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美国“医生”赔了一亿多!这篇「防癌指南」才是稳!准!狠!

“小编,看这个标题,怎么又是说癌啊,不要老是这么耸人听闻好伐?”

这里,先给大伙看一组数据,据2018年美国癌症学会发布的2018癌症统计年度报告显示:

男性一生中罹患癌症的几率是39.7%

女性一生中罹患癌症的几率是37.6%

87%的癌症患者是50岁以上的人群。

这个美国“医生”赔了一亿多!这篇「防癌指南」才是稳!准!狠!

这可比热门盘的摇号概率高多了…

而这个月初,美国判了一个巨额大官司,也是与癌症有关…

输入标题输入标题输入标题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输入标题输入标题输入标题

十几天前的11月2日,美国加州圣迭戈法庭判决一个叫做罗伯特·欧阳(Robert O. Young)的人,赔偿一名癌症患者一亿多美元。

“一亿多美金,够我花好几辈子的了!这个罗伯特·年轻,为何会天价赔偿癌症患者呢?”

大家对这个人可能不熟悉,但他所创造的理论,却是中国妇孺皆知的。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酸碱体质理论」(对!就是那个“酸性体质易得癌”、“碱性体质生男娃”的“酸碱”)的创始人。但现实中却是个靠假头衔、假文凭、假执照

等包装出来的李鬼,一个职业的谣言宣传家。


“小编你莫要乱说话,说‘酸碱体质理论’是谣言,我可是要被踢出家族群的,辟谣要拿出科学依据来的啊!摆事实,讲道理晓得不?”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医生对于酸碱体质理论一直是不屑一顾的,只不过医生也有三姑六婆,在家族群里挑事儿我们也是怕怕的,而且多吃水果蔬菜也没什么错,所以,姑姑、奶奶、姨姨…你们高兴就好!

但说到酸碱体质理论与防癌、治癌,那我们医生就不能忍了,必须出来走两步……


这个美国“医生”赔了一亿多!这篇「防癌指南」才是稳!准!狠!

网络图

他所宣传的「酸碱体质理论」之所以在医学上完全站不住脚,是因为这一理论完全忽略了人体自身的酸碱调节功能。由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所完善的酸碱调节系统,使得人体的酸碱度完全处于一个相对的稳态,以作为人体酸碱平衡的指标血液PH值为例,必然处在7.35至7.45的略碱性数值中。一旦人体的酸碱平衡出现紊乱,超过了这一范围,就成为了病态,需要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

因此,无论在食物上做多少手脚,人体完善的酸碱调节系统都会把自身的PH值调节至正常的范畴内,根本没有酸碱体质的说法。

这个美国“医生”赔了一亿多!这篇「防癌指南」才是稳!准!狠!

酵素防癌?

“医生,除了碱性体质防癌,有些网站上还说酵素能防癌,这个靠谱么?我们家刚又酿下好几桶酵素,那个满屋子的酸爽,发愁呀!”

所谓的“酵素”,实际上是日语的一个词汇,翻译成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就是“酶”,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和自然界的蛋白类催化剂,与市面上兜售的各种“酵素”类保健品基本没有什么关系。而无论是市面上兜售的何种“酵素”或者广泛流传的“酵素”制作方法,能产生的,不过是水果/蔬菜制作的不成功的难以下咽的腌菜或蜜饯而已,防癌之说,实属虚妄。

除此之外,网络上还流传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防癌食谱,但基本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吃点小汤小菜就想搞死我?我们癌症细胞也是有尊严的呀!”


科学防癌

“好吧,你说这个防癌不靠谱,那个防癌是瞎说,那我们可怎么办啊?我们也不想得癌症的啊,有啥子办法老老实实靠谱的,说来给我们老百姓听听,我们也好科学养生么。”

科学防癌方法,当然有!

在今年五月,美国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推出了迄今为止关于生活方式和癌症预防的最全面和权威报告。

该报告介绍了关于饮食、营养、体重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是如何影响癌症风险的最新研究。

在这项报告中,首先列举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足量的运动确实可以减少结肠癌、乳腺癌(绝经后)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前几日浙二官宣也推送了运动防癌,没读的快去补读下:

这种运动,做得不好毁膝盖,做得好了防癌症…

其次,由足量运动和合理膳食带来的体重减轻,可以充分减少结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肾癌、子宫内膜癌等十几种常见癌症;

除此之外,之前热炒的咖啡被认为可以减少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但相比之下,其与肿瘤的相关性并没有那么强,只是可能影响肿瘤发病率的等级。

这个美国“医生”赔了一亿多!这篇「防癌指南」才是稳!准!狠!

