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全文共2872字,閱讀時長約為9分鐘

圖片來源 | 世界互聯網大會

撰文 | 先聲會

出品 | 先聲會

<strong>先聲君帶看“世界互聯網大會”

1

人工智能開始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的新型基礎設施,將大規模的提升企業效率和降低企業成本,對企業而言,若不重視人工智能,在未來可能會錯過一個時代。

2

人工智能或將很快取代重複性高的工作,但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在短期內取代專家和文化工作者,因為這些決策和行為需要深度的知識、多樣化的動態信息和縝密的推理。

3

人工智能在商業領域的應用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能否落地,能否實現真正的商業化,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去證明。

2017年的初冬,全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了中國烏鎮。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如期而至,雖然依舊是<strong>“世界互聯網大會”

,但本屆大會上,聊互聯網的人少了,各種“AI”已經在互聯網界各位大佬的口中呼之欲出。

關於人工智能,各位大佬在今年又有何觀點?先聲君為你盤點了李彥宏、馬化騰、雷軍、丁磊、王小川、沈南鵬等10位大佬對人工智能的看法。

<strong>李彥宏:人工智能會帶來大量新的機會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互聯網時代和人工智能是兩個不同的時代”,人工智能時代不僅僅會深刻地改變、影響我們消費的領域,也會深刻徹底地改變產業、改變To B的領域。它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比互聯網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要更加深遠。

<strong>互聯網是“前菜”,而人工智能是“主菜”,它的影響力更大的一個東西。

過去如果你說什麼,計算機是聽不懂,而如今智能音箱每過一兩個禮拜,它都比以前更聰明一些。而如今人工智能的發生和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節點,就是人機交互的模式是從原來的鼠標、鍵盤轉向觸摸屏,再從觸摸屏轉換到語音的這種對話。

人工智能會帶來很多新的機會,它將引領人們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而迎接新的時代,就註定要有一個新的思維、新戰略,才能讓人工智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strong>馬化騰:

<strong>AI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的新型基礎設施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大會表示:<strong>全球產業都在進行數字化,在此期間機遇挑戰並存,產業互聯網機會巨大。

隨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開始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的新型基礎設施。人工智能的算法要有更多深層次理解,另外人機人腦之間的整個未來外部網絡之間的互聯將是有意義的。

未來10年內在新的人機接口方面將會有很多的變化,如果5G加上VR的基礎,加上續航能力,加上計算能力等被解決,一定程度上會有比較實用的VR計算軟件和AR計算軟件會出現,這也是劃時代的突破。

<strong>雷軍:誰把握住AI誰就把握住未來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小米公司創始人、CEO雷軍

小米公司創始人、CEO雷軍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這個時代的機會和想象、作為空間甚至遠超過以前提出的大數據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如果說以前還只是浪潮,現在我們已經正式進入了人工智能時代。

雷軍認為,AI+IoT+5G將會產生一個核聚變,所有設備都能無縫鏈接在一起。很多的物聯網設備,包括機器人在內都開始融入人們的生活,整個產業鏈已經非常常熟。

<strong>誰把握住了人工智能,誰就把握住了未來。

<strong>丁磊:

<strong>人工智能是互聯網技術的新動力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網易創始人丁磊

網易創始人丁磊表示人工智能會是經濟的新動力,人工智能,在未來10-20年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就像1994年互聯網的影響一樣,會是方方面面的。現在的企業應該做好評估:人工智能到底給企業生產效率帶來了怎樣的提升,成本帶來了怎樣的降低。這樣的企業有可能成為行業領先者。

<strong>丁磊認為近三年人工智能的突飛猛進可能會成為改變經濟的新動力。

<strong>王小川:

<strong>AI是下一個互聯網時代需抓住的機遇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搜狗CEO王小川

