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術」“鳥嘴型”食管患者的曙光:消化內科完成一例POEM手術

何為“鳥嘴型”食管?看到這個標題,可能很多人會很疑惑。據瞭解,所謂“鳥嘴型”食管,其實是指賁門失遲緩患者的上消化道鋇餐的影像學表現,此類患者因食管神經肌肉功能障礙致使食管蠕動減弱、賁門括約肌遲緩不良,食管末端狹窄呈鳥嘴狀,因而取名為“鳥嘴型”食管。可由情緒波動、憂慮或進食過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誘發,病人多因食管下段狹窄而出現進行性吞嚥苦難並伴有食物的反流、胸骨後疼痛不適等,嚴重者可因擴張的食管壓迫胸腔內器官而產生乾咳、氣急、紫紺和聲音嘶啞等。一般可根據患者的病史及上消化道鋇餐明確診斷。

「前沿技術」“鳥嘴型”食管患者的曙光:消化內科完成一例POEM手術

資料顯示,賁門失遲緩的患病率較低。然而就在6月中旬,市一院消化內科主任呂勝祥接診了患有該疾病的患者張大姐。消瘦的張大姐告訴呂主任,她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好好吃飯了,感覺自己快要餓死了,在當地醫院就診了好幾次,病情都沒有明顯好轉,反而有逐漸加重的趨勢,朋友推薦說市一院消化內科的呂勝祥主任內鏡下的診療技術挺高超,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了市一院,盼望著能有好的辦法。

消化內科呂勝祥主任耐心的詢問了張大姐的病史後,又仔細的查看了她數月內的檢查資料,然後肯定的告訴張大姐得的是賁門失遲緩症,此病並非無法治癒,目前,對診斷為賁門失遲緩症的患者可以實施POEM手術。

那麼,POEM手術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呂主任介紹說:患者完善術前準備,在食管胃交接上方10cm處縱行切開粘膜層1.5-2.0cm顯露粘膜下層,自上而下建立粘膜下“隧道”,在隧道入口下方2cm處開始,自上而下,由淺而深縱行切開環形肌束至食管胃交接下方2cm以上,最後以金屬夾關閉粘膜層切口。解釋時有點專業,但是這樣的病例消化內科做過了多例。

聽了呂主任的講解,張大姐很激動,覺得自己的病有希望了。經過呂主任一週多的治療,張大姐終於能吃飯啦,每次查房,張大姐都拉著呂主任的手感激不盡。

(楊夢 馬豔芹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