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美國次貸危機

對於這場危機,時任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在回憶錄裡反思,房價的快速上漲是次貸危機的主要誘因,而地產泡沫破滅是這場危機的導火索。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次貸危機期間待售的房屋

當時的場景,美國紀實電影《大空頭》描述到:城市郊區到處都是空置的房屋,人煙荒蕪,只有繳費賬單孤零零的與凌亂的房間相伴,訴說著這裡曾經的過往。

01 美國次貸危機發生背景

居者有其屋計劃

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國夢”的重要體現。美國政府為解決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通過《平等信貸機會法》等法案,大幅削減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幫助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擁有自己的住房。

住房金融的創新

這時,隨著金融工具的創新,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出現了。貸款的發放者將這些住房貸款通過證券化轉賣他人,既能轉嫁風險,又可重獲流動性。最終,形成“商業銀行-經紀機構-抵押貸款機構-證券機構-投資者”這樣風險分散且結構複雜的鏈條。

在這個鏈條裡,商業銀行將持有的住房抵押貸款通過信用升級打包後以證券化的方式賣給各地投資者。貸款質量的好壞也變得不再重要,風險也隨之轉嫁他人。而且,在房價永遠上漲的預期下,次級抵押貸款收益率也很高,十分受市場投資者青睞。

金融衍生品為金融機構創造出大量所謂“安全”的資產,也給華爾街帶來非常好的收入,當幾乎所有人都為之瘋狂的時候,風險也隨之到來。

寬鬆的貨幣政策

當時,美國有著十分寬鬆的貨幣環境,2001年初美聯儲連續13次降息,2007年危機前聯邦基金利率降到了1%左右,創近40年來新低。這段時間,金融創新和房地產快速發展支撐了美國經濟增長,房屋價值的不斷攀升支撐了消費者需求高漲。

寬鬆的監管環境

當時,一些不以存款支撐的金融機構長期遊離於美聯邦機構的監管之外,可以不受約束的給消費者發放此類貸款。而對於低利率下信用無序擴張推漲房價的事實,銀行監管層也喜聞樂見,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利益。大部分經濟學家也認為房價上漲是合理的,如果房價下跌,美聯儲降息可以對沖對經濟的衝擊。美聯邦監管機構也受這些觀點的影響,或受利益團隊的阻擾,放任了次級貸的無序發展,並對這些風險反應遲鈍且滯後。

如果房價下跌,大批房主違約會發生什麼?在房價不斷上漲的預期下,幾乎沒有人這樣推演過。然而,這種情況卻成為現實。

02 次貸危機導火索

在2004年至2006年期間,美聯邦進入加息週期,經過17次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從低於1%上調至5.24%。

2001年至今美國聯邦基金利率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數據來源:Wind,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貸款利率大幅上調後,次級貸款者的還款壓力顯著增加,且這部分人還貸能力差,貸款違約大量出現。同時,利率的上調也導致房地產市場盈利空間下降,住房價格開始下跌。

美國標準普爾/CS2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變化情況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數據來源:Wind,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2006-2009年間,住房價格累計暴跌超過30%。貸款者紛紛拋棄房產選擇違約,無數房屋因無人認領而遺棄,房地產泡沫破裂。

這場危機之後,美國經濟增速大幅下滑,無數銀行破產、企業倒閉,千萬人在這次危機中失去了自己的住所,失業率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21世紀以來,金融的創新是美國經濟重新走向繁榮的重要助力,然而監管缺失下金融衍生品的無序擴張也是地產泡沫最終破滅的重要原因。

互聯網泡沫破裂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01 互聯網泡沫產生背景

20世紀末信息技術興起,催生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熱潮。初期,互聯網作為一種媒介以其傳播低成本、資訊的即時性和商務往來的全球性優勢,吸引了全球數以百萬計人的關注。成千上萬的互聯網公司因勢而起,大量風險投資湧入。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為投資人帶來鉅額的回報。

那些害怕錯過上車機會的投資人,爭先恐後成了泡沫的推手。

然而,許多互聯網公司既沒有固定的盈利模式,也缺少技術和資源優勢,僅憑與互聯網關聯的噱頭,一時間成了資本市場的寵兒。無數千萬富翁因此產生,整個行業一片花團錦簇。

繁榮過後,泡沫開始破裂。

02 泡沫破滅的導火索

2000年以來,美聯儲持續加息,流動性減少,資金成本大幅上升,資本開始從納斯達克撤離。那些尚未實現盈利的互聯網公司耗盡資金後,紛紛倒閉或被併購,股市暴跌,哀鴻遍野,互聯網泡沫破滅。

20世紀末互聯網科技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然而互聯網的過度繁榮以至讓從業者失去創新發展的動力時,危機也隨之而來。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美國傳統產業結構的升級。然而,過度繁榮、投機盛行也導致了泡沫的膨脹直至破裂,美國經濟也暫時陷入了低迷。

1991年至今美國納斯達克指數走勢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數據來源:Wind,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亞洲金融危機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爛尾的大樓,至今仍處於遺棄

01 亞洲金融危機背景

亞洲金融危機始於泰國,之後席捲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所到之處貨幣大幅貶值,股市暴跌,大量企業倒閉,無數工人失業,經濟陷入長期低迷。

危機爆發前,東南亞各國憑藉低勞動力成本優勢,承接美歐日韓產業轉移,實現了經濟的高速發展,被稱為“亞洲奇蹟”。而這場危機卻讓各國陷入泥潭,經濟長期躊躇不前。那這場危機是怎樣產生的?

