烤的麵包最好,他釀的啤酒最好,他造的汽車最好,因為他像牲口一樣工作……”,這幾句歌詞唱出了德國工人心目中的自己,也唱出了外國人對於德國人愛崗敬業的印象。

那麼,德國人為什麼這麼敬業呢?敬業精神的背後折射出德國人高度的職業身份認同。這種身份認同的養成既有宗教和哲學的推動,也有教育的貢獻。在中世紀,德國人將職業視為塵世的修煉,敬業程度反映了對基督的忠實程度。啟蒙運動之後,宗教影響力大不如前,不過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道德。康德認為道德的基礎是自律,而非宗教強制性的他律。從這個意義上講,即使沒有宗教力量,職業道德也應當是內化於心的。

事實上,康德哲學並非我們所想象的僅僅侷限於學術界。德國人的職業認同和職業道德或多或少帶有康德哲學所留下的痕跡。另外,德國從小學開始,就不斷為孩子們創造機會接觸各種工作,當孩子們十多歲開始進入職業教育領域時,大部分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進入企業後,師傅也會幫助他們做職業規劃,培養他們對對職業的認同和工作熱情以及高度的責任心。

職業認同是支撐職業教育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如德國教育家布蘭克爾茨(H. Blankertz)在1983年所提出的:如果缺乏職業認同,職業教育將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說,德國人對於職業身份的高度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愛崗敬業等職業道德,是促進雙元制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