网络图

好了,咖啡爱好者也可以尽情地享用咖啡了,只是不要过量哦,过量喝咖啡对胃黏膜、心血管系统等还是会有刺激的。

科学防癌

与此同时,美国癌症协会于2018年10月在肿瘤学顶级期刊——《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CA,IF=244.585,全世界最牛的肿瘤流行病学杂志)上发布了癌症一级预防计划。这可能是迄今最全面的肿瘤防治指南,也是肿瘤流行病学家们为大众科学防癌、杜绝谣言所做的最大努力。这一预防计划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能让我们患癌的风险降到最低?

在该文中,充分明确了七种可以明确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者寻求正确的医疗措施而避免的癌症危险因素

第一是吸烟,吸烟是健康的第一杀手,也是包括目前最常见的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首要因素。

第二是饮酒,饮酒会明显增加至少7种癌症(口腔癌、口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患病风险。(饮酒,而不是过量饮酒!就是说最好一滴都不要喝!当然,爹爹丈丈爷爷…如果你们真的不喝点酒会非常非常非常郁闷的话,那还是小酌一点吧,毕竟太郁闷太压抑,也可能是某些癌症的危险因素…)

第三是营养过剩、缺乏运动而导致的肥胖,现代研究表明,肥胖通过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等途径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此外,肥胖还会引起肠道微生物菌群异常从而增加患者患大肠癌的风险。

这个美国“医生”赔了一亿多!这篇「防癌指南」才是稳!准!狠!

臃肿的身材是癌症最喜欢的体型

第四是各种间接或慢性的感染,比如常见的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会明显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会明显增加胃癌的风险,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会明显增加女性宫颈癌的风险,艾滋病毒(HIV)感染会明显增加淋巴瘤和卡波西肉瘤的风险,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会增加淋巴瘤和鼻咽癌的风险。所以,乙肝疫苗是一定要打的!幽门螺杆菌还是要治的!HPV疫苗当然是有必要的!套套是必须要戴的!

第五是过度的紫外线照射,长期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而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会增加恶性黑色素瘤和皮肤鳞癌的风险。

(为啥欧美人皮肤癌患病率那么高,晓得了伐?自己晒的呀!)

第六是医疗电离辐射, 体检或诊断疾病时所需要进行的X线、CT及PET-CT等都是医疗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医院就诊的患者,需要积极遵循医生的医嘱,如果不是必须的放射性检查,就没有必要接受,如有为了明确诊断必须要做,如非需要也尽量不要进入放射诊疗场所。同时,作为陪同的家属,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采取必须的防护措施,主动避免接触或接近放射诊疗场所,降低意外照射的风险,尽可能把暴露医疗电离辐射的可能降到最低。

第七是内室内氡浓度。“氡”这个元素可能大家都很陌生,但却是普遍存在于居民居所的物质,高浓度的氡暴露是目前仅次于香烟引起人类肺癌的第2大元凶。现代建筑为了美观通常会大量选用石材的作为建筑材料,但目前许多石材如花岗石、大理石、地板砖、瓷砖等建材甚至水泥里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氡等放射性物质,在石材没有经过明确检测的前提下,往往都会导致室内装修的氡浓度,从而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干挂石材看着蛮高级,但健不健康还是要通过检测才行)

这个美国“医生”赔了一亿多!这篇「防癌指南」才是稳!准!狠!

网络图

所以,与其相信不靠谱的酸碱体质理论,买着价格不菲的保健品,喝着难以下咽的酵素,倒不如换一身运动装,在阳光适宜、空气清新的户外来一身出透汗的运动,结束了再来杯无糖低咖啡因的咖啡醒醒神,积极避免各种致癌的生活习惯,这才是真正的防癌之道!

【参考文献】

Susan M. Gapstur, Jeffrey M. Drope, Eric J. Jacobs,et al. A Blueprint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ncer: Targeting Established,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CA CANCER J CLIN 2018;0:3–25.

文 / 浙医二院 肿瘤内科 陈佳琦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