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過年最喜歡吃的零食或者一道菜嗎?

咩小胖育兒


【江絲】

【用料】

麵粉300克,雞蛋2個,水90克,糖150克,水100克,花生油500克

【做法】

1、將麵粉、雞蛋和90克水放入麵包桶開啟和麵程序

2、和成麵糰放入大碗中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

3、擀成厚約半釐米的圓片

4、如圖樣折成四折(每折之間撒些乾粉防粘)

5、切成麵條

6、抖開來防粘

7、鍋中加油燒熱後放入麵條炸至金黃

8、另起一鍋倒入剩餘的水,放入糖煮至融化

9、小火加熱並不停攪拌,出現大量黃色的泡泡

10、關火,並將炸好的麵條放入快速拌勻

11、晾涼後裝盤

【小貼士】

白糖入鍋後要不停的翻,要注意保持小火,多觀察,看氣泡的變化,大部分氣泡變成黃色時就要關火,隨著溫度降低糖分會結成糖霜,這時快速將麵條倒入翻拌均勻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更多的食譜請關注【海天一色的廚房】,每天會分享麵食、家常菜、烘焙等的做法給大家哦。您小時候喜歡吃什麼零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海天一色的廚房


1.西瓜糖

想必這個西瓜糖我們並不陌生吧!是80後的回憶啊!小時候很喜歡吃的,有大的和小的,那個時候大的一毛錢一個,小的一毛錢兩個,因為外形像西瓜而得名,很有嚼勁,還能出泡泡呢?一吹起來破掉的話就會弄得滿嘴都是,口味也是很多種,剛吃的時候有點酸,然後就會很甜的。還有很多顏色的,每一種都是不一樣味道的,裡面有酸酸的味道,可以嚼很久,但是時間長了就硬了,一到過年手裡有壓歲錢了就去買這個來吃,然後和大夥一起比比誰吹的更大,想想就開心。



2.爆米花

小時候一到過年,最興奮的要數我們小孩子纏著大人去爆玉米花。大人小孩帶上玉米和一小袋糖精,樂呵呵地直奔過去。大家排起了一字長隊,大人們聊著家常,小孩子圍著爐子口水直流。小時候零食特別少,所以炸的爆玉米花總是特別多!經常有很多小孩子捂著耳朵躲在不遠處觀望,隨著“砰”的一聲響起,小孩子們撿蹦出來的爆米花吃,這也是農村八零後兒童們美好的記憶,也是最喜歡的零食之一。 一到過年炸爆米花的也特多,所以只要看到有炸爆米花的就知道要過年了,有爆米花吃嘍了!到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換新的時代,爆米花機也有了很大的改進,不鏽鋼制的爆米花機漸漸取代了過去的轉爐式爆鍋,而製作過程更方便、味道的新式爆米花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老式爆米花漸漸成了回憶。 如今偶爾在街頭巷尾才能看得到老式爆米花的足跡,不過已沒有人在排隊等著崩爆米花了。



下面分享爆米花製作經驗:先裝上不到半鍋玉米分量不能太多,否則爆出來就成玉米豆,放上少許的糖精粒。 蓋上鍋蓋,用鐵扳手扭緊密封好。老師傅講這個封蓋有講究的,太緊了不好爆,太鬆壓強過大容易傷到人。 然後放在火火爐上開始搖,老師傅說8分鐘就能炸一爐。達到所需壓力後,將爆米花機取下來,放進一個特製的木箱上,用根鐵棍,卡進鍋頭一個地方,一扳,“嘣”的一聲,爆米花都爆進箱子裡。就這樣,一鍋爆米花大功告成。



小時候沒有吃的,家裡種的玉米成了唯一可以吃的零食了,但是隻有過年才能看到,吃到,所以小時天天盼著過年,過年了就有新衣服和零食吃了,但現在慢慢的長大和物質條件的提高,感覺過年沒有小時候那麼濃郁了,不知道人長大了煩心事多了還是怕又老了一歲,總之沒有之前那麼想過年了,小夥伴們你們想盼著過年嗎?請在下方留言喲,感謝大家的關注!


我的家常美味







旭麗1982


我小時候最喜歡的菜現在也特別喜歡,那就是蛋糕花。不僅僅是因為美味,還有回憶和懷念的味道。

我的老家在湖南湘鄉,蛋糕花是我們家鄉的叫法,也叫湘鄉蛋卷。逢年過節,辦酒席必須有這道菜,而且是作為頭菜上桌。

小時候,過年前兩天,爺爺就會準備各種菜式,其中就包括了做蛋糕花。它的做法也簡單,只是需要時間和耐心。蛋卷皮是用雞蛋和鴨蛋一起攪拌後,用鍋燙出來的,燙這個需要點技術,火候要撐握得好。要不一張蛋皮厚薄不勻,要不就糊了,就不能用。記憶裡奶奶燒火,手中的柴在灶堂裡忽進忽出,爺爺轉動著鐵鍋,我們姐弟幾個,圍著灶臺,直看著一張張雞蛋皮燙好。全部燙好後,爺爺用刀把燙好的雞蛋皮切整齊,切下來的蛋皮邊角就是我們幾個的即食小零食了。

