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灭亡,是天道所归还是咎由自取

北宋的经济繁荣,是千百年来中国最富裕的时候,但军事领域的短板,也让人惋惜长叹,多数人都了解北宋的薄弱兵力,但最初时期北宋的兵力,并不像很多读者讨论过的那样弱,原因是被金国灭亡后,北宋的军力被民间很多言论误导。

而实际的情况是,北宋边军对西夏常年压制,导致西夏内部发生纠纷,宫闺内外人心惶惶,尤其在仁宗后期到徽宗年间,西夏几大势力将原有的西夏分割开来,只是在外看了还以夏的名义存活,几乎可以说是宋国常年经济与军事的压迫,使西夏即将灭亡,青塘地区的战役就可以说是最好的证明,西夏与北宋同样被青塘地区的肥沃土地吸引,也派出军队一起争夺这块肥肉,但宋军势如破竹,几次大败西夏,西夏无奈放弃了这口肥肉。青塘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此战之后,就好像北宋在西夏的头上悬了一口大刀,随时可以要了西夏的命。

北宋的灭亡,是天道所归还是咎由自取

而对辽国常年的防备战略,使辽国百年没有更进一步,澶渊之盟的三十万岁币,在富饶的大宋,也就是几个宰相的年终奖罢了,还谈不上任何压力。宋朝对辽的边防线上,不算强悍,但也算是无忧。辽国贵族对宋朝的仰望却是真实的,北宋时期的经济总量占当时全世界的70%,辽国的经济命脉实则已经掌握在大宋手中。

北宋的灭亡,是天道所归还是咎由自取

北宋时期的军备整齐,但对待将领的防备过多,从仁宗皇帝罢免狄青开始,便没有了真正意义的名将,而文臣势力的庞大,也彻底的改变了国家对武将的态度,作奸犯科之人,脸上往往被刺上字,发配充军也是对人的惩罚,所以说朝廷的态度,让本来强悍的官兵没了战斗的欲望,狄青被辱的事情,更让为兵为将者心寒,宋朝最后的结局也是自己挖的坑。

北宋的灭亡,是天道所归还是咎由自取

由于宋徽宗军臣对当时形势的错误理解,北宋最终还是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西夏的局面让他窃喜,云南等地的臣服也让他飘飘然,联金灭辽如果成功,那将是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加上蔡京等人的劝说后,在公元1122年与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联金灭辽正式开战。

与北宋做了百年兄弟的辽国,此时早已腐朽不堪,在金宋联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最终亡国灭种,完颜阿骨打的子民,证明了他们才是北方的雄主。金国慷慨的将辽国原有的燕云地区割让给了宋国,大宋的百姓也同时欢庆起来,毕竟汉家人民丢失燕云已经几百年,收复国土的喜悦,让开封城里彻夜欢庆。

北宋的灭亡,是天道所归还是咎由自取

然而欢乐没有维持太久,金人的胃口又岂是区区草原与牛羊,在联宋灭辽的过程中,金人清楚的知道了宋国军队的腐烂,在公元1125年,单方面挑起与宋国的纠纷,出兵燕云。燕云地区的百姓,由于对几百年的异族统治,对宋国的认同感并不强,没经过多少抵抗,金军便攻占了燕云地区。宋徽宗吓得忙将皇位传给太子,将这个烫手的山芋送了出去,但大势已去,宋国还没来得及研究出应对方法时,在第二年金军就大举进攻中原,而愚蠢的宋徽宗父子还曾想割地纳贡的时候,金军就已经打到开封城下,汉人有史以来最屈辱的时刻到来了,宋徽宗父子及嫔妃数千人,被金国掳去塞外,原有的群臣皆一同被俘,公元1126年,北宋灭亡。

北宋的灭亡,是天道所归还是咎由自取

我是通辽人,欢迎与我一起品鉴历史故事,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还请关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