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伴:北京大興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改革

全能伴:北京大興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改革


北京大興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改革,日前,北京市大興區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取代過去的“部門窗口”,市民辦理不同部門的不同事項,只需要取一次號,去一個窗口提交材料即可。圖為大興區政務服務大廳。

日前,北京市大興區政務服務大廳有了新變化,“綜合窗口”取代過去的“部門窗口”,市民辦理不同部門的不同事項只需要取一次號,去一個窗口提交材料即可,真正實現了企業、群眾到政府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目標。

1月28日,在寬敞明亮的大興區政務服務大廳內,綜合窗口的工作人員正忙著辦理各種事項。“以前我們辦事,找部門找窗口,挨個排隊,很是麻煩。而現在,無論辦什麼業務,任何一個綜合受理窗口都可辦理,真是太方便了!”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感慨良多。辦事群眾材料遞交窗口後,其餘環節均由前後臺工作人員全程代辦,不再需要群眾來回“跑窗口”。這種“全能窗口”“全科窗口”的模式,讓大興區政務服務直接從2.0升級到4.0,打破了過去必須等上一個窗口辦完後,再去找下一個窗口辦理後續業務,群眾實現“進一扇門、找綜合窗口、辦一攬子事”。

此次“一窗式”改革,共涉及39家單位,963項事項,方便群眾企業辦事,從以前的找部門向找政府轉變。改革從正式啟動到試運行,經歷4個月左右的時間。大興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一窗式”改革是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方式,由第三方招聘綜合窗口服務隊伍,共招錄了30餘名工作人員。在進行服務規範、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業務辦理流程等方面的規範化培訓後,確保了綜合窗口的綜合服務素質。而原有的各審批部門窗口人員退到後臺集中力量開展審批工作,使審批力量、審批效力得到強化。真正實現了“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

全能伴:北京大興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改革


據瞭解,改造後的大興區政務服務中心有了全新的具體功能分區:B廳為綜合受理廳,進駐單位39家,劃分為工程建設區、公安事務專區、社會事務區這3個區。A、C、D、E廳為後臺審批區,用於後臺集中審批。此外,大興區政務服務中心還重新對大廳諮詢臺進行了人員業務升級,諮詢人員除諮詢外,還提供取號、受理投訴、建議、引導等更多服務。

2019年,大興區還將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進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初步建立“六個統一”的智慧型政務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營商環境四大示範工程,實現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不動產登記等方面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深化領導幹部聯繫服務企業機制,建立健全常態化“服務包”制度,鼓勵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設身處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讓企業得到真正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