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择校家长,一定要先弄清这个问题

------------------------------------------------------------------

国际教育最前线:提供最新国际学校入学招生信息、入学咨询、校园开放日等活动

11月份 北京上海广州近40多所国际学校开放日预约中 热线:4000118798

预约weixin:For_theFuture

-------------------------------------------------------------------

“老师,鼎石和建华相比,哪个更好呢?我同事说她家孩子上的是建华,但我朋友说鼎石很不错。这两个到底怎么选?”

……

最近,一位家长在网站后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代表了很多刚开始进入择校阶段的家长的困惑。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北京的民办学校,到底怎么区分?


我们先说答案:鼎石和建华是两种类型完全不同的学校!他们各自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不错的学校。但是,他们这两种类型的学校之间,却不具备可比性。

好,说完了答案,我们接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说明,这两所学校,在官方的定义上,都是属于“民办学校”。所以,我们今天就从“民办学校”这个名称说起。

说到北京的“民办学校”,其实历史并不长。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最早的民办学校,出现在1993年。当年,北京第一批共有20家民办学校开办。不过坚持到今天的,没剩几家了。

这25年来,北京的民办学校经历了好几个时期。最初几乎都是“差生集中地”,于是有些学校开始经营不下去。后来某一历史时期出现“民办公助”这种特殊形式,一些政策开始倾斜。再后来,“国际学校”进入大家视野,一些学校转型成功。直到最近几年,民办学校开始比较定型发展,大致分成了两大“阵营”。

第一阵营:

学习的内容和公办校类似,孩子将来是要参加中考、高考的。在约定俗成的叫法上,我们把这类学校叫做“民办学校”。

海淀区的几所民办学校,都是走这个体系的,比如师达、建华、北达资源等。这几所民办学校,中考成绩非常好。

不过这里有一个新情况,这些年,随着家长对国际化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在这个阵营的民办学校里,也有一些开始设立所谓的“国际班”。但由于这类学校主体还是以中高考为主,国际班招生数量不多,而且也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我们依然认为他们是“民办学校”。

海淀的民办学校中,只有海淀外国语旗下的海淀国际学校在“国际”方向上发展比较快,但整个海淀外国语,仍是两边兼顾。

第二阵营:

这类学校不参加中高考,目标是国外大学,我们大致可称之为“国际双语学校”或“国际课程学校”。在约定俗成的叫法中,我们叫做“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

这类学校从学校历史上比较,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早期的民办学校转型而来,比如汇佳。另一类则是这些年新成立的学校,一成立就走的是国际课程的路线,比如鼎石、乐成、凯文等。


两类学校相比,民办学校的学费虽然高于公立学校,但却远远低于国际学校。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时候,家长们可能需要先考虑家庭的经济情况,再来选择择校的方向。

北京的国际学校,学费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起上海和深圳也是高出一大节。学费从十几万到三十多万不等。加上其他的各种费用,每年至少20多万起步。这个数字,对于一般工薪阶层而言,都是要慎重考虑的。

这里要再多说一句,其实,官方把上面的这两类学校都统称为“民办学校”,并未对其进行区分。但在社会大众的语境中,家长们为了不至于搞混,约定俗成地把这两类区分开来。“私立学校”这个叫法虽然不是那么科学严谨,但是因为这类学校收费更高、国际化程度更高,所以一直就延续了这个叫法。

大家看一下这张图,就一目了然了。

北京择校家长,一定要先弄清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北京各区的民办学校,到底哪些是走中高考的,哪些是国际双语的。其中,红色部分是走中高考体系的(或者以中高考为主,以及目前尚未明确方向的),蓝色部分是走国际教育的,橙色部分是两类课程都有的。(点击可查看大图)


北京择校家长,一定要先弄清这个问题



通过这张表,我们能看出很多值得一提的内容。

首先,作为“教育高地”,目前西城区只有两所民办校,一所是去年新成立的正泽,另一所是北师大亚太,不过实际办学地点在昌平。正泽是新成立的,目前还没有高年级,也没有明确对外宣布他们的方向。但根据趋势,应该是要往国际方向发展,这个有待时间的检验。但由于其校长和教学团队都来自实验二小,公立色彩浓郁,他们也从未宣布引入国外课程,所以我们暂且把它划分到“国内方向”

其次,国际化方向的民办学校,集中在朝阳、顺义和昌平。尤其是顺义,国际化双语学校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其国内方向民办学校的数量。

第三,作为“教育丘陵”的海淀,其国内中高考方向的民办校实力异常强大,比如师达、建华等,但国际化双语学校数量却并不多。

第四,丰台和石景山,被称为城六区内的“教育平原”。其辖区内的民办校与其公办校一样,相对比较低调,目前还没有一所纯国际化的双语学校。而京西南方向,目前只有房山新建的诺德安达一家,明年才正式开学。

第五,越来越多过去只做中高考的民办学校,现在开始试水国际班。这从表格中,“兼顾”这一栏的学校就能看出来。此外,还有一些学校在招生简章上也标注有国际班,但由于他们的国际班比起纯的双语学校,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成气候,所以就没有把它们列到“兼顾”里。

看了今天的文章,相信家长们对于民办学校的分类,已经比较清晰了。

总之,对于择校的家长而言,如果确认上民办学校,那么第一步,就是要确认想让自己家的孩子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再从这个方向里的学校进行选择。

如果是“考试型”的孩子,那么可以选择公立学校或者民办学校就读,这样可以通过中考的高分成绩,拿到更好学校的“船票”,从而保证未来高考的成绩。如果孩子不适应应试教育,或者个性比较强,那么就可以试着选择国际化的私立学校就读。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且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也可以选择民办学校。

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出选择。

“可我不知道该怎么选啊,现在孩子这么小,还不能确定将来出不出国。能不能先上着再说?”或许有家长会这么问。但很多过去的“失败案例”证明,家长做出选择越晚,对孩子的发展越不利。

在具备足够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家长能尽早地分析自家的情况并做出判断,这样才能更早地对孩子的求学之路进行合理规划。


如果家长还是拿不定主意,到底是选择民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那么大家就一定要尽早对这些学校进行深度了解。

------------------------------------------------------------------

国际教育最前线:提供最新国际学校入学招生信息、入学咨询、校园开放日等活动

11月份 北京上海广州近40多所国际学校开放日预约中 热线:4000118798

预约weixin:

For_theFuture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