搜狗CEO王小川接受媒體採訪表示,搜索引擎本身就是一種AI,雖然搜索引擎表面看起來是搜關鍵詞得出結果,但實際上,搜索的背後需要對海量的數據進行處理和理解匹配。同時他也表示,從自然語言擴展到圖像、視頻搜索,搜索的演進方向是獲取更精準的答案,這本身也就是人工智能基礎能力的體現。

人工智能是我們需要把握的一個機會,對於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以概念驅動,或者說資本驅動的時代將逐漸褪去,市場將更加理性迴歸術本身,以技術為核心的驅動模式成為真正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

<strong>沈向洋:

<strong>數據、算法和計算力是AI發展三大要素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微軟全球副總裁沈向洋

微軟全球副總裁沈向洋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人工智能絕不僅是放在象牙塔裡的科研成果,而要實實在在地幫助人類,造福人類。

<strong>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要素是數據、算法和計算力。而這一輪熱潮得以快速發展,正是得益於這三個要素已經準備就緒。

放眼未來,人工智能將在未來至少20年內扮演重要的角色。對於人工智能將向何處發展,我們仍有很多疑問,但我們相信,引領人工智能的發展,塑造和引導未來的能力就掌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中。

<strong>沈南鵬:

<strong>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將深度賦能傳統企業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表示,<strong>傳統的商業製造業、醫療、教育等都需要互聯網產品,這就催生了二者的深度合作。

“從早期的血糖的監測、預防,到手術當中的對於醫生的提示,到醫學影像的幫助,我們看到有一些互聯網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在跟這些醫院進行深度的合作,一個傳統醫院你可以看到它的產品當中已經滲透了互聯網血液,滲透了人工智能手段。

數據是人工智能時代最重要的資產,關於數據治理、數據保護、數據運用、數據交易當中“遊戲規則”的制定,可能是擺在所有企業和政府面前的問題。

<strong>俞敏洪:

<strong>人工智能會給教育帶來重大的衝擊和改變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會給教育行業帶來重大的衝擊和改變,涉及教育行業的方方面面。它是一場革命,是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以及老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到底是不是能夠完成教育的全部任務,截至目前仍難以判斷。因為教育的全部任務包含一個人完整、全面的成長培養,包括情感培養、審美培養等,這是很難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完成的。

教育還是要回歸本質:培養一個完善的人。與老師面對面交流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是人工智能技術和互聯網教育不能取代的。

<strong>柯佳時:

<strong>傳統媒體要利用AI提升新聞分發的效率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美通社全球內容授權和發佈副總裁柯佳時

美通社全球內容授權和發佈副總裁柯佳時表示,如果傳統媒體不能掌握AI等新技術,那麼它們可能會與受眾越來越遠,因為有成千上萬的自媒體在社交媒體上與傳統媒體競爭,它們必須利用大數據來提升新聞的分發效率。

雖然美聯社、新華社等已經將AI應用到新聞生產,但我認為機器寫出來的東西缺少一種精神,缺少那種能夠擊中讀者內心的東西。<strong>我認為好的記者永遠不需要擔心被機器取代,因為只有人才能夠賦予內容以真正的靈魂。

<strong>漢斯:人工智能或將很快取代重複性高的工作

看李彥宏、馬化騰、雷軍這10位大佬們都說了些什麼?

△歐洲科學院院士漢斯·烏思克爾特

歐洲科學院院士漢斯·烏思克爾特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人工智能目前發展越來越成熟,已經可以提高企業的工作流程。有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很快會代替人類眾多工作崗位,但事實是很多國家機器人等發展發達,失業率卻比較低。

漢斯認為人工智能或將很快取代許多司機、數據錄入人員、辦公室職員等重複性高的工作,但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在短期內取代專家,因為他們必須做出很重要的決策,這些決策需要深度的知識、多樣化的動態信息和縝密的推理。

產品經理、市場研究員、營銷專家,醫學專家,但這些都是高薪專家,他們的決定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和價值。<strong>他們的決策決定了公司的成敗,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決策人員做決策。

【資料來源】

央視財經、新京報、網易科技、浙江在線、世界互聯網大會官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