家鄉菜中,唯一一道不放辣的菜。用到的食材有:肥瘦肉,雞蛋,坨粉,雞粉,鹽,蠔油,薑末

做法:

肥瘦肉剁碎,放入姜未,雞粉,鹽,蛋清,用水浸溼潤的坨粉,攪拌均勻備用。

最後把拌好的肉餡平攤在蛋皮上,從一頭輕輕捲起來,封好口,上鍋蒸40分鐘左右就好了。

剛蒸好的熱蛋卷非常的香軟可口。爺爺打開鍋蓋,拿上幾條切成段,家裡每個人都嘗上一節,我至今都懷念這個味道,這感覺。。。

現在,家裡做蛋糕花時,爸爸燙蛋皮,媽媽燒火,旁邊圍往的是我們姐弟幾個的小孩。。。傳統的美食,在各家各戶就這樣傳承下來。



麥姐的打工生活


我家過年時必吃豬頭和豬尾。豬是媽媽辛苦一年養的,臘月末喊屠戶來宰了。大年三十晚上把豬頭豬尾裝在一個大木盆裡放在八仙桌上祭祀祖先。放豬頭豬尾,大約是一頭豬的意思吧,因為不可能真的拿一頭豬來祭祀。祭祀完祖先,媽媽把豬頭、豬尾紅燒了,要我們每人至少吃一塊豬頭肉和一節豬尾。寓意做事要有頭有尾,不能半途而廢。

最喜歡吃的零食就是媽媽做的凍米糖了。在冬天天冷的時候媽媽把糯米蒸了,要硬一點,蒸熟後攤開、曬乾。這就是凍米了。然後媽媽會熬麥芽糖,具體過程我不記得了,只記得要熬一整天。熬好的麥芽糖粘粘的,我老想去偷吃一點。媽媽把凍米和鐵砂一起放鍋裡炒,鐵砂大概是起了催化劑的作用,凍米會變得大而脆。鐵砂是不能吃的,炒好後媽媽用孔眼很細的篩子把鐵砂篩下來。白白胖胖的凍米都在篩子上面。原材料都準備好了,就可以做凍米糖了。媽媽把麥芽糖放鍋裡融化了,然後把炒好的凍米放進去,攪拌均勻。然後盛起來,放在方形的模具裡壓實。等冷卻後,麥芽糖把凍米牢牢的黏在一起。這時媽媽把它切成一塊一塊的放在大罈子裡。我們姐妹想吃時便去罈子裡取。這便是我們小時候的美味零食,一直覺得媽媽做的比外面買的好吃。



檸檬樹下喝茶讀書


過年倒計時!對於80後、90後的宜昌人來說,小時候過年是件相當值得期待的事,穿新衣、放鞭炮、拿壓歲錢……還能吃到各種“年味零食”。這些春節用來待客送禮的點心,你都還記得嗎?

這裝糖果的糖果托盤現在估計都見不著了。

紅薯幹,再熟悉不過了,一般都是自己在家裡提前幾月準備,自己家種的紅薯,蒸曬,裝著過年時候吃。

柿餅,有的家裡會做一些,也都特別喜歡。

有點像沙琪瑪但是比沙琪瑪硬,我們這裡方言叫“狗雞恨”。

米棒是小時候過年最愛吃的零食,那時候大家都買幾大袋子,現在也少見了

當然還有大白兔奶糖,結婚的時候喜糖都是大白兔,就是為了這份童年的美好回憶。關於大白兔還有一個故事,跟玩伴玩耍的時候,被小夥伴的飛碟打到,從嘴裡飛出白色的東西,小夥伴以為是牙齒,那時我正疼得哭天喊地,嘴裡一口血出來,我一摸,牙齒還在,飛出去的是大白兔奶糖。

酥糖。酥糖是一種傳統的春節應時糕點,呈長條和麻將形,塊型整齊,用蠟紙包好,酥糖霄中均勻分佈著麥芽糖骨子,吃時酥糖入口即化,香甜膩口,還記得那種滿口留香的感覺。

老式爆米花。少了點甜,但是等待的滋味很美好!

老式桃酥,絕對糕點中的LV。現在桃酥品牌也挺多,口味也變多了。

你還吃過哪些美食呢?

