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笔记中阎王派人重审案件的故事:祥宏讲夷坚之艾大中公案

宋代段子:记得看过的电影《十诫》中,当法老王怀有愤懑地说在整个埃及所有的建筑、纪念碑和文字档案里,永远消除“摩西”这个名字时,让人感到这恐怕是最重的世间惩罚了。原来中国也有类似的,这故事里就有,名叫“污潴”之罪。

宋代笔记中阎王派人重审案件的故事:祥宏讲夷坚之艾大中公案


艾大中公案来自祥宏讲夷坚00:0006:39【原文】

绍兴三十一年,叶伯益为临川守,以刚猛疾恶布政。豪宗大姓过恶被罪者,必籍人家赀,甚者污潴其室。

崇仁县富民艾大中,资给劫盗,因以起家。既抵法,郡命以牛车竭其鱼塘,得人骨头颅几百数。又尝呼两匠合大木为巨凳,而中实以金银数千两,甫讫工,则杀匠以灭口。所为不道,大率皆然,凶杰彊犷之状,足以灭族。一时无不称快。

后三十年,当绍熙辛亥,吴人杨迁深道出守,方昼寝,梦一吏喏于廷,称索本州崇仁县某乡某里艾大中籍没案卷祖要照证公事。杨未及答而寤,不知所为,姑取近岁所治狱讼一一验之,皆无其事。以梦甚了了,不能自已,遍访老吏,乃知有向来本末者,命检牍经日始得之,择小吏楷书者缮录,凡数百幅,具香纸并焚之。

《乙志》所载宣州何村公案,盖是寃死。若艾氏之罪,情法相当,岂得尚诉讼幽冥之间,当必有故,特世人未知耳。

宋代笔记中阎王派人重审案件的故事:祥宏讲夷坚之艾大中公案


【白话语音文字版】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叶伯益做临川(江西抚州)太守。他这个人勇猛刚烈,用严刑峻法对付黑恶势力。本地豪门大户只要是违法犯罪,他绝不留情。一般情况是没收家产,罪恶深重的还会使用“污潴”(污池)之法。

崇仁县有个富户,叫艾大中,他因为资助盗匪抢劫起家,后来被叶伯益抓住,结果遭严厉惩处。官府用牛车水,把他们家鱼塘的水全放干了,发现里边的人骨、头骨,数了数能有上百人,按一般逻辑推论,这都是艾大中杀的人。据说,艾大中曾经招呼两个木匠把一棵大树锯开,说要做个巨凳。实际是把里面挖空为了存放几千两的黄金白银,两个工匠完成工作后,竟被杀人灭口。艾大中干的类似坏事儿太多了,他凶暴顽劣,罪恶滔天,这些罪足以灭族。叶伯益打掉了艾大中,老百姓都拍手称快,当时这是个轰动案件。

30年以后,到了宋光宗绍熙辛亥年(1191年,原文“绍兴辛亥年”有误)。有位苏州人杨道(字迁深)来本地做太守。他有一天睡午觉,梦到一个官吏在院子里唱喏(高声通报),说索要本州崇仁县某乡某里艾大中全部犯罪卷宗,需去对簿公堂。在梦中,杨迁深没来得及回答就醒了。他琢磨这事儿怎么办,因为没说艾大中的卷宗是哪年的,于是他先找近年的刑事案件,找来找去都没有。他觉得这个梦不太清晰,不妨暂且搁置。

但过了几天,杨迁深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事儿,就找一些老吏来询问,还真有人记得艾大中案件的本末。于是杨迁深派人把30年前的卷宗、档案全都找出来,花了一天整理出来,专门找了个楷书写得好的小官吏,把全部卷宗用小楷誊写清楚,内容长达几百页。杨迁深准备了香和纸钱,把这几百页的刑事犯罪记录全部焚化(送往阴曹地府)。

洪迈说,《夷坚乙志》所记载的宣州何村公案就是个寃死案件。如果艾大中这个案件判的没错,按道理不应该有阴曹地府来人索要卷宗,这里面一定另有原因,只是社会上的人无法知道里面的隐情。

【祥宏点评】:洪迈想说,所有的事情不管好坏都有原因;“污潴”或说“污池”这个刑罚,是把罪犯家的房产和祖坟全部平掉,然后挖成水池,在精神和肉体上消灭罪犯的印记,这让人想起一句诗:“尔曹身与名俱灭。”真是很重的惩罚。

宋代笔记中阎王派人重审案件的故事:祥宏讲夷坚之艾大中公案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龙的传人”博客-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