02 亞洲金融危機根源

(1)危機前,泰國實行與美元掛鉤的匯率制,經濟快速發展,金融高度自由化,吸引大量外國資金湧入,一開始投向實體的資本,漸漸的轉向股市、樓市等各類資產,泡沫也逐漸形成。

(2)1995年美元升值後,泰銖走強,出口下降,經常賬戶逆差急劇擴大。當債務規模超過外匯規模時,泰銖貶值壓力下,金融系統的脆弱性就暴露在機構做空者的槍口下。

(3)索羅斯等國際金融炒家一擁而至,紛紛拋售泰銖,泰國的外匯儲備很快耗盡,泰銖貶值,股市、債券、樓市齊跌,金融市場崩潰,並蔓延到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多個東南亞國家,幾十年經濟增長几乎化為烏有。

發生在1997年的那場金融危機,實際上是一場貨幣危機。而財政赤字與聯繫匯率的不可持續是這場危機的根源。

貨幣危機傳導圖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1996.4-1999.12年亞洲四國名義有效匯率(廣義)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數據來源:Wind,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美國“黑色星期一”

01 股災成因

20世紀80年代,里根政府推行的大規模減稅計劃,在越戰和石油危機拖累下的美國經濟也開始由衰退走向繁榮,通貨膨脹和失業率降至新低。在高利率、強美元的雙重刺激下,大量資本湧入美國,股票市場更是一片繁榮。同時,戰後“嬰兒潮”一代步入成年期,產生了對住房的巨大需求,房地產投機也十分嚴重。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曼哈頓交易所

然而,繁榮表象下危險開始浮現:

(1)8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生產型需求投資不足,大量資金流入證券市場,股市投機猖獗,泡沫不斷膨脹。

(2)1987年,美聯儲上調利率步入加息週期,股市也因信貸的收緊受到了影響。

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斯指數大幅下跌,僅一天就狂跌500多點,跌幅超過20%,這一天也被稱為“黑色星期一”。信貸持續收緊後,房地產投資驟冷,房價大幅回落,房地產泡沫也隨之破滅。

美國道瓊斯指數走勢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數據來源:Wind,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美國房屋價格指數(當季同比)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數據來源:Wind,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02 美國政府應對策略

(1)美聯儲公開宣佈救市,下調聯邦基金利率,擴大貨幣供應提高市場流動性,提振經濟恢復市場信心。

(2)為保障銀行系統穩定,建立聯邦保險制度,使民眾不必擔心銀行的倒閉而血本無歸。

過度繁榮下,股價、房價與經濟基本面的背離是導致1987年美股崩盤的最重要因素。

美國大蕭條

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始末,瘋狂背後是深淵

青銅雕像描繪了大蕭條期間人們排隊領麵包

01、大蕭條背景

(1)20世紀初,工業化快速發展,城市化興起,大量居民湧入城市,為工業電氣化發展注入了大量勞動力;汽車行業快速發展,收音機、無線電等新產品湧現。

(2)當時,美國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和低稅率政策,在1921-1929年間貨幣供應增加了62%,信貸擴張帶動了人民的購買力;股票和房地產市場高度繁榮,消費和投資快速增長。

(3)經濟繁榮的表面下,美國貧富差距拉大,據美國經濟學家Copeland統計,1920-1929年間美國人均收入僅增長了9%,但1%最富有人卻實現75%的收入增長。隨著技術的進步,勞動效率大幅提高,失業率高居不下,至1933年,超過25%的人處於失業狀態。

(4)受亞當斯密“看不見手”理論影響,決策層堅持堅守“小政府”理念,擔當“守夜人”角色,認為經濟活動主要由市場來調節。在危機發生時,沒有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

02、1929年美國股市暴跌,大蕭條由此開啟

(1)股市和房地產雙雙下跌,大批企業破產,失業率大增,中產階級破產,社會消費需求大幅減少。

(2)消費需求大幅減少,工廠產能嚴重過剩,進而導致更多企業破產,更多工人失業,美國經濟陷入崩潰。

03、羅斯福新政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提高消費能力。羅斯福新政採用主張政府幹預的“凱恩斯主義”理念,建立社會基本福利制度,縮小貧富差距,增加社會的基本消費需求。推行“以工代賑”政策,為救助對象提供了工作機會,社會消費逐漸復甦。最終解決了市場衰退下的供需不均衡問題,讓經濟恢復增長。

凱恩斯供需驅動理論認為,大蕭條的主要原因為有效需求不足導致投資和消費的下降。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經濟高速發展,而居民的收入和社會就業卻沒有同步提高到相應水平,導致基礎需求不足,是這次危機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