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都——景德鎮

中國瓷都——景德鎮

景德鎮,別名“瓷都”,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與安徽省安慶市,池州市為鄰,處於皖(安徽)、浙(浙江)、贛(江西)三省交界處,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位於長江之南,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景德鎮市下轄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和景德鎮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有13個街道、39個鄉鎮、3個國有農林牧漁場、131個社區居委會、502個村委會。全市土地面積527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70多萬,其中非農業人口70.6萬人,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贛語是景德鎮的代表方言。景德鎮是江西省重要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世界瓷都,中國直升機工業的搖籃。是中國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景德鎮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衛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等稱號。

景德鎮在春秋戰國時期地屬楚國東南境,秦屬九江郡番縣,漢屬豫章郡鄱陽縣,三國時為吳地,東晉設鎮,始稱“昌南”,漢易名“新平”,轄於江州,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更名“浮樑”,北宋趙恆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定名“景德鎮”,轄於浮樑縣。1949年4月29日,景德鎮解放,隨後從浮樑縣分出,置景德鎮市,1960年,浮樑縣併入景德鎮市,成為市郊區。1983年7月,上饒地區的樂平縣、原波陽縣(即鄱陽縣)的鯰魚山鄉和荷塘墾殖場同時劃屬景德鎮。1988年10月,浮樑縣恢復建制。1992年9月,樂平縣被批准撤縣建市(縣級市)。

清乾隆之後,由於各種社會原因,景瓷生產從巔峰走向下坡路,產量、器質、品種、造型等都呈明顯萎縮狀態。特別是鴉片戰爭之後,戰事頻繁,政局動盪,外貿入侵,市場縮小,景瓷生產也受到嚴重摧殘。延續500多年之久的御器廠也壽終正寢。中華民國時期的1916年,浮樑縣治從舊城(今浮樑縣)遷至景德鎮。1927年~1929年景德鎮曾一度稱市。1930年—1934年中國共產黨曾在景德鎮建立蘇維埃政權和組織。1935年,中國國民黨政府江西省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從鄱陽縣遷至景德鎮,景德鎮成為贛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第二次中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為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和共產黨重新合作,於1938年在景德鎮設有中國共產黨的新四軍辦事處,北部山區的瑤裡設有留守處。

1949年4月29日,景德鎮和浮樑縣的政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景德鎮與縣劃開建市。5月4日成立中國共產黨景德鎮市委員會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先後隸屬贛東北行署、樂平專區、浮樑專區、上饒專區。1953年6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為江西省轄市。1960年,浮樑縣建制撤銷,其行政區域劃入市境。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將樂平縣劃屬市轄,並將波陽縣屬的魚山、荷塘兩個行政區域劃歸景德鎮市轄。1985年,市轄樂平縣和珠山、昌江、鵝湖、蛟潭四個區。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浮樑縣建制,撤銷鵝湖、蛟潭兩區。1992年9月,樂平縣撤縣建市(縣級市)。2005年,景德鎮市轄樂平市、浮樑縣和珠山、昌江兩區。

景德鎮市是世界瓷都,中國直升機工業的搖籃。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景德鎮是江西省重要的旅遊與工業城市,是中國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

景德鎮曾榮獲“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衛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等稱號。

景德鎮市現下轄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和景德鎮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全市總面積527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70多萬,其中非農業人口70.6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