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準備覆滅將軍下令撤退,士兵聽錯以為要進攻,擊鼓進攻滅一國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很多成語,而我們往往知道成語意思,也知道怎麼用,但對成語的典故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而在歷史上有一個人,他是成語製造者,製造了無數流芳百世的成語,但是,他個人卻揹負著兩方評價,他究竟是如他的成語一般流芳百世,還是完成了他“男兒漢大丈夫若不能流芳百世,寧可就遺臭萬年!”的豪言壯志?

軍隊準備覆滅將軍下令撤退,士兵聽錯以為要進攻,擊鼓進攻滅一國

他在第二次北伐時,看到昔年栽下的樹木已經長得高大粗壯,便嘆息“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現常常被用於嘆息時光流逝;東晉晉惠帝被奸人司馬越推翻,司馬越立傀儡新帝,自己把持朝政,受到北方異族入侵,20年後他收復洛陽,嘆息“神州陸沉”,現常常用於比喻領土被侵佔;他滅蜀之後納李勢女為妾,妻子南康長公主吃醋了要去找李勢女算賬,去到李勢女閨房,聽到李勢女訴苦“國家滅亡、家人盡失、被逼為妾”,南康長公主心一軟“我見猶憐,何況老奴”,現常常用於心生憐惜;當然,最有名的還是他的“遺臭萬年”,晉明帝時,他專政亂權,甚至萌發篡位之意,一句“男兒漢大丈夫若不能流芳百世,寧可就遺臭萬年!”嚇破眾人,於是,他就應了他自己所願,成了一個遺臭萬年的人。

軍隊準備覆滅將軍下令撤退,士兵聽錯以為要進攻,擊鼓進攻滅一國

他是誰?他就是桓楚政權的宣武皇帝桓溫。

桓溫是晉明帝的駙馬,也就是故事裡南康長公主的丈夫,桓溫一生戰功赫赫,滅成漢、取巴蜀、一伐前秦、二伐姚襄、三伐前燕,為東晉統一立下了絕對的汗馬功勞。在政治上,曾有《七項事宜疏》一文響徹朝堂,“庚戌土斷”讓東晉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得到很大的提升,為後來的伐燕奠立了重要基礎。你無法想象,像他這樣一個鐵血軍人,在書法上也是造詣頗豐,他的《大事帖》藝術價值非常高。

軍隊準備覆滅將軍下令撤退,士兵聽錯以為要進攻,擊鼓進攻滅一國

在他討伐成漢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當時桓溫帶兵討伐成漢,受到了成漢強烈的抵抗,桓溫的軍隊一度在全軍覆沒的邊緣,桓溫趕緊下令“鳴金收兵”趕緊撤退。當時風沙大,人又多,聽令的士兵一個緊張,哎,沒聽清楚,還以為桓溫要他們繼續進攻!他立刻打鼓進攻。

軍隊準備覆滅將軍下令撤退,士兵聽錯以為要進攻,擊鼓進攻滅一國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層層潰敗的軍隊聽到進攻的號令,反而士氣高漲,一眾士兵士氣高昂殺了個回馬槍,將成漢一舉殲滅,凱旋迴朝。雖然這事兒歷史上也沒給他個典故,但就故事的精彩程度完全配得上來個成語。說他天生自帶成語製造體質,還真是沒有說錯。

軍隊準備覆滅將軍下令撤退,士兵聽錯以為要進攻,擊鼓進攻滅一國

在如此多戰功的支持下,桓溫在朝中的地位一升再升,位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的勃勃野心也開始昭告天下了,晚年的時候,桓溫開始專政弄權,甚至帶動廢除晉廢帝司馬奕,改立晉簡文帝司馬昱。桓溫雖然有篡權的野心,他的行為也實實在在是“司馬昭之心”了,但是,他始終沒有把握,始終不敢篡權。晚年的時候,他逼迫皇帝給他加封九錫,但那時他已經重病在身,謝安及一眾大臣知道他等不了多久,故意假借各種原因推脫,直到他去世,他也沒有完成自己的遺願。

軍隊準備覆滅將軍下令撤退,士兵聽錯以為要進攻,擊鼓進攻滅一國

不過,他不敢做的事,他兒子做到了。在他過世之後,他兒子桓玄篡權,建立桓楚政權,追封桓溫為宣武皇帝,又是一個“兒子產生老子的例子”。說桓溫自帶成語製造體質還不夠準確,應該說他們一家人都帶有這個體質,桓玄也是很多成語典故里出現的相關人物,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軍隊準備覆滅將軍下令撤退,士兵聽錯以為要進攻,擊鼓進攻滅一國

桓溫一生有功有過,但他的功勞又達不到很高的地位,而“司馬昭之心”卻又太過明顯,甚至出言不遜寧可遺臭萬年,那遺臭萬年也真的是如他所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