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家庭:一家5口不僅畢業於同一所重點大學,還讀的是相同專業

這是一個與電子科技大學有著深厚情緣的家庭,<strong>父親、母親、大兒子、二兒子和二兒媳都在曾在電子科大就讀通信相關專業。

本期推送,就讓我們走進"通信世家"羅通俊、馬朝華一家的成電記憶!

<strong>家庭簡介:

父 親:羅通俊——1958年考入電子科技大學長途通信專業

母 親:馬朝華——1958年考入電子科技大學長途通信專業

大兒子:羅 實——1987年考入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

二兒子:羅 昀——1997年考入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

二兒媳:郭 靖——1997年考入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

<strong>父母輩:同班同學相識、相知、相愛

<strong>1958年,羅通俊、馬朝華考入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長途通信專業,就讀於8102班。兩人都是學生幹部,羅通俊擔任副班長兼團支部委員,馬朝華則在院學生會擔任學生幹部。

那時學校班級的集體活動比較多,在日常的學習以及各種集體活動中,羅通俊和馬朝華逐漸從相識到相知。大學四年級在俄語過關的基礎上選修第二外語時,他們倆不約而同選修了同一門外語(日語),接觸時間更多,關係也更加密切。五年級做畢業設計時,他們做了同一個選題,在五分制的評分標準之下,<strong>兩人的畢業設計都得了滿分。

神奇家庭:一家5口不僅畢業於同一所重點大學,還讀的是相同專業

1962年5月4日,羅通俊、馬朝華(第二排右起第二羅通俊、第三排右起第一馬朝華)和班上同學合影

<strong>畢業後,羅通俊和馬朝華被分配到總字722部隊(即現在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研究所)工作,不久便結婚組建了家庭。雖然離開了學校,但他們與學校的聯繫一直很密切。馬朝華曾經參與由中電科十所和電子科大電工學院共同協作完成的三個國家項目的研製,其中兩項分別獲得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和國防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十所的一些年輕人攻讀成電的在職研究生,他們曾作為指導老師之一和成電其他老師一道,共同對其進行指導。夫妻倆為能夠給母校和十所的合作貢獻力量,感到由衷的高興。

兒子輩:考入電子科大,再續父母情緣

參加工作後,繼續努力"不斷學習"便成為羅通俊那一代成電人身上最為珍貴的特質。久而久之,夫妻二人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個家庭的每一位成員。<strong>二老的兩個孩子羅實和羅昀都喜歡上了電子行業,喜歡上了電子科大這所學校。

在參加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可選專業很多,比如金融、建築、醫學、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等,兩個孩子在不同時期填報志願,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電子這個行業,也都被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錄取。畢業後,孩子們和父母一樣都選擇了到研究所工作。"孩子報考什麼大學、選擇什麼專業最終都由他們自己決定。"<strong>"雖然這個行業非常辛苦,但是看著孩子們選擇自己曾經走過的路,感到非常欣慰,這也算是一種傳承吧。"

羅通俊欣慰地說。

羅通俊的二兒子羅昀考入電子科大以後,認識了同樣學習通信的郭靖。兩人雖然不是同班同學,但因為緣分和同樣的愛好,在大學相遇、相識、相愛,最終走到了一起。<strong>本科畢業後,羅昀又考入電子科大電子工程學院電路與系統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

神奇家庭:一家5口不僅畢業於同一所重點大學,還讀的是相同專業

2012年,一家人(左邊大兒子羅實、大兒媳,中間羅通俊、馬朝華及孫子,右邊二兒子

<strong>關於電子科大,一家人最多的是感恩

每當羅老回憶起當年的校園生活時,總是說:"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德高望重的通信專業學術泰斗們。"他一直很感謝張煦、李樂民、張宏基等恩師對他們的教誨,尤其是中國光纖通信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張煦。馬朝華清晰地記得:"每次上課,張老師只會帶一張紙,但身後黑板上卻是幾大版工工整整的板書。聽完張老師一堂課下來,筆記本上會記錄很多內容,張老師敬業,對每一個學生都非常好。"

<strong>看著如今電子科技大學的發展,羅通俊一家希望成電能儘快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神奇家庭:一家5口不僅畢業於同一所重點大學,還讀的是相同專業

關注<strong>"成電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電子科技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素材來自電子科技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