原文連接:https://www.toutiao.com/i6642534927155855885/


一美食之家呀


小時候過年最喜歡吃的零食或一道菜,當首推丸子蛋蛋和紅薯角角了!我們那個年代生活比較清苦,加之物質匱乏,過年的新衣服一般從來年的春天一直要穿到冬天,一年到頭就一身衣服,到冬天時候個子也長高了,膝蓋和屁股部分也都磨破了,乾脆把褲筒下面彌一截,膝蓋和屁股補幾個大補釘,特別是屁股上的那塊屁股狀的補釘我們戲稱之為“屁股釘”,生活的艱辛,物質的匱乏,一年當中有大半年時間都在扳著手指頭盼過年,過年了就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過年時母親做的丸子蛋蛋和紅薯角角就成了我們兄妹四人的好吃的零食了,直到現在,過年回家時八十歲高齡的母親還要親自上油鍋做一大盆我愛吃的丸子蛋蛋和紅薯角角,她不僅僅是濃濃的年味,更是媽媽的味道吧?


靜閱四季1


因為現在年紀漸漸大了,心裡會充滿回憶。

兒時的記憶就如同昨天的種種。爸爸經常出差,在我們那個什麼也需要票去買的年代,爸爸回來的時候是我和妹妹快樂的源泉。有上海的大白兔奶糖,青島的鈣奶餅乾,還有爸爸會給我們買的漂亮花布。會做襯衣或者上衣穿。都是小夥伴豔羨的東東。

快過年爸爸會買一大盆豬的下水。小時候也不嫌味,會跟爸爸一起收拾,把豬蹄的那個空殼戴手指頭上。爸爸手藝特別好,炸丸子,紅燒肉,小酥肉,排骨。

雖然我們有三個孩子,但是在那個時代,辛苦的爸爸沒有讓我們吃苦。無論是夏天床底一地的西瓜,還是秋天床底整箱整箱的水果。我們都在爸爸的呵護下快樂的生活。

爸爸離開都三十年了,因為太幸福了所以老天把爸爸帶回去了。



月色清澄295


還記得我們小的時候,過年走親戚,那時的禮品大多是兩斤油炸的糕點加兩瓶白酒,糕點是用麻紙包著,上面加蓋一張印著福字的紅紙,用繩子捆起來。外表雖然跟現在超市的禮盒沒法比,但味道絕對不輸現在的糕點。幸運的是今天在超市竟然尋覓到了它們的身影,下面就一起跟我來看看是什麼樣的糕點吧~

尋找到的第一種記憶中的糕點,就是這種形狀像羊角,裡面包裹著糖漿,外面粘滿了白砂糖,因為它形狀酷似羊角,所以這種糕點的名字就叫羊角蜜。它是選用小麥粉、白砂糖、食用油、糖漿製作而成。先把麵粉和成麵糰,然後擀成面片,兩層面皮中間夾上白砂糖,用一種特製的工具切割好,然後放入到熱油中炸制,使其膨脹,趁熱撈出,立即放入預先備好的糖漿中,因熱脹冷縮的原理吸入糖漿,最後撈出放在白糖中拌一下,這道糕點就完成了。吃的時候輕輕咬破一角,裡面的蜜漿就會流出來,香甜滿口,特別好吃。

尋找到的第二種記憶中的糕點,名字叫做蜜三刀。它的形狀方方正正,規規矩矩,表面粘著一層白芝麻,味道香甜綿軟,芝麻香味濃厚。它是由水、油和麵,揉成麵糰,擀成麵皮,切成方塊,放在油鍋裡炸成金黃色,然後迅速撈入事先準備好的糖漿中浸泡透,再將白砂糖、水放在鍋內熬到114℃左右,將熟坯倒入掛漿,撈出晾涼後即成。

尋找到的第三種記憶中的味道,它的名字叫江米條。它跟前兩種糕點一樣,也是油炸類食品。它是由小麥粉、糯米粉、白砂糖、麥芽糖漿、白砂糖製作而成,外觀色澤金黃,入口酥脆香甜,表面灑有白糖點綴,好看又好吃。

以上三種都是八、九十年代過年必備的糕點。那個時候的孩子平時也沒有什麼零食吃,所以就盼望著過年,等家裡的親戚都走完了,剩下的糕點就可以打開來吃了。最喜歡吃的就是羊角蜜,先咬掉一角,輕輕一吸,滿嘴糖漿,心情頓時愉悅起來了。

今天在超市賣糕點的櫥櫃了發現了它們的身影,趕緊買了一些,拿一顆放在嘴裡,依然是童年的味道。





笨媽媽學做飯


小時候過年最期待的頭等大事😁~迫不及待的穿↑上新衣服溜溜達達串門💃,順道收壓歲錢收到手軟哈💰……呵呵~當然餐桌上最少不了的還有一道經典甜蜜蜜菜色🍰~拔絲山藥!也是我的最耐❤……回憶滿滿😚,因為小孩紙都比較喜歡吃甜食👼,所以拔絲山藥就成了我們家年夜飯必備菜品之一✌,那種千絲萬縷似的感覺一直黏在心中😘……甜絲絲的,黏糊糊滴,歐耶🌹……其實拔絲系列的甜品還有很多🎈,有待親們試著去品嚐一下的呦🌾……一定不要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