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8年的最後一天,美國和以色列政府如期正式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說如期退出,是因為在2017年10月兩國就宣佈,因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以色列的歧視”,他們要退出該組織。
即便如此,美以正式退出還是引起國際外交圈一些驚訝,因為在早些時候,事情曾有一線轉機,一些人認為美國和以色列可能不會退出。
以色列的退出在該國內部也引發不同意見,有人稱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先簡單交代一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與美以之間的“恩怨”。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英文首字母縮寫為UNESCO),是聯合國一個專門機構,成立於1945年11月,目前有190多個成員國,總部位於巴黎。
該機構的宗旨是通過教科文促進國際合作,推進和平與平等。
近年來,該組織在促進全球教育、男女平等、信息流通、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努力,得到世界多數人的認可。
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教科文組織內部也充滿國際政治鬥爭,對以色列尤其如此。
因為巴以衝突,以色列在該組織常常受到譴責。對此,以色列覺得非常不公,認為大部分成員國都是偏向巴勒斯坦。
比如,2016年10月,教科文組織在一項決議中談及聖殿山時,僅提及其阿拉伯名字,卻沒有說希伯來語的名字,並質疑以色列和這座建築的關係。
以色列對此異常生氣。總理內塔尼亞胡當時說,“說以色列和聖殿山沒有關係,簡直就像說埃及和金字塔沒有關係……”作為以色列的“大哥”,美國則在該組織內對以色列給予很大支持。
當然美國本身和聯合國也常鬧矛盾。1984年,里根總統指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過於政治化”,美國退出該組織,直到2003年小布什政府時重新加入。
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巴勒斯坦為成員國,引起以色列和美國的憤怒。美國因此拖欠每年8000萬美元的經費,直到現在也沒有繳納。
特朗普上臺後,對聯合國的態度更加強硬。美國政府在指責聯合國官僚低效時,動不動以退出為威脅。內塔尼亞胡也是個比較強硬的人物,而且為了獲得美國支持,不得不緊跟特朗普。
2017年10月,美國以該組織“充滿對以色列的偏見”宣佈將退出,以色列隨後跟進。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特朗普政府當時宣佈退出教科文組織,不僅是“特朗普退出效應”的結果,也是希望藉此影響當時正在進行的教科文組織新幹事長選舉。
實際上,此之後情況有些變化:比如,是法國人阿祖萊,而不是美國擔心的卡塔爾代表當選為新一屆幹事,阿祖萊本人還有猶太人血統。
在她就任後,該組織通過的十幾項有關中東問題的決議,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都一致同意,說明矛盾已經緩和。因此有人認為,美以可能會改變主意,繼續留在教科文組織。
但美國的總統是特朗普,他喜歡用“退出”來迫使他人就範,用退出來顯示美國實力。
退出聯合國的一個機構,對以色列有什麼好處呢?《耶路撒冷郵報》刊登一篇文章,援引以色列前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伊扎克·艾爾丹的話說,可能有負作用。
艾爾丹認為,聯合國各個機構對以色列都不友好,以色列一直面臨著“是以退出來抗議”還是“留在內部鬥爭”的困境。
這種情況下,他認為應該留下來抗爭,因為今天的世界外交是多邊外交,“空座外交”可行不通。更何況除了衝突,以色列在這些機構中還有其他事情要做。
艾爾丹說,但是特朗普政府以“為以色列打抱不平”為由執意退出,以色列總不能不跟著退出。
可是在他看來,差別在於,美國國力強大,有資本進行單邊主義行動,但以色列卻不能。
因此,艾爾丹說,以色列退出教科文組織,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閱讀更多 錢克錦專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