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杀日本人却被日本人尊敬,他为中国而死却被中国人掘坟


他杀日本人却被日本人尊敬,他为中国而死却被中国人掘坟

1、

被日本人尊敬的敌将,

被中国人掘坟的英雄。

80年代经典历史剧《三国演义》片尾曲曾这样唱道:“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多少名人政要为了后世的虚名,作假作恶,虽然说:“不容青史尽成灰”,可翻开我们的历史书本,究竟有多少水分?“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历史,终归是胜利者书写。

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反间计所害,以通敌的罪名凌迟处死,行刑时,不知真相的群众冲上去争抢他的碎肉,大骂“汉奸走狗”。这样的悲剧,不止发生在袁崇焕的身上。

就在几十年前,卢沟桥旁的一座坟墓被群众们挖开,本来以为这座葬着反动派高官的墓,会有金银财宝,结果只有一些简单的日常陪葬品。为了平复这种失望的心情,群众们将尸体拉出来游街。

这座墓的主人,正是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132师师长,抗日名将赵登禹,和他一起葬在卢沟桥旁的,还有当年29军牺牲的国民将士。

1937年7月27日,抗日名将赵登禹因为被汉奸出卖,遭受日军伏击,壮烈殉国。在日军的档案中,曾这样记载:“尽管我军进攻猛烈,但是,敌将赵登禹的防守非常坚固,几经阻战无法容易地将它拿下。”在得知赵登禹殉国之后,日本人用了四个字来形容:“甚为可哀”。

对一位敌军将领的阵亡,日本人没有表现出高兴和得意,而是说“甚为可哀”,这是他们出于对强者的尊敬。赵登禹,就是一位让日本人既害怕,又尊敬的强者。

1933年,日军攻下山海关,准备向长城各口发动进攻。时任29军37师109旅旅长的赵登禹,率领3000士兵,急行40华里,击溃了日军的先头部队。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赵登禹命令士兵行进到距日军百米的距离,再突然发动攻击。大刀、手榴弹从天而降,日军的坦克、火炮均无法发挥用场,此役,一举歼灭日军先头部队3000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也正是这关键的一站,让中国军队取得先机,抵挡住了后面几轮的攻击,取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史称:喜峰口大捷。

胜利是来之不易的,胜利的开端,是赵登禹亲自率领的500人大刀队,夜袭日本军营,日军的骑兵和炮兵一夜之间几乎都被全歼。付出的代价是,500人大刀队,仅有23人生还。

他杀日本人却被日本人尊敬,他为中国而死却被中国人掘坟

肩扛大刀的29军士兵

日本人对这次失利恼恨万分,他们说:“明治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喜峰口外,遭受60年来未有之侮辱。”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赵登禹首先殉国,当时中国作曲家麦新听闻此事,谱成一首《大刀进行曲》,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英名传遍中国。

他杀日本人却被日本人尊敬,他为中国而死却被中国人掘坟

2、

都付笑谈中

赵登禹殉国后,被国民政府追封为上将,1947年,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大街改名为赵登禹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向赵登禹的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签署的烈士证书。在台湾的“忠烈祠”也供奉有赵登禹的牌位。

这样一位被公认的烈士英雄,却在“混账”年代遭受如此侮辱。1980年,赵登禹的墓才被修复,名誉得到了恢复,到了2014年,赵登禹终于入成为第一批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的英雄。

后来的抗日神剧里,大刀队的身影也经常出现,观众们记住了亮晃晃的大刀,记住了各式各样花式打鬼子,记住了各种雷人的台词。但很少人还记得赵登禹。《三国演义》另一首主题曲是这样唱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抗日神剧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大骂:“这神剧的导演和编剧是脑残吧?这也行?”

战争变得轻松好笑,历史也成为了茶余饭后的笑谈,至于英雄——只要宣传到位,英雄不多的是吗?记不住一个两个也不奇怪嘛。更何况,我们还有过那些“混账”的年代,分不清谁是英雄,谁是恶魔,将英雄的墓砸烂挖开,将恶魔的爪牙供奉如神明。

赵登禹,这个名字如果平时你记不住,那么在他殉国81周年的时候,花一点时间,记住这位为中华民族殉国的英雄。

他杀日本人却被日本人尊敬,他为中国而死却被中国人掘坟

赵登禹戎装照

3、

将军血战不归还

下面,我们就稍微了解一下英雄的生平。

赵登禹(1898年-1937年7月28日),山东菏泽人。少时家贫,辍学习武。后如冯玉祥部队参军,当过冯玉祥的警卫员。从一个小兵一直做到排长、连长、旅长、师长。

在冯玉祥的影响下,几乎是文盲的赵登禹开始读书识字,多年的军旅生涯,不仅将他磨炼成一名优秀的军人,也培养出了不错的文化素养。我们可以来看看赵登禹的书法。

他杀日本人却被日本人尊敬,他为中国而死却被中国人掘坟

这张信笺上,原文是:“敝师驻防塞北,有名殿布青山者,日前偶在该山得获火狐两只,因敝师不便饲养,恐日久伤其生命,殊为可惜,素谂贵园万牲罗列,以供游人观瞻,兹特派副官单永安,携往送上,即请查收为荷,此致万牲园。”

意思是:我们军队驻扎在,偶然在山上抓获两只火狐,因为军中饲养不方便,怕日子久了火狐会死掉,那就太可惜了,想到贵处是动物园,正好派副官单永安,将火狐送来饲养。

“恐日久伤其生命”,这样一句悲天悯人的话,竟能从久经沙场的武将赵登禹口中说出,更能看出他正直敦厚的修养。

自古忠孝难两全,在非常时期,“舍小家而保大家”,是每一位抗日将士都要做的取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赵登禹受命往前线。此时的他上有老母,中有怀孕的妻子,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但他还是毅然决然与家人告别,奔赴前线。

他杀日本人却被日本人尊敬,他为中国而死却被中国人掘坟

赵登禹手书“孝思维则”

后来他的女儿赵学芬回忆说,“我父亲返回河北防地前,见了我祖母最后一面。临行时,他跪在地上给祖母磕了头,又叮嘱正怀孕的母亲要注意身体,然后还抱了抱只有2岁的我和4岁的哥哥赵学武,之后义无反顾地离家而去。”

这一去,将军血战不归还。

81年之后,不管史书如何记载,都不能抹灭卢沟桥畔赵登禹和29军烈士们的英灵,“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他杀日本人却被日本人尊敬,他为中国而死却被中国人掘坟

他杀日本人却被日本人尊敬,他为中国而死却被中国人掘坟

关注微信公号“人物十分钟”,每天一个精彩的人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