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监利法院:着力司法助企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监利法院:着力司法助企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近年来,全市两级人民法院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落实司法体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等一项项改革在荆州落地生根,以时不待我的精神不断推动司法创新,决战决胜执行难、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等一个个创新实践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护航……走在新时代的荆州法院,在惠民生、促发展、解难题“考卷”上书写下新时代答案。

今天,小编带您走进监利法院,了解他们的担当和作为。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监利法院:着力司法助企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监利法院:着力司法助企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11月底,监利县人民法院执行局通过执行款专门账户,将50万元执行款按比例分别转到20个申请执行人的银行账户。在法院的主持和监督下,企业一边生产一边“分期还款”,既保障了债权人权益,又让企业继续生存发展。这是监利法院司法助企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监利法院坚持把审判工作放在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来开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延伸审判的司法服务职能,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对涉企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快审快结快执行;对涉企纠纷,实行先调解、缓诉讼;对涉企执行,采取“生道执行”……监利法院实施一系列司法助企措施,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监利法院:着力司法助企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监利法院老照片

<strong>服务大局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

<strong>助企行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坚持围绕大局履职尽责,一切工作自觉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法院不能被动等待,必须主动作为,做好司法服务和保障。”监利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继权说,把每一起案件办好是法官的基本功,如何延伸审判职能护航改革、发展则是更大考验。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正值监利持之以恒壮工业之时,监利法院把服务企业作为落实大局观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2017年,一份凝聚着监利法院司法智慧的文件出台——《关于为我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司法保障与服务的意见》,它围绕企业破产、涉企执行、借贷纠纷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对涉企案件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明确时限要求,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并对案件实行繁简分流,依法适用民事简易程序,进一步降低企业诉讼成本。

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如何?经营中常遇到哪些纠纷?为了摸清企业对司法的需求所在,两年来,监利法院先后与县经济开发区、县金融办联合开展了开发区企业座谈会和金融机构座谈会,面对面倾听市场主体的问题和困惑。

不仅请进来,法官们还走出去。该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走访县域重点企业,送法上门,并针对企业在合同纠纷、借贷纠纷等方面的高发问题,提出公正合理的司法建议和解释,给出规范经营行为防范法律风险的提示,有效遏制和减少了同类案件发展,得到企业高度赞扬。

<strong>涸泽而渔还是放水养鱼“生道执行”

<strong>助企业渡过难关

一边是手持判决书要求法院强制执行的20多名债权人;一边是债务缠身,若遭强制执行则陷入倒闭、却有着市场前景的民营企业。

这是一家曾一度停产的纸业生产企业,刚刚通过金融机构注资进行资产重组,恢复了生产。一旦采取强制措施,流露出一线生机的企业马上又会走向绝路。监利法院经过全面综合分析,选择弃用强制措施,扶持企业渡过危机,尽快步入正轨,早日偿还完债务。

带着债权人进企业看生产现状,让大家自己判断涸泽而渔还是放水养鱼?最终,债权人选择了后者。经20余次协商,法院促使企业和20余位债权人达成一致和解意见:企业采取“分期还款”的形式,每月主动履行债务,还款50万元到法院执行专门账户,再由法院按债权比例分别发放给债权人,力争5年内清偿全部债务。

此后,企业生产经营日渐稳定,债权人也按照和解协议计划不间断地拿到应收款项。从资产重组到恢复生产,再到执行和解,企业的路越走越稳。企业说,多亏了监利法院柔性执法,才让他们渡过了难关。

监利法院在处理涉企案件时,创新执行模式,坚持在执行中采取执行和解、分期执行等“生道执行”方式,慎用财产保全和查封、扣押、冻结、罚款等强制性措施,保证企业正常生产,逐步兑现债务,避免因机械执行、强制拍卖企业资产,给企业和申请人造成更大损失。

两年来,监利法院采取“生道执行”执结了80多件涉企案件,在最大限度地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尽量不影响被执行企业生产经营。“放水养鱼”实现共赢,彰显了司法温暖。

<strong>维护金融生态安全有实招

<strong>坚持快审快结防范化解风险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监利法院:着力司法助企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金融纠纷态势是经济社会宏观运行的“晴雨表”,也是区域经济微观运作是否规范的“显微镜”。

今年8月底,监利法院启动金融案件专项执行行动,采取司法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清理一批重点、难点涉金融案件,依法打击逃避、躲避、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经过近5个月执行攻坚,执结39件,执行款项达2000余万元。

司法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两年来,监利法院不断加大涉金融案件的审执力度,坚持快审快结,成立金融合议庭,增强涉金融案件审判的专业化,提高涉金融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县域金融生态安全。

两年来,共审结金融机构起诉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185件,标的额9400万元,执行到位 72 件,执结标的额3000余万元,有力维护金融主体合法权益。

监利法院还加大民间纠纷案件的审判力度,审结民间借贷纠纷案件560件,标的额达1.6亿元。依法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既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和借贷利息,又遏制高利贷化和投机化倾向,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监利法院:着力司法助企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监利法院:着力司法助企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