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府巡按”與“九門提督”誰更厲害?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清宮戲差不多佔據了熒屏的半壁江山。許多本來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通過這些“歷史劇”也對歷史有了親近感。

就是在那些影視劇中,“八府巡按”與“九門提督”會常常在關鍵時刻出來露個臉,讓人一下子覺得這兩個職務不是一般的高大上,單從名字上聽,感覺肯定是不小的官。那麼這兩個官具體是多大的官,誰的權利更大呢?

“八府巡按”與“九門提督”誰更厲害?

我們先來說說“八府巡按”。在清官戲中,有一個角色是最受觀眾追捧的,那就是手持尚方寶劍微服私訪的“八府巡按”。因為,當地方官為非作歹、欺壓良善,民間正義得不到伸張時,只要“八府巡按”大人一出場,就貪官得懲、惡人當誅,還當地百姓一片純淨的天空。再如,《康熙微服私訪記》裡張國立扮演的康熙一到危及時刻,八府巡按於世龍就趕來救駕了,威風的不得了。

那麼,歷史上真有這樣英明神武的“八府巡按”嗎?認真說起來,八府巡按並不是歷史上正式使用的官銜,因為明清根本就沒有八府巡按這個官職,只有巡按這個職務,“八府巡按”多是在戲文裡出現。

“八府巡按”與“九門提督”誰更厲害?

巡按起源於明朝,正式的稱呼是“某某地巡按御史”,是朝廷派往地方巡視的欽差大臣,只是一個臨時差事,不是真正的官職,品級不高但權力很大,不過並沒有到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可以隨意斬殺地方官員的地步。巡按只有調查權而沒有處置權。調查中發現的問題,該巡按只能上報朝廷,再由朝廷決定處理意見。

嚴格意義上來說,在封建專制時代並沒有“八府巡撫”這個官名。而“八府巡撫”實際上可能是個御史,而且是最低級別的御史,正式的叫法可以稱“侍御史”。

秦時就設置有侍御史,兩漢時延用秦制,只是,那時的侍御史是朝廷裡官員,不帶下鄉視事的。到了唐中宗時,才從御史臺和內外五品以上官員中遴選二十人擔任巡按使,臨時由朝廷委派,負責巡視各省,考核官員。這是“八府巡撫”最早的原型。

在唐代,御史卻只有正八品,相當於現在的科級幹部。宋代的御史也是八品官,明代則為正七品,清代略高,約為從五品。

“八府巡按”與“九門提督”誰更厲害?

人們之所以在戲劇中賦予“八府巡按”以巨大的權力與威名,應該是受了“巡撫”一職的誤導。中國的戲劇與小說是誕生於元明期間的,而巡撫一職最初就是設於明代。巡撫是中國明清時地方軍政大員之一。又稱撫臺。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而以“八府巡按”為代表的巡視和御史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上千年,只是後來隨著明清市民文化興起,戲劇、小說等文學作品大量引用時,將“巡撫”誤用,才生造出了這麼一個官職。

“八府巡按”與“九門提督”誰更厲害?

再說說“九門提督”。“九門提督”是清朝時才設置的一種駐京武官,正式官銜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九門提督、步軍統領),主要負責京師守備和治安。九門提督統合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實際為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品秩初為正二品,後於嘉慶年間升為從一品。

“八府巡按”與“九門提督”誰更厲害?

九門提督絕對是清朝的要官要職。因為涉及皇帝的安危,可以不誇張的說,皇帝把身家性命都交到了九門提督身上。九門提督統領有三萬人左右,且部隊都是最精幹的勇士,擔任該職的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康熙能夠降服鰲拜,九門提督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