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兩山”建設標杆,億利庫布其為什麼能?

近日,生態環境部命名錶彰了全國第二批16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其中有一個入選地區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範區”。不僅是因為它是沙漠地區,更是因為它是全國首個由民企實施的,以民企名稱冠名的生態示範區。

成為“兩山”建設標杆,億利庫布其為什麼能?

庫布其沙漠

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以及中央鼓勵支持民企發展的大背景下,“億利生態示範區”掛牌有著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標誌著民營企業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獲得了國家的高度認可。有關專家表示,此次生態環境部開了一個好頭,這是解放思想的創新舉措,必將激勵一大批民營企業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億利資源集團以堅持30年治理庫布其沙漠享譽全球。30年來,億利集團在中央部委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依靠科技創新和艱苦奮鬥,進行規模化、產業化治沙,硬是把千年荒蕪的庫布其沙漠變成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偉大理念,樹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標杆樣板。

成為“兩山”建設標杆,億利庫布其為什麼能?

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

“現場經得住看,經濟賬經得住算”,這是億利資源集團進行治沙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經驗。話很樸實,其實正是對中央提出“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新理念的生動解讀。作為民企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者,億利資源集團充分發揮民企在機制、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整合全球和全社會的資源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充分發揮了企業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主體地位。

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全球話題,關乎到全人類的永續發展。中國提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億利資源集團成為傳播這一偉大理念的國際使者。近日,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在參加波蘭氣候變化大會時提出了“全球荒漠化土地森林增匯行動”,他認為治理荒漠、綠化沙漠是應對氣候變化最重要的路徑之一,在未來10年將地球上1/10的荒漠化土地改造成森林,將意味著每天全球增加碳匯10萬噸、水分涵養15萬噸,幫助全球1億以上人口脫貧。

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標杆和全球治沙領軍者,億利資源集團為什麼能?答案就在於,偉大的時代造就了偉大的企業,綠色的基因成就了綠色的偉業,把荒漠變成綠水青山,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這是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