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類型家長,哪個幼師不反感?

“養孩子不容易”每天在家照顧孩子的母親們對此很熟悉,在3歲之前,巴不得孩子馬上去幼兒園,自己能省心省力。真正但等到孩子幼兒園的年齡,看著空蕩蕩的大房子,沒有過去的笑聲,心裡那個滋味喲!不禁擔心寶貝,寶寶不知道該如何適應幼兒園等...

原以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對自己那種解放的幸福沒有持續多久,現在的孩子在幼兒園,是老師監管,但做父母的責任卻不小啊:我還需要和幼兒園老師溝通,以便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

但是你怎樣才能和幼兒園老師有效地溝通呢?這是一項技術性的工作,下面三種家長最容易惹幼兒園老師反感。

這三種類型家長,哪個幼師不反感?

一、把自己位置放太高

在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家長感覺家庭條件優越(有錢),社會地位也還可以(有權),他們的內心認為幼兒園老師就只是“低下職業”,從內心裡會忽視這些幼兒園老師。

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是去玩,也並不期待幼兒園老師教會孩子什麼。

對待老師佈置的任務,提出建議的是口說很好,但沒有積極的行動配合。

本質上是不配合老師工作協力教育孩子,給老師添麻煩,哪個老師會喜歡你家孩子呢?

這三種類型家長,哪個幼師不反感?

二、愛子心太切

因為近年來,關於幼兒園的負面新聞的頻率很高,使很多家長對學前班和幼兒園的老師懷疑的態度加深,甚至有些家長太警惕,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送孩子上幼兒園。

有時候孩子們不小心跌倒,手掌破皮膚,幼兒園老師原本已經處理,確定孩子們沒有問題了,等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家長還是跟幼兒園的老師吵了,斷言老師照顧孩子根本不關心,只好找個園長來做個聲明,與幼兒園老師的關係就岌岌可危了。

其實很多老師比家長更緊張孩子,有什麼小磕小碰的老師總會心裡過不去。愛子心太切,最終傷害的還是孩子。

這三種類型家長,哪個幼師不反感?

三、分離焦慮症

孩子會有分離焦慮症是常見的,但這裡說的是,家長有分離焦慮症。

這些家長相信我們都微信群是最常見的,具體表現是:

在微信組對老師瘋狂的轟炸,一會兒老師,我的寶寶可愛不可愛,上課好不好?

一會兒,老師對我的寶寶有些挑食,今天中午吃什麼?一會兒,老師把我的寶寶午睡了,睡得好嗎?

很多問題,不斷地向老師索要照片、視頻,整個組的家長都是她的刷新。

這嚴重影響了老師的工作,到底老師的職責是要照顧孩子還是攝影師?

這三種類型家長,哪個幼師不反感?

以上三種家長行為最容易引起幼兒園教師的反感。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幼兒園老師,面對這樣的家長,你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你會對這些家長的孩子有什麼樣的態度。

因此,既然我們選擇送孩子上幼兒園,幼兒園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就不需要太擔心他們在幼兒園的生活。畢竟,幼兒園的大部分老師都很認真,值得我們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