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爹媽成了“留守兒童”養老院也許才是正確的選擇

按照很多現狀來說,空巢老人就像留守兒童一樣多。更加奇怪的是,有的父母在養育你們之後,還要接著養育你們的兒女,觀念的不同,教育程度的不同,常常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差異。在前不久,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現在老年抑鬱的比例居然佔據30%,姑且不論這個數據是否一定真實,但在我到這個數字的時候我是覺得非常恐怖的。而根據調查顯示,這些人大多為在兒女身邊跟孫子孫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看起來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溫馨家庭卻是換有老年抑鬱疾病的高發人群。想一想,你的父母在好不容易養育你成人之後,卻還要守在你的身邊,幫你看孩子。在生活環境教育理念不同的情況下,婆媳之間的矛盾。孩子的淘氣往往會使人身心俱疲,據調查顯示這就是老人抑鬱的主要原因。

當爹媽成了“留守兒童”養老院也許才是正確的選擇

從新來看問題本身,我並不需要父母幫忙帶孩子,也沒有繁瑣的家務事。那我們也換個思維,兒童在家為什麼會被叫做留守兒童,因為孩子小。沒有自主的能力,沒有陪伴,也就是缺少愛。父母也一樣,你把他綁在身邊,卻沒有時間陪伴,沒有精力照顧,如果是健康的父母可能情況會好些,那要是父母身體每況愈下呢。在努力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之後還有接著創造留守父母這樣覺得可笑問題麼。不要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思維,或者說傳統的思維去禁錮自己,或者說禁錮父母。你有向父母提出過麼,你不敢,但你怎麼知道你的父母的意願呢。這是很矛盾的,所以學會溝通是你瞭解父母的第一步,別用你的思想、眼光禁錮著她。

當爹媽成了“留守兒童”養老院也許才是正確的選擇

現代養老公寓

當爹媽成了“留守兒童”養老院也許才是正確的選擇

唱歌跳舞樂齡活動

回到話題本身,那麼養老院是什麼?這其實要看你怎麼想。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養老院你是否認真去了解過。你對它的理解是否還停留在上個世紀那個無兒無女才去,送父母去會被周圍人說是不孝的地方。那麼我想說的是你該去更新知識了。有多少養老院已經更名為“長者樂園“”健康公寓“你真的懂什麼意思麼。在經過國家大力發展新三駕馬車其中之一”養老產業“的當下,養老院已經早已脫胎換骨,煥發新生。從硬件上配備的適老化設施,軟件上精神文娛活動開展得豐富程度上來說是無法比擬的。

其實不讓父母成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讓他們得到更加專業照護,讓父母和同齡人在一起過的開開心心,讓晚年生活過的豐富多彩讓生命更加有尊嚴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