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13家金融機構“追債”的中青旅:深陷關聯公司危機 力圖“甩鍋”

因為一批信託貸款違約,中青旅(600138.SH)再次被推風口浪尖。

1月28日,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青旅”)發佈聲明稱,有關信託貸款違約將相關涉事公司不當簡稱為“中青旅”或“中青旅某某公司”。中青旅稱,相關報道所涉及公司與其無關。

實際上,這源於2018年5月,中國青旅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青旅實業”)旗下子公司北京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黃金”)5億信託貸款構成實質違約。

據瞭解,該信託計劃為中信信託於2017年5月4日設立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長天2號”),用於向北京黃金髮放合計不超過10億元信託貸款,為擔保信託貸款償還義務,中青旅實業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被13家金融機構“追債”的中青旅:深陷關聯公司危機 力圖“甩鍋”


資料顯示,中青旅實業成立於1993年,主營業務為旅遊及文化娛樂設施開發;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中青旅實業股東為潤元華宸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青旅集團與自然人田衛紅,分別持股75%、20%和5%。

查詢天眼查資料發現,中青旅實業確為上市公司中青旅關聯公司。其中,中青旅實業股東——中國青旅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康國明。同時,也是中青旅的主發起人與控股股東。

當前,中國青旅集團公司持有中青旅17.17%股權,為後者實際控制人。而折也意味著,中青旅與中青旅實業同為兄弟公司,共同的“爹”都是中國青旅集團公司。

而中青旅曾多次發佈聲明稱,中青旅並無“中青旅實業”或類似名稱的分子公司,該文所涉公司及其所屬公司與中青旅不存在任何股權關係。但工商信息顯示,中青旅實業與中青旅存在諸多關聯。除了股權相關,中青旅實業原法定代表人傘翔宇為中青旅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全面主持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12月29日,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上,中國青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20%股權被其股東之一的中國青旅集團公司掛牌公開轉讓,這也是中青旅集團公司所持的中青旅實業全部股份。

不過,這一做法遭到了13家金融機構聯名抵制,並致函“阻止”股權轉讓。2019年1月23日,經濟觀察報記者經過多方採訪獨家獲悉,一封《關於請求中國青旅集團終止對外轉讓中國青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股權並出面化解其債務問題》的函件,附有13家金融機構署名蓋章,發往中國青旅集團公司母公司——中國光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抄送共青團中央、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等部委。

上述函件顯示,“當前,中國青旅實業有限公司(即“中青旅實業”)揹負近300億元債務待償還,人民銀行的徵信系統顯示,中青旅實業與北京黃金諸多貸款被分類為‘可疑’、‘次級’、‘違約’,且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據瞭解,函件所涉及13家金融機構分別為平安信託、中糧信託、中國對外貿易信託、山東省國際信託、長安國際信託、江西銀行、上海銀行、重慶蘇寧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深圳鼎昱投資有限公司、深圳盛諾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浙江物產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浙江銀行北京分行。

該函件指出,目前統計中青旅實業涉及這13家金融機構債務共計48.85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